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手印在没有指纹识别技术的古代有什么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指纹是人的各个手指的第一个关节的指头表面凸起的螺旋状的线条,而凸起的那部分是花脊线条,谷线是两个脊线之低凹下去的部分,指印是指放在物体表面留下的痕迹。指纹的细节特征是指纹固有的自身特点。根据指纹中的细节特征,可以分为端点和分叉点。利用这一特点,社会管理者就会把一个人的指纹同预先存储起来的指纹模板对比来验证他的身份。
指纹这种东西受两方面影响,一个是人的基因,而另一个是人的生长环境。一个人的基因会决定他的指纹会如何长,但他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环境会影响他的指纹。比较主要的影响就是子宫内羊水的波动。因此就算是克隆人也不会出现指纹相同的情况。指纹的这种性质导致了指纹的独一无二,而这种独一无二很早就被我国的古人注意到了。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先民就有了对指纹的大概认识,到了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人和人之间指纹的不同了。在我国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还记载过一起古人用指纹破案的事件。
我们看过的很多电视剧中都有提到过签字画押这句话。这不是空穴来风,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发现了指纹的用途。于是,在周朝时期,大家都慢慢尝试指纹技术,直至秦朝后,开始正式的发扬光大。
在无数个朝代更迭改进下,到了唐宋时期,我国的指纹技术理论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到了元朝时期,我国的指纹技术到达了一个顶峰,甚至可以做到只看一个人的指纹印,就能推断他又多大的年纪。这个技术可以说非常的厉害,不论是功能还是效果,都比西方世界早了近千年。于是,在墨守成规的情况下,我国的重要契约上都少不了签字画押这一步骤。从婚嫁、契约、遗嘱等等表现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足可以证明,我国对签字画押这一协议的重视程度,对口说无凭的厌恶。
自从秦朝开始我国就有专人以手相学为基础,来看人们的指纹纹路,从而感受到此人一生的旦夕祸福。
古代有很多案件都是靠指纹比对的方法找到真凶,其中有一篇著作《云梦竹简》,里面记录了一个将指纹作为破案证据的故事。有一位高官去报案,称家里遭贼盗窃,收到消息的衙门便派人去现场搜证,经过数日,整理后的证据全部指向报案者家中的佣人,便判定他就是盗贼。后来佣人家的父母始终不相信这个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翻案重审,衙门再次受理此案件之后,发现了花瓶内壁的一组指纹,经过比对,最终把罪魁祸首抓到,还给佣人一个清白。由此可见指纹的用处之大。
从这里开始,人们逐渐掌握了指纹的秘密。随后,人们对手相的认知已经不单单是旦夕祸福的范畴,更多的开始用于真实的刑案等案例当中。例如我国七十年代云梦睡虎地陵墓出土的秦简《封诊式·穴盗》,里面就非常清晰的记载了当时秦朝地方官员处理盗墓案时,对现场勘察的人类肘印、膝印。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发现以留在现场的人体痕迹从而断案的案例之一了。随后,我国的著名法医宋慈更是将指纹断案再度发扬光大,在宋慈所写的《洗冤录》中,我们几乎经常可以看到宋慈以指纹鉴别来断定凶杀案。
其实不光古代人会使用按手印,几十年前,一些乡村或者偏远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老人需要签订文书时,也会通过按红手印的方式来证明是本人操作。很多人觉得,不管是签字画押,还是按红手印,似乎只是古人的一厢情愿,根本就是无用功。只有进入到21世纪后,经过科学家们反复研究,才发明出了指纹识别技术。没有这项技术之前,按手印、签字似乎只是代表一种仪式,根本不存在任何防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