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这些你都了解多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关于智慧城市的中标项目层出不穷,侧面显示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IDC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2023年这个数字将高达389.23亿美元。
近来,很多北京居民可能会注意到,小区里“中科大脑”标志的面板机等设备多了起来,这一北京海淀城市大脑的一大重要参与者也开始进入大众居民的视野。
我国智慧城市领域“城市大脑”这一波技术应用变革推进已有几年,在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其作用的踪迹。那么经过几年发展,当下我国智慧城市大脑现状如何?如何建设好智慧城市以及当前建设中的困难在哪里?
北京海淀城市大脑项目可以说是解答这些问题的一个典型代表案例。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海淀城市大脑展厅体验中心,我们与中科大脑CEO李浩浩、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就此进行了深入对谈。海淀城市大脑项目启动于2018年,中科大脑是海淀城市大脑的主要运营方,旷视科技也是海淀城市大脑项目最早一批规划参与者和核心AI物联网技术提供者之一,见证了海淀城市大脑从无到有,从赋能治理部门的部分人员到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进程,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深入实践和经验。
北京经开区企业亦庄水务作为环保企业,为了让人们生活在水更清、天更蓝的环境中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在线水质参数采集系统,获得的第二项发明专利,这意味着亦庄水务破解了污水处理设施数据监测行业难题,打通障碍将助力水厂运行智能化升级。
反渗透系统是污水处理设施的核心部分之一。在水务行业中,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其运行压差和产水水质,可以判断反渗透膜的运行状态,用以指导膜系统维护、更换等工作。而传统的反渗透单元一般只设有进水压力、浓水压力、进水水质及产水水质监测。在反渗透膜膜壳内大多设有多组反渗透膜单元,因此从以上数据很难判断出单支膜的运行状态,若想要了解单支膜的运行状态,必须将反渗透单元拆卸后逐一监测,同时产水水质也须利用人工探针进行逐一检测,这些问题给判断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状态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一行业难题,亦庄水务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在线水质参数采集系统,可实时监测单支膜的电导率,实现反渗透单元各项检测数据的实时取样分析,为反渗透系统智能化运行创造条件,从而彻底解决数据采集难的问题。
真正的智慧城市应该以什么为核心?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副院长成政珉认为,智慧城市1.0时代是自上而下、为科技而科技的做法,而智慧城市2.0时代则是打造以居民的需求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所谓居民的需求,包括如何节省时间的浪费、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安全、健康环境的之路、打造更好的就业或者社交平台等。
换句话说,目前的智慧城市更多的是以城市为中心,或者以政府短期的任务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智慧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回归城市的本质,通过提升政府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去解决社会的实际痛点和问题。
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站在居民需求的角度,打通智慧城市内部各个角落、各个部门、各个区县的壁垒。单志广认为,智慧城市以前更多的是做“纵”,做了很多的具体场景的智慧化,但是忽视了横向畅通。“不能够简单说水务做好了,城管做好了,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全局优化工程,要站在城市全局维度上实现全局最优、经济最优、治理最优、民生最优、产业最优。”
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领域多、应用广,包括ICT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等都参与其中。笔者调研中发现,这个领域的核心玩家包括华为系、紫光系、阿里系、腾讯系等,都提出了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