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靠应用突围, 研发之势恐后继乏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在中国发展至今,从提出概念,热炒概念,到摆数据、讲道理,再到市场反应过度继而呼唤冷静,其发展历程不可谓不波澜壮阔。无论是激动、欣慰甚至悲愤,物联网都毫无悬念地走到了研发与应用的十字路口。像那些曾经让业界激动的技术一样,发展到今天的物联网究竟是该继续耕耘,将投资的方向对准研发,积累核心技术,还是利用既有的市场热度培育出成熟的应用模式,尽早实现经济上的丰收?这恐怕不仅是摆在物联网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让整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感到迷惑。
我国一直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显然,通过适当的媒体宣传和渲染,通过现有技术的开发完全有可能抢占市场先机,继而获得可观的利润。而相反地,将精力和资本花在创新和研发之上,固然会赢得企业掌握物联网未来的筹码,但同时在竞争如此激烈,市场风头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之下,这样的“放长线钓大鱼”却也可能为企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对于已经拥有一定核心技术积累的跨国企业来说,他们既有支撑企业创新的资本和实力,同时也有保持对新技术新产品敏感的传统。这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国际企业,创新显然是更适合他们的方向。但对国内企业来说,承受高昂的研发代价,以及隐藏在背后难以预知的风险,再加上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与浮躁的商业文化,使得很难走研发型道路。事实上,全国所有的IT企业都已经看到,在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的市场范围内,只要能尽快抢占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培养继而掌握用户的喜好及习惯,就等于在经济利益上胜券在握。抄袭、剽窃和山寨文化并不会比经济上的失败更加让人耻笑。人们对“成功不能复制但学历可以复制”的“博士”有着足够的宽容,甚至愿意分享诸如“跟在创新者之后,继而用强大的金元政策吃掉创新者”之类的经验。在如此的创新环境之下,我们期待着中国物联网产业诞生下一个微软,下一个苹果,是否显得过于玩笑?创新,我们可能会失败,但不创新,失败则会成为必然。看着遍地开花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为失去创新动力的物联网表示担忧恐怕并不能被称为“杞人忧天”。
2011年6月16日,适逢IBM公司的百岁华诞,这家IT界唯一老字号的百年成就足以让所有IT从业者为之仰慕。然而,当你看到IBM每年的专利注册量,恐怕老树如何长青也就不再是秘密了。没错,无论是IBM的百年骄傲,还是苹果公司在手机市场的所向披靡,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他们的努力直接改写了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他们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创新和对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才是支撑一个公司真正掌握用户习惯,增强用户粘性的法宝。互联网时代,我们起步晚,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学习别人的理念和技术,走捷径,复制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发挥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从而走出我们自己的天地。物联网时代,我们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同样复制别人的产品,别人的方案,并再次发挥成本优势,赚到了吆喝的同时,也得到了金融市场的追捧。但企业是不能这么做的,从创业角度来说,拿现金换口碑恐怕并不是一条长远之路。而从产业角度来说,蔑视技术研发和理念创新,对短期经济利益过度追捧,将会杀鸡取卵,彻底粉碎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破坏行业从业者长期投身物联网的积极性,并最终导致物联网概念的幻灭。这一天,相信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让人欣慰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因为核心技术空白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困境,立志坚定地走研发道路。相比互联网时代,我们在物联网的发展上相对跨国企业有着同发优势,我们有着丰富的传感器研发和生产资源,我们也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信标准。而随着唐芯一号的发布,我们在RFID上也有了自己的核心控制芯片,以及可定制的丰富方案。物联网时代,我们有对抗拿来主义及短期利益诱惑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政府及媒体对整个市场的引导。
目前,在物联网勃发的前夜,所有的物联网企业都走到了研发和应用的十字路口。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部分地方政府不分青红皂白的大举投资和宣传,那些过渡夸张的辞藻和数据,很容易让物联网市场变得更加浮躁,而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政策、法制及舆论的监督和引导,整个物联网行业的投机及短视行为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这将在物联网还未起步之时就造成巨大的伤害,显然我们的市场无法承受。当然,如此关键的时刻,机遇就在风险和困难背后。通过政策和舆论的引导,强化企业创新意识,鼓励企业推广务实、新颖的应用模式,这不仅是对物联网行业最有力的支持,同时是对中国企业文化与商业文明的磨练。新的科技革命时代,诞生的不仅是引领风云的企业,还有更加智慧和务实的产业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与科技领域的大事,也是扭转我国市场文化和培育商业文明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