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波段SIR滤波器小型化的研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微波带通滤波器作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的微波混合集成电路而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研制小型化高性能的微波滤波器已成为一种趋势。SIR(阶梯形阻抗谐振器)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由Mitsuo Makimoto和Sadahiko Ya-mashita于1980年首先提出,它是低噪声末级放大器和混频器之间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与传统的微带滤波器相比,微带发夹型SIR(阶梯阻抗谐振器)滤波器除具有尺寸小,易于集成,成本低的特点外,通过控制耦合线段和非耦合线段,还可以控制寄生通带的位置,从而解决谐波抑制的问题,因而在在L波段和S波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SIR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理,然后使用HFSS软件设计了一个通带为4GHz〜6GHz的五阶内耦合SIR带通滤波器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该滤波器经过优化后可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
1 SIR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1.1 SIR谐振器及其等效电路
发夹型SIR谐振器是由λg/2型SIR变形得到的,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此结构可以看作一个单一传输线与两个开路端面并联耦合线的并联,图2所示是它的等效电路图。
设图2中的偶模和奇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并联耦合线的耦合角分别为Zpe、Zpo和θpe、θpo和印八印。,那么,其对应的传输矩阵A1为:
单根传输线的传输矩阵A2为:
若将AT定义为图2所示电路的总的传输矩阵, 则有:
设电路负载阻抗为ZL,那么输入导纳Yi为:
在此结构谐振器中,ZL可被认为是无穷大,因此,为简化设计,可假设偶模和奇模的相速相等,即有:
这样,由式(1)〜式(4)可得:
假设耦合线之间的耦合系数为K,Z0为孤立的 单根传输特征阻抗,ZP为考虑到另外一根耦合线影 响时的单根传输线特征阻抗,则由文献[2]可知:
将式(7)和式(8)代入式(5),可得到最终谐振条件为:
其中,阻抗比为:RZ = ZPZS为了实现小型化,应取较低的RZ和较大的K。另外,在固定RZ和K时,取得最小谐振器长度2(θS+θP)的条件为θS=θP,这等效于没有采用耦合线结构的一般形式的SIR。
1.2 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微波滤波器在通常情况下是由多个同样结构的谐振器串接而成的。在滤波器设计中,任意两个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W=∆f/fo打,为相对带宽。由文献[2]可知,谐振器有三种耦合方式:电耦合、磁耦合和混合耦合,其耦合系数可近似为:
由于k随谐振器之间的间距d变小而变大,由此便可确定满足需要的耦合系数的间距d的大小。
2 C波段耦合SIR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采用HFSS11作为仿真软件,并根据上述原理设计的C波段内耦合SIR滤波器,为5阶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5.0675GHz,通带频率为4.6675GHz〜5.4675GHz,带内插损小于1.5dB。在4GHz和6GHz处的抑制均大于30dB。总体大小为20mmX20mm。基板选取rogers4003,介电常数为3.55,厚度为0.508mm。其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设计时首先要设计谐振器的形状,可先HFSS11软件仿真优化,以确定谐振频率及尺寸参数。其谐振器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然后可在级间选用交叉混合耦合的方式进行耦合,并使用HFSS11软件仿真优化,同时确定耦合间距、耦合级数、抽头位置及尺寸调整等,最后得到能满足指标要求的滤波器。期间还需要找到对性能指标影响较大的敏感变量并进行反复调整和优化
3 仿真结果及改进
该谐振器的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谐振器的谐振点在中心频率附近,二阶谐振点在ioGHz以外。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从仿真结果中的S21曲线可以看出,带内插损小于-1.5dB,在4GHz和6GHz处的带外抑制度均超过了-30dB,寄生通带在10GHz以外。但S11曲线指标则较S21差,还有待改进。而S21的仿真结果可以达到指标要求而且还不错。可以实现小型化SIR滤波器的初衷。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微波SIR带通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利用HFSS软件仿真设计了一个C波段的五阶内耦合SIR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新滤波器可以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并可成功实现传统SIR滤波器的进一步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