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有望领先其他物联网应用率先落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沃泰科技智能终端核心应用模块
沃泰科技所设计和生产的基于物联网产业终端系列产品(智能公交系统、智能水务监测终端、智能安防产品等)及产业化项目,均以其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平台WT9805为核心,产业化研发生产项目均以其自主知识产权的终端核心模块。该模块内嵌 TCP/IP 通信协议,SOCKET 编程,具备 GSM/GPRS 通信能力,能够收发语音、短信、彩信、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同时也能可靠、低能耗地完成基本数据和低速数据的传输。同时内置 WLAN、GPS、蓝牙、重力感应等模块,未来还将会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支撑更高层次的通信标准和更加丰富的功能。该模块采用透明接口,可通过相应的软件设计与各种传感器及工控系统对接,并能够灵活地适应多种工作环境和用途。
2010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 越日本,位 列世界第二,同时,城市居民平均年收入也已达到 25 000 元,毫无疑问,普通市民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虽然相比往年,以食品为中心的基本物价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占国内大多数的工薪阶层的主要花费依然集中在“住”上。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最大开销依然是购房和供房上。为了抑制日益高企的房价,2011 年伊始,中央政府出台了相当严厉的调控政策,随着政策一步步落实,各地房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此时,已经购买住房的市民开始逐步添置房屋设置,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正在以及即将销售的房子,则开始构思社区智能化,用以打造更有新意的卖点。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二者不约而同想到了智能安防系统。据本刊分析,智能安防已经成为未来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区高速发展的切入点,它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化前景。
目前,从事物联网安防的企业较多,大的有大唐电信校园卫士等超大规模校园安防体系,小的有各种专用针对某一场景或单一指标的监控设备,但拥有相关核心信息处理系统或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的企业则并不多见。而西洽会上本刊接触的西安沃泰科技的夜鹰家居安防智能终端则是由专用的信息平台和可定制的软件系统集合而成,拥有高效的处理能力以及可灵活定制的工作模式,能够集成传感器通过红外、门磁、消防喷淋、气体泄漏、烟雾检测、老人及小孩看护等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现场拍照、报警、彩信提醒、语音预警、远程监看、远程操作及通知相关工作人员等多种功能。相比其他家电厂商提供的家电安防设备,比如能够实现室内监控的物联网空调,显然“夜鹰”系统更加专业和实用。另外,该终端体积更小,摄像头拥有红外补光功能,可提供夜晚监测,数据处理能力更加出色,能够高效处理分辨率更高的现场照片和视频,实现触警——拍照——短信报警联动,同时无线信号更加稳定,数据发送会更加及时、可靠。更重要的是其配备有大容量锂电池,停电可不停机,因而进一步增强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由于软件系统为自主开发,故可实现灵活裁剪,既改善了系统的操作体验,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定制功能继而控制系统成本。
当然,物联网整个行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智能安防也不例外。目前,智能安防类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仅依靠产品销售,是不足以支撑智能安防行业发展和普及的,显然,开拓一种能够在短期内大范围推广的商业模式是当务之急。沃泰物联想到了与智能抄表系统的结合。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三表( 水表,电表,煤气表 )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由于分属三个行业,这三表产生的费用必须分开支付,给普通市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内大多数社区都建立了专门的社区服务点,将水电气及通讯费用一并结算。但毕竟服务网点有限,且网点支付相比刚刚普及的手机支付其便利程度依然不及。此次沃泰率先发力,在拥有成熟产品的同时,谋求进一步发展,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意欲结合家居无线抄表系统,将三表每月产生的费用与通讯费汇总结算,从而实现手机一键支付。
分析人士指出,该发展方向极具针对性,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如能将三表、通信费、安防业务捆绑在一起发展,将会引起多方的连锁反应,极大提升该项业务的吸引力。同时核心单元和技术共享,以及结算窗口的单一化,也将明显地分摊现阶段开发物联网技术的高昂成本。从自来水厂、电网和天然气公司角度来讲,该服务大幅减轻了抄表成本,同时保障了测量的精确和及时 ;从通信运营商角度来说,此举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在 3G 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掌握客户的使用习惯,无疑为后续发展增添了制胜的砝码 ;而对于安防企业来说,能和几大权重企业合作,将明显降低开展业务的发展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初期建设成本,增强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此举可谓物联网在百姓家中落户的最佳方案。另据沃泰公司透露,除安防产品外,该公司业务还涵盖了智能水务及智能交通系统。未来,其安防产品乃至整个服务体系可以经过适当的修改,方便地拓展到车载防盗、企业门禁、仓储监控等领域,并且相关移植技术十分成熟,成本也完全可控。可以说,一旦时机得当,该技术甚至有望向矿山、水利、石油、交通、校园、银行等多个行业推广,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