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之无人化你了解多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7月7日-10日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行业内各品牌的无人车、无人机以及像行深智能这类提供无人配送运营服务的玩家纷纷参展;
近日,新石器创始人余恩源在某节目中表示,未来三年他们将在这个赛道投入上万台无人配送车。
透过这些市场动作,我们看到的是“无人”服务市场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也可以理解为无人服务市场的末端落地实践已经逐步在市场逻辑中接受检阅。
无人配送在经过2021年上半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取得了“合法”身份。这意味着,监管和标准层面的市场空白被填补,解除了无人配送车在政策上面的后顾之忧,为无人经济业态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但目前也仅有京东、美团、新石器率先持证上岗,这就意味着上路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此外,无人配送车大规模投入使用依然面临发展掣肘。就拿成本来说,辰韬资本认为,当下制约无人配送车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而影响无人配送综合成本的核心要素包含车辆软硬件成本、使用/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等。
事实上,近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开启无人配送业务。此前,美团正式发布了自研无人机FP400系列,并表示截至今年6月,美团无人机已完成超20万架次的飞行测试,在深圳配送真实订单超过2,500单,阿里也向外界展示了可量产的物流机器人小蛮驴,可以向园区、学校等场景提供快送、外卖等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
达达快送无人配送项目负责人还表示,除了社区、写字楼等场景中已经实现无人配送的落地,未来随着无人车大规模应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以及路权逐步开放,达达将持续拓展无人配送在更多即时配送场景中的应用,达达快送还启动了消费者和无人车的交互研究与改造,以实现无人车与达达骑士的高效接驳,由骑士完成上门、上楼需求,提升无人配送的服务体验。
京东、阿里菜鸟在2021 年计划投放几百台到上千台的无人配送车,未来 3 年计划投放车辆数超万台。
在未来一年,菜鸟将投入1000辆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进入校园和社区,未来阿里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科技投入提升客户体验。
苏宁在去年疫情期间便配备了5G技术的苏宁卧龙无人车,能自动识别路标并通过红绿灯路口,在100米开外就能够发现障碍,行进过程中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返回充电等。
巨头们的战略布局和市场卡位,为无人化服务(例如无人配送)的前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这股热度能够维持多久,最核心的变量还是商业化进程。
而当下制约无人配送车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因素,包含软硬件成本、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等。
目前单台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在20—25万元左右,相较于外卖小哥普遍6000元上下的月收入,一台无人配送车的造价约等于4位外卖小哥的年收入。
但外界普遍认为,单车成本将随着规模化量产下降,预计在三年内降至10万元以内。
余恩源表示,“无人配送车之前所有的标准都是缺乏的,从车辆生产、质量认证和维修服务,到上路的审批检测、监管制度、事故处理等方方面面,都几乎是空白”。无人车产业亟需标准化,将影响无人配送规模化运营的落地时间和整体效率。加速无人配送车配套标准建设,包括产品标准、测试标准、运营标准、服务标准等。产品标准化后能更好规范管理无人配送车,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运营体系;此外,产业链成熟后,各环节拥有标准化、系统化生产过程也将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个难点是解决车路协同赋能问题,余恩源直言:“上量的无人配送车都需要车路协同。需要连接到城市大脑,打通城市管理平台和企业调度平台。”政府管理平台可以及时获知无人配送车辆数据,包括车辆信息、运行路线、装载货物情况、行驶状态、电池电量等各项数据,以便于政府对无人配送车进行统一、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