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的应用场景遍及到我国的许多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6 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 15 部委发布《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加快了我国射频识别标准体系的建立。2016 年,工信部发布《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重点支持 RFID 技术研究,推进 RFID 标签在物联网感知设备中的布局,促使RFID 行业逐渐走向标准化建设阶段。
上海邮政联合商汤科技推出创新明信片,结合了AR和RFID技术。为配合以“追寻·上海红色印记”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专线,最近,上海市邮政分公司联合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徐汇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设计了一套颇具纪念意义的《追寻·上海红色印记》明信片。这套明信片采用AR(增强现实)和RFID(电子标签)技术,乘客只需用手机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并根据提示对准站点图案,就会看到立体呈现的游览路线和动感景区专线车场景。
“追寻·上海红色印记”旅游专线正在试运行,市民、游客可以乘坐全新的红色双层观光巴士,一次“打卡”上海主要红色地标。这条专线正式运行后,将途经五卅运动纪念碑、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南京东路、中共四大纪念馆等五个站点,带领乘客感受红色氛围、重走初心之地。
深圳使用RFID、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农村经济和乡村治理。深圳科技企业中农网,在茧丝业务溯源中引入了区块链技术,使处于供应链最底层的蚕农将半年的账期缩短到约2小时,大大提升了茧丝产业集群的聚合度和产业链的协同性。该项目从2019年起在粤桂协作的广西30个试点地区率先推广后,得到肯定,目前已形成授权存证、农产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智能风控等茧丝垂直行业应用场景。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等向全国推介的“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具有技术创新水平高、推广应用价值高和符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业等特点。深圳云辉牧联科技的智能分群系统软件、肉牛养殖管理平台系统,布博卡科技的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中农网的茧丝区块链交易平台等7项入选。
在钢铁厂的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机车或设备的自动定位控制是很重要的。在以往的控制方案中采用的各种技术存在受环境和物体表面影响大或读取数据的距离有限或造价和运行费用高等缺陷。而RFID技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抵御灰尘、油污、振动或遮挡物的等的干扰,实现全天候工作。并且电子标签内可存储的数据多,数据读取距离远,数据读取精确度高。这些技术特点使得RFID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真正实现智能化工厂的目标。
中国邮政与商汤的合作是一次文化与科技的碰撞,通过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承载着人们记忆的明信片,引导每一位乘上专线的乘客追寻红色印记,力争在功能性、纪念性和互动性上打造三位一体的红色旅游符号。
产业园将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系统集成、平台整合,装配GPS监控、GIS地理服务、ASP租赁、RFID射频扫描、无线视频传送、一卡通服务等高新技术设备,将信息化管理覆盖到园区每个角落、每个控制点,使人、车、物从入园到离开实现数字登记、网络查询、数据库管理。此外,产业园搭建的信息管理智慧运营平台采取大数据分析手段,可提前预测消防、安防、环保等工作情况并实施应急处置。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与管理方共享各项关键数据,企业负责人可通过手机app和智能终端远程采集和发布工作信息,实时了解各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