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2nm芯片横空出世 ! 三星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半导体基于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过去两年中因为华为的遭遇,我们对于芯片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也知道芯片自主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工艺制程还停留在5nm,三星和台积电则是唯二具有量产能力的芯片制造商,但相比之下,台积电在良率以及工艺稳定性等方面还是优于三星。
蓝色巨人出手就是王炸。5月6日消息,IBM宣布造出了全球第一颗2nm工艺的半导体芯片。
核心指标方面,IBM称该2nm芯片的晶体管密度(MTr/mm2,每平方毫米多少百万颗晶体管)为333.33,几乎是台积电5nm的两倍,也比外界预估台积电3nm工艺的292.21 MTr/mm2要高。
2nm晶圆近照,换言之,在150平方毫米也就是指甲盖大小面积内,就能容纳500亿颗晶体管。同时,IBM表示,在同样的电力消耗下,其性能比当前7nm高出45%,输出同样性能则减少75%的功耗。
在IBM研究院的阿尔巴尼工厂制造的2纳米晶圆
每十年都是考验摩尔定律极限的期限,以2021为开端的十年也不例外。
随着极紫外(EUV)技术的到来,加上其他更多的技术改进,晶体管尺寸得以减少。但目前看来,这项技术已经趋于瓶颈。
实际上,IBM此前也是率先造出7nm(2015年)和5nm(2017年)芯片的厂商,在电压等指标的定义上很早就拿下主导权。
回到此次的2nm上,采用的是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三层。IBM介绍,这是第一次使用底介电隔离通道,它可以实现12 nm的栅长,其内部间隔是第二代干法设计,有助于纳米片的开发。这也是第一次使用EUV曝光FEOL部分过程。
在过去,这个尺寸曾经是芯片上二维特征尺寸的等效度量,如90纳米、65纳米和40纳米。
然而,随着FinFET和其他3D晶体管设计的出现,现在的工艺节点名称是对「等效2D晶体管」设计的解释。一般用晶体管密度可以更准确的衡量,如同英特尔倡导的那样。
例如,英特尔的7纳米工艺将与台积电的5纳米工艺大致相同;台积电的5纳米工艺也甚至没有50%的改进(它比7纳米工艺只提供15%的改进),所以称其为5纳米工艺本身就有点牵强。根据IBM的说法,他们的「2纳米」技术比台积电的7纳米工艺有大约50%的改进,这样以来——即使按照当今最宽松的标准,也顶多是3.5纳米技术。
IBM的2nm芯片制程可不好生产
台积电的5nm芯片每平方毫米约有1.73亿个晶体管,三星的5nm芯片每平方毫米约有1.27亿个晶体管。这样对比来看,IBM 2nm晶体管密度达到了台积电5nm的2倍。
而每平方毫米有大约3.33亿个晶体管的IBM新型2nm芯片,可不是好生产的。
IBM表示,其采用2nm工艺制造的测试芯片可以在一块指甲大小的芯片中容纳500亿个晶体管,而2nm小于我们DNA单链的宽度。
而Intel的7nm晶体管密度超越了台积电5nm,也超过了三星的7nm,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IBM 2nm芯片在规格上强于台积电的3nm。
二者不仅在5nm订单上展开了正面竞争,还在成熟工艺和先进制程等多个方面展开较量,但占据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台积电,在三星面前就像无法逾越的大山,要想成功登顶,就只有通过先进工艺制程完成“弯道超车”。
5nm之后,3nm便将登上历史舞台,受制于“全球芯荒”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先进工艺迭代的速度明显放缓,但双方依旧在抢滩占点。
此前,业界普遍采用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结构,但在5nm节点后,这种结构难以满足晶体管所需的静电控制,出现严重的漏电现象。
在3月份,三星就对外公布了首款3nm芯片,为了在速度上占优,三星冒险采用了全新的GAA技术,这项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可能影响量产的良率,并且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提升茶能,三星的3nm生产线大概率会出现亏损。以我们能看到,三星虽然首发了3nm芯片,但在没有量产之前,妄谈“弯道超车”是不实际的,更致命的是,采用传统FinFET工艺的台积电传出了新消息。
众所周知,三星率先采用了名为GAA(gate-all-around,环绕式栅极)的晶体管技术,对3nm制程芯片进行研发,IBM的2nm制程所采用的技术,也同样是GAA。
其中,GAA分为纳米线结构(下图左三)和纳米片结构(下图右一,MBCFET是三星商标)两种,这次IBM采用的就是纳米片结构。
相比于纳米线结构,纳米片结构的长宽比较高,接触面积更大,但也更难控制片与片之间的刻蚀与薄膜生长。IBM的2nm芯片中,纳米片共有三层,每片纳米片宽40nm,高5nm,间距44nm,栅极长度12nm。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并不意味着IBM的进程就超过了台积电:“关键在于大规模量产,然而,IBM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晶圆厂。”
让我们期待一波2nm制程芯片量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