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首次发布智能核心技术体系:不只卖资源,更是卖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阿里云服务着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包括中国联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飞利浦、华大基因等大型企业客户,以及微博、知乎、锤子科技等明星互联网公司。在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12306春运购票等极富挑战的应用场景中,阿里云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纪录 。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阿里云——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提供免费试用、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云企业应用等云计算服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精准定制基于场景的行业。
“AI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实时无缝地助力行业,能计算,也能操作。今后政企市场的智能应用场景将层出不穷。”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阿里云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阿里云其实本质是集团一个对外输出技术的出口。
当天,阿里云首次公布了产业智能的核心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基于数据开发和智能引擎两大平台, 构建与行业知识深度耦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以交通为例,在经过数年积累后,阿里云推出智能路测终端Neuro,看似一个的小盒子,但能“看懂”路况,并自动控制红绿灯。
“十年前的云计算指的就是资源,原本IDC要去买服务器的,现在不用买服务器,到云厂商这边开通一个账号,按月付费,马上就可以拿到几台机器、拿到数据库,客户的应用就可以部署上去,这是云最早提供资源的弹性,客户不必拥有自己的IDC,不用去买自己的机器,这是云的1.0阶段。”曾震宇表示,到了2.0阶段云计算不能只卖资源,因为资源只是解决基础IT问题,再往上层走就到了用云的技术帮助客户解决具体业务问题,他觉得可能这是云计算下一步必须进入的阶段。
或许是为了能够适应云2.0时代的需求,今年5月,阿里云完成组织架构调整,第一个变动是设立了18个行业部门,由行业总经理负责,做行业数字化创新。第二个变动是成立了16个区域,任命了16个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区域的本地化运营,包括与本地客户建立连接,建立本地化生态。
据介绍,阿里云产业智能的核心技术体系是基于数据开发和智能引擎两大平台,构建与行业知识深度耦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产业智能的“拓荒牛”,阿里云服务十年以上的企业接近一万家。广泛的实践让阿里云在智慧城市、零售、金融、交通、工业制造、电力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行业知识图谱,从而得以持续推出智能应用新场景。
在交通领域,阿里云新推出智能路测终端 Neuro。它看似一个的小盒子,但能“看懂”路况,并自动控制红绿灯。
当路口一个方向严重拥堵时,Neuro会联动上下游路口的信号灯,根据实际排队情况而不是车的数量调整红绿灯时长,确保路口不打结;当路口四个方向车辆都很多的时候,连续的车队意味着更高的通行效率,Neuro的感应控制功能会一直监测车队的到达和通过情况,动态延长绿灯时间,车队通过后再切换其他方向。
目前,Neuro已在北京某大型社区“上岗”,使得高峰期路口日延误指数平均下降16.1%。
Gartner预测到2023年,全球3/4的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云原生数据库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天然拥有云计算的弹性能力,数据库可以像水、电、煤一样随取随用,而Autosaling能力便是弹性的极致体现。数据库的Autoscaling能力是指数据库处于业务高峰期时,自动扩容增加实例资源;在业务负载回落时,自动释放资源以降低成本。
云计算天生就是为全球化存在的,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上,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布局已经是所有云厂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021年,是阿里云面向海外市场的第七年,阿里云的发展轨迹给所有云厂商作了示范效应。从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以来,业务已经覆盖至亚太、欧洲、北美和中东等24个地理区域,在最新的权威机构报告中,阿里云已经排名亚太第一,世界第三。
2021年6月8日,阿里云继续加码海外市场: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新增了两大数据中心。据悉,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数据中心在5月底已投入使用,成为阿里云在印尼的第三座数据中心。而菲律宾的数据中心将于2021年年底开服,这是阿里云首次在菲律宾设立数据中心,也是首次有国际云厂商在当地建设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4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采用自研的云操作系统飞天管理全球数百万台服务器,基础设施覆盖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欧洲、中东等主要海外市场。
据阿里云透露,其海外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三年增长10倍以上,还将持续加大投入:“未来三年再投入超过60亿元(10亿美元),希望能够帮海外客户打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