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争夺智能家居蛋糕的行列中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曾有人在2019年对AI市场进行细分,其中智能语音的市场占比为22%,仅次于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机器视觉,倘若算上自然语言理解16%的市场份额,等待语音语义一体化的将是一个体量不输于机器视觉的蓝海市场,百度智能云无疑有着充足的用武之地。
照明是智能家居方案中的重要子系统,也是全屋智能体验的重中之重。几年以前,很多照明人碰到做智能家居的朋友会想:你是智能家居行业的,我是照明行业的,似乎照明和智能家居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相信到了2021年的今天,如果还有人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是自立围墙。
在很多精装修的别墅、公寓等住宅中,虽然房地产商已经配备了智能家电,但因为是统一配置、统一交付,对每家每户的业主来说,并不一定能百分百满足家居需求。有些业主会在后期再重新选择别的家电产品,将之前配套的家电换下来,这就免不了遇到尺寸不合适、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就拿厨房来说,精装交付时带着消毒柜,可用户需要的是一台既能消毒又能洗碗的洗碗机,但买来洗碗机却发现本来预留的位置不合适,安装就成了难题。
即使安装了尺寸刚好的家电,但又一个问题来了:智能家居不智能。这里的智能指的是没办法实现全屋互联互通,产品还得靠人去一步又一步地操控。如果全屋家电使用的不是一个品牌,你还得装好几个APP,或者买个智能音箱实现互联;如果配备的全是一个品牌,你可能只需要装一个APP,用手机就能操控所有家电。但这样也有些麻烦,就拿洗衣服来说,放进去衣服后,要点开APP,然后选择十几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这个步骤可能就要考虑半天。
小度全屋智能展位
事实上,从近年的建博会和光亚展的参展情况来看,行业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品牌开始进入照明展参展,它们除了展示智能家居方案以外,也开始展示照明场景方案。在本次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度全屋智能、控客、艾拉、世聪这样的专业全屋智能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光亚展上的常客,它们不仅展示全屋智能方案,也重点推出了智能照明的控制方案。
在照明领域,近年来也冒出不少新兴的智能照明品牌和全面转型智能照明的品牌,如Yeelight、inSona、生迪等,这对推动智能照明的落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渠道端,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集成商开始涉足照明业务,传统照明渠道商也开始布局智能家居,最近以来,智哪儿接待了多起来自全国各地的照明渠道商,他们纷纷表示,再不搞智能家居就晚了,智哪儿了解到,不少照明渠道商已经在智能家居市场浸淫了多年。
面对智能家居品牌的进攻,不少照明品牌拿起智能的武器,开始防守和反击,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智能家居与照明发挥各自所长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当下消费市场对于“全屋智能”仍处于“观望”阶段,好消息是目前接受程度还不错,小米和海尔智家都已经有了丰厚的收益。
从市场反馈来看,小米用户最为满意的地方在于性价比和小米系产品兼容方面的体验,鉴于当前市场的“混乱”、标准不一,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语言为小米“全家桶”用户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而海尔智家用户最满意的点则在于生活场景方面的体验。例如在厨房场景下,通过联合上下游生态资源,海尔智家提供的不仅仅是冰箱、洗碗机,而是量身定制的饮食规划、健康的溯源食材,还有专为母婴、精英等人群打造的21套不同风格的智慧厨房场景解决方案。
目前,在巨头品牌的助力下,“全屋智能”已经打下扎实的基础。回到品牌竞争层面,现阶段对于品牌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比快,谁能快速建立起“锚定效应”,谁就能掌握市场未来的主动权。
现阶段在全屋智能赛道,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软硬兼具”,各有优势与短板,但“智慧新居住”的大方向是不变的,谁能率先达成?时间将成为最好的检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