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信史(三):延安通信故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大家好,马上就要七一了,各地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重。这似乎也是在提醒我,咱们这个的红色通信系列历史,要抓紧时间收尾了。
▉ 粉碎分裂阴谋,确保长征胜利
上一期我们说到,苏区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在长征的过程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历经艰难险阻,不断与敌人进行周旋,创下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腊子口”等诸多壮举,震惊了国内外。
飞夺泸定桥
在这些壮举的背后,红军电台工作人员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既要保护通信设备在紧张的转移和战斗过程中不受损坏,还要通宵达旦地进行收报、发报,传达领导的指示,协调部队的行动。这其中的艰辛,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很多电台队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正在收发报的红军战士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及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转战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当时,张国焘搞分裂我党、“另立中央”的阴谋。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他把到四方面军工作的朱德总司令及其所率领的红军总部用武力控制起来,还冒用中央与军委的名义,对红二、六军团下达指示,打算让他们与自己会合,然后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真正的党中央失去了与红二、六军团的电台通讯联络,在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无法进行直接指挥。
1935年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开会,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议中,中央把“完成与红二、六军团的通信联络”列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交给了时任中革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的王诤。
左三为王诤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王诤带领三局的同志们,不间断地守听电台联络,试图捕捉红二、六军团电台的信号。
1936年1月27日夜12时左右,红二、六军团电台与红四方面军电台收发一份长达800余字的电报时,中央军委电台终于捕捉到了红二、六军团电台的信号。
王诤亲自上机,将收发信频率对正后,伺机插叫。
当这份长电报发到400字时,四方面军电台要求暂等10分钟。乘此间隙,王诤局长立即开机用明语呼叫红二、六军团电台。
红二、六军团电台值班员龙振彪发现,对方的信号音调和发报手法特点明显不同,于是问道:“你是何台?”
王诤局长用明语回答说:“我是总队长王诤,奉命与你们联络。请阎知非队长上机,有重要事要谈。”
阎队长上机后,双方成功建立联系,中央终于恢复了与红二、六军团的联络。
但是,由于原来“豪”字密码本由朱德总司令带到红四方面军后,被张国焘控制,中央台不能对红二、六军团发指示性电报。
不得已,周恩来副主席以他曾用名“伍豪”的名义,让电台发了一份明码电报给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弼兄:我们已到陕西保安,密码(豪)留老四处。……弟豪。”
这时,贺龙、任弼时才明白真相,知道党中央已经北上。
由于没有密码本,双方仍不能进行实质性联络。
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红二、六军团的到来,增强了反对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力量,在朱德总司令的指示和支持下,任弼时很快从张国焘处要来了密码本,同中央沟通联络。
不久后,任弼时、贺龙收到了中央发来的3份重要电报:第一份电报是授予红二、六军团为红二方面军的番号,任命贺龙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总政委,除红二、六军团外还辖原红九军团;第二份电报是任弼时亲自解译的,主要指示红二方面军党委如何开展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团结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第三份电报是关于红二方面军的行动方针。
在电报的指引下,红二方面军的任弼时、贺龙,联合原在红四方面军工作的朱德、刘伯承,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迫使张国焘停止了分裂活动,同意北上。
1936年10月中下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开始了迎接抗日战争的新阶段。
▉ 扎根延安,服务抗战
长征结束后,红军逐步在陕北根据地站稳脚跟。
此时,红军共有34部,电话总机10部,单机100余部,通信人员1500余人。
上一期提到了的通信学校,在到达陕北后,随党中央一同进入延安,变成了西北军委通信学校(校长为吴泽光、政委是曾三),专门负责培养通信技术人才。
1936年12月,中革军委三局改称军委三局,局长为王诤,负责整个红军的通信联络工作。
1937年1月,中央军委三局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负责整个陕甘宁边区的通信保障工作。此时,中央红军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师团以上的单位,均配备了电台。
军委三局延安旧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不久后,经过国共两党谈判,终于达成了合作抗战的协议,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参与抗战。
此后,军委三局逐步建成了多个无线电通信网,与八路军各部、新四军各部、各地党组织、共产国际、友党友军建立联系,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调度提供通信保障。
正在制造和维修电台的八路军战士
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延安的无线电台发展到12个分队,建成了八台:党中央台、战报台、战略台、留守兵团台、情报台、新闻台、驻友军处联络台、友党友军台。再后来,几个台又进行了合并,变成了集中一台和集中二台。
军委集中无线电总台
这些电台为传达党中央的命令指示、汇报敌军动向、调动我军行动、协调友党友军、收集国内外通讯社新闻、播发新华社通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1年10月,军委三局办的《通信战士》刊物创刊一周年,毛主席亲自为全军通信兵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主席题词
▉ 根据地的通信“洋专家”
抗战期间,有一位老外对八路军的通信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的照片,也较多地出现在国内外关于抗战历史的文献上。他的名字,叫做林迈可。
林迈可
林迈可是英国人,英文真名是Mechael Lindsay。他的所学专业其实并不是通信,而是经济。他的父亲具有英国勋爵爵位,是英国上议会议员。他本人毕业于牛津大学,主攻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
1937年,Mechael受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吴文藻教授(冰心的丈夫)的邀请,来中国燕京大学教书。
在来中国的旅途中,他碰到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同行者。这位同行者受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的委托,正打算去中国华北的抗日根据地帮助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
没错,这个加拿大人就是白求恩。
白求恩
白求恩向Mechael介绍了中国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情况,并邀请他有机会来根据地转转。Mechael欣然表示同意。
到了燕京大学后,冰心建议Mechael取一个中文名字,叫林迈克(Mechael=迈克,Lindsay=林)。Mechael接受了这个建议,不过把迈克改成了迈可,于是,他的名字就变成了林迈可。
1938年4月,林迈可和另外两位美国教师一起,乘坐火车到了保定。接着,又骑自行车从保定到农村旅行。就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吕正操将军率领的“冀中人民自卫队”,并与之建立了联系。
后来,林迈可再次来到华北平原,被吕正操的部队护送,越过平汉铁路,抵达了山西五台山聂荣臻将军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司令部的八路军战地医院,林迈可终于见到了白求恩。
两位旧友相见如故,白求恩向林迈可介绍了很多八路军抗日过程中的故事,并告诉林迈可,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技能,为八路军提供帮助。
林迈可一听,觉得自己确实应该为八路军做点贡献。他本人除了教书之后,还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摄影,另一个是无线电。
摄影方面,他随身携带一部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机,走到哪都喜欢拍照。当时,他为根据地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影像资料,白求恩的很多照片,都是出自他手。
1938年,正在出诊的白求恩。(摄影:林迈可)
1938年,正在动手术的白求恩。(摄影:林迈可)
1939年,聂荣臻、林迈可、白求恩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1939年,林迈可、朱德在太行山司令部门前。
无线电方面,他更是一个“极客”,非常擅长无线电台的维修和安装。于是,他开始帮助八路军,维修一些损坏的电台设备,并对电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正在培训八路军的林迈可
除了拍照和维修无线电之外,林迈可还利用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偷偷帮助八路军购买和运送紧缺的药物以及一些通讯零件。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手术感染不幸去世,林迈可对此感到悲痛不已。
1940年春至1941年春,林迈可赴重庆担任英国使馆新闻参赞。后来,他返回燕京大学,重新任教。不久后,林迈可与自己燕京大学的学生李效黎结婚。时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是他们的证婚人。
林迈可和李效黎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林迈可一直坚持不断地帮助八路军。他不仅维修和制造了很多电台,还护送过八路军的情报人员,驾驶着司徒雷登的汽车,给地下交通站送去了大量药品和无线电零件。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美英等国家彻底决裂。林迈可驾驶司徒雷登专车,载着李效黎和美国教授班威廉夫妇,逃出北京(司徒雷登后来被日本人抓住,关进了集中营)。
林迈可等人辗转来到平西八路军根据地,受到了萧克将军的热烈欢迎。
不久,他们又来到聂荣臻将军的司令部。聂司令正式聘请林迈可出任八路军晋察冀司令部通讯部的技术顾问。
这期间,林迈可努力工作,不仅装设了一架高功率的超外差接收机,检修了各军分区的老旧电台,还给八路军培养了一批通讯骨干,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邮电部部长的钟夫翔。
正在培训授课的林迈可
正在学习发报的八路军战士(摄影:林迈可)(右一是林迈可的夫人,李效黎)
林迈可夫妇
1944年,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了3年多的林迈可夫妇要求调到延安工作。他们到达延安的第二天,就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随后,林迈可被任命为十八集团军通讯部无线电顾问。
作为外籍专家,林迈可利用现有材料,将一台旧机器升级为600瓦功率的发报机,又设计了一个V形天线,制造了一台可与国外联系的发报机。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决定返回家乡英国。临行前,毛泽东主席举行宴会欢送林迈可夫妇,并给予他们高度评价。
1994年,林迈可以85岁的高龄去世。2019年,李效黎家乡山西离石建立了“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以此铭记他们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下一期,我们将迎来红色通信史的最后一期——《解放战争期间的红色通信》,敬请期待!
(未完待续)
本文由鲜枣课堂小枣君根据以下参考文献综合整理:
1、《红军最早的电台和通信鼻祖王诤》,解放军报2、《林迈可:一个人的抗战史》,新浪网3、《中国通信史》,白玉芳,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八路军曾有个英国专家,他使世界听到延安之声》,张威,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