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在全国遍地开花,全域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加速形成创新生态,带动相关产业在京落地发展,力争到2025年,智慧城市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接近万亿,打造3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工程,培育多家千亿市值企业。”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服务首都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城市感知体系建设。建设综合多种传感器的城市感知网络,带动传感器等感知终端以及相关通用光电器件等感知设备发展。建立全市感知终端“一套台账”,强化各部门、各类型感知终端统筹管理;推进智慧杆塔等感知底座组网建设,实现多种设备和传感器“一杆多感”综合承载;建设全市统一的感知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感知数据共享和应用;提升城市感知的智能监测和边缘计算能力,提升城市感知大数据融合分析效率;重点加强对交通状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部件等要素的实时感知,形成动态城市画像,形成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智能交互能力,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依托城市码推进“人”“企”“物”城市基础感知数据的融合关联和共享,构建万物互联的感知体系。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石家庄人民政府市长马宇骏在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各类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产业、生态结构,全面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质量和水平。
石家庄人民政府市长马宇骏在发布会上答记者问。长城网记者李文培摄
近年来,石家庄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6950个,主城区、正定县城区以及其它县区核心区实现了5G室外连续覆盖,智慧城市云中心针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已部署机柜323个、服务器356台,运算处理能力近1万核,存储近30P,搭建了以云中心为核心连接40余个市级部门的光传输网,已归集27个部门66亿条政务数据,初步建成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审监互动信息平台和市场监管风险预警平台,城市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本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设主会场,将举办开幕式暨主题峰会、综合展览、国际数字经济合作系列高峰论坛、数字产业转型发展系列论坛、数字河北系列主题活动等30余场活动,涵盖5G、工业互联网、碳达峰碳中和、平台经济、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深入探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
近年来,保定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支撑政策,建成政务云、数据共享开放等重要基础服务平台。记者从保定市工信局了解到,该局牵头编制的《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即将出台,保定市智慧城市建设将驶入“新时代”。
保定市工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定市已推动28个市直部门的145个业务系统实现上云;归集共享34个一类市直部门的486类1.2亿条政务数据,对接60个国家、省级数据接口。电子政务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互联互通。除电子政务网外,保定市还投资建设了雪亮工程、智能交通、基础网络设施等信息化项目,成功引入并签约厂商20余家,浪潮、百度、阿里等企业已实现项目落地。
以前“钢的城”时代的武汉,有清末张之洞在这里主办的汉阳铁厂、新中国在这里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一大批“武字头”企业曾是这座江畔城市最醒目的标志;如今“智慧城”时代的武汉,则因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生动实践而备受瞩目。武汉作为一座有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智慧城”建设并不容易。据媒体报道,从算力引领到运力交汇,再到夯实智力基石,武汉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除此之外,武汉还拥有中部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范围辐射湖南、江西、河南,能实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标准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武汉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凭借着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高端人才。这些,都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