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的推广让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更加担心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在4月9日迎来二审判决,强制“刷脸”入园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判须在10日内赔偿并删除原告郭兵的人脸与指纹信息。而就在不久前,科勒等品牌也在315晚会上被曝出在顾客不知情时使用人脸识别设备。
“一审和二审都要求被告删除违法收集的面部识别信息,二审还增判了删除办卡时采集的指纹信息这一项,表明司法判决支持审慎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场。”该案原告代理律师、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麻策说。“希望通过该案激发更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行业内规范人脸识别应用起到警醒作用。”麻策坦言,“‘人脸识别第一案’落槌,但这不是终局。”
人脸识别视频最低0.5元/套,质量较高的100多元/套,其中,质量较高的可通过大部分App验证的消息令人胆战心惊。“刷脸”时代到来了,老百姓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脸”?
4月23日,《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刷脸必须征得明示同意,并不得用于预测个人经济状况。并且,今年5月1日,《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也将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了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新的出入口系统把贴小广告的人都拒之门外,小区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杭州市拱墅区流水东苑党委书记孙鉴明告诉记者。2019年底,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部分,人脸识别出入口系统在社区投入使用。在前期的数据采集阶段,居民们拿着身份证到社区录入了姓名、住址、头像等个人信息。孙鉴明说,所有信息都交给负责安装设备的下城安保服务有限公司,社区和物业没有留存任何数据。但实际上,该公司也只是经手了数据流通的一个环节,真正的保管者“另有其人”。下城安保服务有限公司110联网报警中心主任金卫清告诉记者,业主的人脸信息会经专门的线路传输到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的硬件设备中。“由于这些数据涉及隐私,政府文件要求做相应等级的保密处理。”金卫清说,“虽然属于联网保存,但因为不连接外网,泄露风险很小。”
依据法律要求,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但现实中,一些商家认为自己已经张贴告示,消费者已“知情同意”,采集信息就是“你情我愿”。实际上,一些商家的目的并不“正当”,收集行为也不“必要”。更何况,一些商家的人脸信息采集具有隐秘性,消费者往往不知情。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多家商户被曝光在未告知或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客户的人脸识别信息进行商用,而整个采集过程中,消费者都“蒙在鼓里”。这样一来,也就难以举证存在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给消费者维权带来难度。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人脸识别目前在世界范围处于推广、普及阶段,是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应用场景会更广泛、层次更加深入,将深刻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为151.7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530亿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公众对人脸识别侵犯隐私、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威胁资金安全等表示担忧。一项研究发现,超七成民众对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存有疑问,担心人脸信息遭泄露。
不论是政府参与,还是引入第三方公司,人脸信息似乎都处于不易流失的低风险状态,我们是否可以放松警惕呢?比起背后稍显遥远的风险,人们通常更在意眼前的方便。有人出于无奈:“刷脸场景如此普遍,想回避也不可能。”有人怀着无畏之心:“我不做亏心事,不怕被拍。”更多人则是抱着从众心理:“大家都在用,怎么会正好就是我的信息泄露呢?”然而,低风险并不意味着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