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精选 > 程序员小灰
[导读]作者回复:完全具备可重复性

杨净 子豪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张“人体经络图”,最近在全网火了。



经络,我们都听过,但它究竟是啥?看不见又摸不着,一直没被科学证实。


这一次,研究团队依靠茶叶,号称拍摄到了出了几近完整的人体经络影像。


而且还有复旦大学的title在这,因此不少网友激动地表示,经络终于被科学正名了!


我真的觉得这个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



但与此同时,质疑声也不少:啊这都可以发论文?


经验=科学?



什么时候经验也能被称作科学了?



出于好奇,我们就去研究了下论文的一些细节。


发现的确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什么研究?

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们饮茶之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流汗,让经络自己活跃起来,从而显形,这时候拍摄身体各部位的红外影像。


很多草本药食在服用之后,虽然相应的经络和肺腑部位会有明显的发热和酥麻感,但感觉不明显,也很难拍摄出影像。


2012年,研究团队在试验了几百种药食以后,发现感受最强的是茶叶。


喝了不同的茶以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大量流汗。


为了证明这种感受是客观、可重复的,研究团队采用了双盲实验。


24位志愿者在不知道茶叶种类的情况下,饮用同一种茶,并记录自己发热的部位。



在饮用68种茶之后,结果显示,所有志愿者报告达到了96%的一致性。


由此发现,不同茶叶对应的归经有着明显的规律:


(归经: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对应关系)


比如,绿茶对应太阳脉,青茶对应阳明脉,红茶对应少阳脉,白茶对应太阴脉,黑茶对应厥阴脉。


不过有一种茶不太清晰,那就是黄茶。


但就在5年后,研究人员在贵州梵净山一带找到了含黄酮醇高的茶树,发现了黄茶对应少阴脉。


根据经络假说,大多数经络会经过不同的手指和器官。


为验证手指与器官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研究团队从中国南方各省以及日本、新西兰等国家收集了512种茶,从中选出了效果最强的13种。


一共有42名志愿者到福建太姥山上参与重复试验,包括17名男性和25名女性。


志愿者每次喝完茶后,立即对人体进行红外成像。



研究人员发现,在饮用不同的茶后,可能由12条假设的经络连接的不同路径和器官,温度都有明显的上升。


一些其他的汤药或饮品,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团队分别测得手指、手掌的3个区域和12个器官的最高温度,并且将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比如,图中显示的红色部分,代表饮用红茶后发热的身体部位,包括无名指、手掌的一部分、甲状腺和胆囊。


为了验证某种茶是否会对所有经络起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喝茶之后,身体各部位的温度没有同时升高。



并且,红外线图像显示了被激活器官的清晰形状,例如,心脏和肾脏被黄茶激活等等。



网友:热水也能让身体发热

对此,网友纷纷提出了质疑


一方面,是针对研究本身。


比如,经络既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又是如何证明是这些红外影像显示的就是经络呢?


这些测得的热量变化路径,为什么不是因为其他生化作用导致的?


有网友表示,只喝热水也能让身体不同部分发热,要不也看看这是什么脉?



这么高级,那他们能测出来喝的什么茶吗?



还有网友关注到了研究细节上。


比如样本不足。


只有几十个样本就搞出来的研究?



再比如,茶的温度没有说明。


喝的是冷茶还是热茶?每种茶都是同一个温度时喝的吗?



还有人联想到,当前中医面临的处境,令人叹惋。


中药可以入经脉,老祖宗5000年的经验,愣是被说成伪科学!最后,还需要现代科技来验证,是好事,也是悲哀。



发表在什么期刊?

除了研究本身,网友关注的另一个点:


文章所在的期刊Quantitative Biology,定量生物学。



它创刊于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主办的英文季刊。


期刊涉及领域包括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


由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两位教授担任主编。


它的最新影响因子是1.161,此前也都在1上下徘徊。


啊这,确实是有点低了。


也难怪有网友质疑这一研究了。



还有网友认为,并不反对中医,但这样的报道和宣传,加上复旦的title,岂不是会把中医黑的更惨。



而它日常的文章画风,是这样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起点的开始。



合成基因电路进入临床。



这研究早就有书了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这是一个什么团队?


论文一作是金雯俐,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山西高研院的研究者以外,其余全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学者。


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博导李辉


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人类学,从DNA入手来探求人类起源和文明肇始,比如,通过y染色体来研究曹操的身世问题。


据南方周末报道,Science曾评价他的研究开创了新领域——历史人类学。


今年,他有一篇科普新作《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由他和他夫人金雯俐共同撰写。


嗯?我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而茶叶,只不过是他的兴趣研究所在。


回溯这整个热议过程,起因源自于李辉——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投给《环球》杂志的一篇文章。


进而引发了包括新华网、茶周刊在内多家媒体的报道。


他本人表示,更详细的茶道和经络的系统知识在《茶道经译注》一书中。


这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1月刚发行,售价88元。



与之相匹配的,还有在优酷网站上对应的茶道经课。


可以看到,里面就已经有「如何分辨茶对应的人体经络」、「通过经络分辨茶的好坏」相关视频了。



不过学习这些,还是要付费滴~


售价128元,有效期为10个月。


面对网友的质疑,李辉前几天其实也借着媒体回复了。



这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探索研究,绝对称不上完美,但是完全可以第三方独立重复验证,已经有很多团队联系跟进重复实验和深入探索。


之所以强调茶叶,一方面是茶叶引发的红外辐射属于最强的一类,另一方面不同的茶叶类别激发不同的十二条经络,有利于比较寻找归经现象的分子基础。一旦归经的分子基础找到,对于将来的靶向药物设计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