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按下了智慧物流发展的“加速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分布于各个仓库总计超20万智能物流机器人不断在内部穿梭,几乎看不到人影走动。单个中心能够每天分拣百万件商品以上,效率大大提升。能实现这种能力,是Amazon Robotics为其机器人业务建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更有9年前收购智能机器人企业Kiva Systems的功劳。
据悉,快仓与中联重科携手打造的智能工厂可以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此外,快仓十分看好新兴的电子制造和新能源造车这两大市场,已与台晶电子、PCB上市公司、ICT世界五百强公司、豪华纯电动汽车公司等合作。
智能制造作为国家十四五的重点范畴,对于工厂智能化的要求非常明显,半导体行业位于3C电子产业链上游,一直是非常高端的制造行业,随着近段时间各行业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半导体企业产能急需提升,新建工厂以提高产能需求愈发迫切,在开始筹建新厂的过程中,大多企业就对于智能制造提出了需求。
许瑨认为,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的双重考量。在半导体国产率空前提升的背后,制造厂商普遍面临稳节拍、去库存、增柔性、保质量的挑战,而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通过基础自动化加上智能化的方法能够保证产品良率,自动化工厂就意味着更高的产能可复制性。
为什么会选择工业物流的解决方案?许瑨提到,在优艾智合看来,整个制造升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从三个不同层面,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客户工厂的实际设计和建设。目前优艾智合重点选择的是用软硬件结合的整体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切入,能帮助企业更好应对产能爬坡。
在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为了让储存整体能够智能化,首先需要设备智能化,设备智能化可以更好、更稳定实现整个物料在生产中的各个生产设备之间流转。其次,则是连接自动化,即各个智能化设备能够连接,包括物料的物理连接、信息的连接等,实现物料可控。最后,是信息化,即系统性整合连接各离散终端机台或者零散的子系统,让独立的单元之间实现内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打通。实现物理和信息的连接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等一些相关的手段,能去对智能排产等工序实现智能决策,从而才能构建成为一个整体化的智能工厂。
装货、卸货、启航……顺丰车辆来来往往,工人们低头忙碌装卸货物。走进胶东智慧物流园,已经建成并投产的顺丰智能分拣中心一派繁忙,一旁的二期工程正在有序建设。这里是顺丰公司单体面积最大的分拨中心。2.3万平方米的车间,大小快递在这里经过自动分拣的输送履带,装上了发往全国各个目的地的货车。
“中心的智能分拣设备每分钟处理约660件货物,日均处理快递近20万件,一个快递包裹从卸车、扫描到分拣、装车,最快12分钟就可完成。”莱阳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郝柏俊向记者介绍。
制造企业物流覆盖供应链各个环节,其中厂内物流体系的升级改造对于实现智能制造来说尤为关键,所应用的物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智能信息化平台、自动化立体库、无人化搬运设备、标准化技术等方面。
智能信息化平台。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拉动式生产将成为智能制造的主要模式,即由客户需求来驱动生产。在这种模式下,制造企业需要直接与终端用户、供应商进行信息对接,通过智能平台实现互通互联。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同步系统、生产及物流拉动系统、供应链可视化系统SRM和车间物流配送系统SPS等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由物料来控制系统,所有信息互联互通。
自动化立体库。近年来,一些制造企业在线边物流中应用了自动化立体库(包括托盘式自动仓库、miniload、多层穿梭车系统等多种形式),替代平库,用于零部件排序暂存。自动化立体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利用率,提高存储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同时,输送机、分拣等线自动化物流设备也将会更加广泛地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