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3次借壳失败谋IPO,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点击关注 GPLP ,置顶公众号
财经领域专业媒体,不容错过
作者:小溪
━━ ━ ━━━
2月22日,软通动力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招股书。根据招股书,软通动力拟发行不超过6352.74万股,拟募集资金35.00亿元,用于交付中心新建及扩建、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来源:软通动力招股书
软通动力是一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是为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金融、高科技与制造等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软通动力分别实现营收70.09亿元、81.39亿元、106.05亿元、92.12亿元,其中,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分别实现营收63.24亿元、77.27亿元、99.53亿元、86.66亿元,数字化运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93亿元、3.58亿元、6.12亿元及、5.32亿元。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软通动力分别实现净利润-1569.18万元、3.07亿元、7.12亿元、8.79亿元。
软通动力的主要客户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银行等企业,根据招股书,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软通动力对前五名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63.37%、67.04%、68.55%、71.27%,其中对华为的销售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3.86%、53.38%、55.45%、57.41%。软通动力对华为的依赖度非常高。
除对大客户依赖较高外,软通动力还存在应收账款加大的风险。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各期末,软通动力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07亿元、31.94亿元、30.95亿元、33.40亿元。同期软通动力的流动资产分别为53.85亿元、61.52亿元、66.19亿元、73.15亿元,应收账款占比几乎都在二分之一左右。
这不是软通动力第一次想要登陆A股市场,不过此前软通动力采取的是借壳上市方式。
据了解,2010年12月,软通动力曾成功登陆纽交所,但由于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发展影响,维持境外上市成本较高且较不便利等原因,软通动力于2013年开始谋求私有化退市,并于2014年8月私有化退市。
从美股退市后,软通动力开始寻求A股上市机会,并在1年多后有了结果。
2016年4月,皖通科技(002331.SZ)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并在后续的公告中明确拟收购软通动力100%股权。但由于相关政策发生变化,3个月后双方的重组计划搁浅,软通动力的首次借壳上市计划以失败告终。
2017年10月,未能与皖通科技达成一致的软通动力又找到了紫光学大(000526.SZ)。根据紫光学大的公告,紫光学大原计划收购软通动力的同时,出售所持Xueda Education Group及北京学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瑞聚实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不过,彼时的紫光学大在与软通动力商讨收购事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另一项重组事项,再加上紫光学大当时问题缠身,还被标上了“*ST”,3个月后软通动力的第二次借壳上市因标的公司需要进行内部整合,涉及的法律、审计及评估等尽职调查工作程序复杂、工作量大,预计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借壳上市再次告吹。
1年多后的2019年4月,软通动力又与祥龙电业(600769.SH)谈起了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软通动力100%股权的事情。但在1个月后,因未能就交易安排达成一致,不具备继续推进本次交易的条件终止。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