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大力推广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几日,珠海粤海国际花园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引起了小区业主的热议:“会不会暴露我的隐私?”记者走访了解到,人脸识别系统在珠海市内已有应用,但涉及领域较广——政府机构、商场、小区、电影院甚至各类售卖机都涉及。在人脸识别系统应用愈发广泛的今天,它真的安全吗?
人脸识别黑产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人脸识别信息被放到网上非法售卖,包括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甚至点头摇头张嘴等视频被廉价出售,并被利用到手机APP或平台的身份验证中去。据调查,这些人脸识别黑色产业链条中,一套真人认证视频只需要一百元。
不管是商店还是售楼处,获取顾客隐私的同时,人脸识别后台还有数据分析,除了人脸ID,还有性别、年龄甚至是心情等数据,统计顾客多少次到达店里,看过哪些产品,进而分析出消费心理和偏好,商家就可以做精准营销。这种做法,确实让大众有种在商家面前裸奔的感觉。
当前,人脸识别的“双刃剑”效应尽显。正如所有新兴的数字技术一样,人脸识别在提高社会效率、增加便利性的同时,在隐私、安全、公平等方面引发的诸多争议已经不可忽视。人脸识别的应用展现出“无节制”之势,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急剧上升。人脸识别借由计算机来实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4年,Woodrow Bledsoe首次尝试以计算形式进行人脸识别任务。最初,Bledsoe用计算出的人脸特征之间的距离矢量来对每个人进行编码。尽管成功实现人脸配对,但也面临计算成本大、效率低的技术局限,因为Bledsoe每小时只能处理大约40张图片。
记者了解到,人脸识别系统在珠海真正推开是在2020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少街道、社区纷纷投入资金进行安装,通过该系统记录个人信息,判断人们的行动轨迹,“最初是为了防控的便利,当时人力跟不上,点对点测温也不利于防控工作,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大数据监管提升了效率”。“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生活、社会管理当中,是一个大的趋势,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管理效率,本身就是全社会人类追求的方向。新事物诞生之后,在管理体系乃至政策法律方面都会有一些监管的空白,但不能因噎废食。”周赛群坦言,“任何的法律都是滞后于科技和社会实践的,通过一定的社会检验发现了问题,再去进行调整。”
《民法典》第111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符合法律的条件下采集、使用、传递他人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规定,企业收集或者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合法合规、正当的原则,向消费者告知采集信息和使用的目的,明确采集方式和范围,公开应用规则,并获得消费者许可。有些商家窃取了大众的人脸信息,却没有很好的安全措施,信息泄露比较容易。全国政协委员刘伟表示,这些法律还不够,国家还要通过更多立法和执法来规范企业行为,在社会各个层面严格执行,不经用户许可,滥用人脸识别数据其实和盗窃罪一样。
尽管人脸识别的商业价值得到了各行业的公认,但人脸识别的滥用,从“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到售楼处人脸识别“杀熟”,一系列强制使用、暗中使用也让争议频发,民意滔滔。2019年,Ada Lovelace研究所(Ada Lovelace Institute)的一份调查发现,5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限制警方使用该技术。受访者对其商业用途也感到不安,只有17%的受访者希望看到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超市的年龄验证,7%的人赞成将其用于追踪顾客,仅4%的人认为将其用于筛选求职者是适当的。
人脸识别的滥用最直接地暴露出触目惊心的隐私失序。尽管在法律层面上,在采集或使用人脸识别信息上,早已有相关明文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