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浩:物联网技术为急救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第四届中国救护车论坛暨全国院前急救装备智能化标准化建设会议2012年6月16日正式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感受智能急救,推进行业标准",即''智能与标准”
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建浩先生在此次论坛上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高效急救、智慧急救、急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急救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出,因此,作为急救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适时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重要手段,创造全新的救护车、调度指挥、急救设备、药品管理和人员管理,必须整体、全面、科学地规划和整合急救资源,有力推动我国急救行业的发展。以下是谢建浩先生的演讲实录的整理稿:
我演讲的题目是《物联网技术为急救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关于物联网技术如何参与到急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这是我们今后院前急救所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作为汽车改装生产企业和从事于这些管理开发智能化、信息化完善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急救行业的新要求
首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社会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说,其实有几大方面。第一是“三公”,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制度设计;第二是最佳化管理思想;第三,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思想。第四,守信、守法和合规。
其次,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朱主任在演讲过程当中也说明了这些问题。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在变了,已经不是工业时代了,已经到达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的现象。从美国来说,它提出来的是智慧地球,而中国提出的是感知中国。总之,它是全球化、一体化的表现。
第三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例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电子标签和传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普遍运用。从整个世界来说,我们形象地描述为“头顶四张网”,第一张网是GPS,第二张是伽利略(Galileo),第三张是格洛纳斯(GLONASS),第四张是中国的北斗。所以,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寂静的世界,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身处的环境已经到达这个时代。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基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院前急救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一定要参与其中。
第四方面,就是社会运营的要求。我们所说的社会运营要求,第一是开放的,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一切运营都是开放的;第二是透明的,我们在座的也好,我们在走的也好,在飞的也好,在水下的也好,都是透明的。当然,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更需要透明。信息传播如此快速,网络如此发达,信息如此密集,所以说它一定是在开放、透明到公平的角度,这是社会的公正体现,是现代社会的表现。非常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过程是高效的。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急救精细化管理落到底,按照现代文明来说,就是把有限的急救资源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说,高效是我们的目标。
2我国急救行业及救护车的现状
这里我用两个内容来表达我们国家现在救护车的现状。2002年,救护车的全国产量只有500台,这个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这是有数据依据的。那个时候院前急救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救护车离我们非常远。到去年为止,全国救护车产量是1万台。从专业水平上看,运输为主要功能,这是第一阶段。到2003年开始提出做ICU前移,叫监护型救护车。现在我们认为时代的要求应该是智能型救护车,急救平台前移。它是一个为管理和专业需求提供的一个平台。
从时代要求和救护车类型的角度去看,从标准的角度去看,底层的满足患者运输时间的运输要求和ICU前移的专业要求的监护型,这是明显的工业化特征的产品。现在我们的时代已经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了,所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智能化、信息化的救护车是什么概念呢?我想是急救平台前移。ICU只是急救功能的前移。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救护车,是平台前移。所以说一辆救护车,它可以包含急救中心的所有功能。当然,也跟我们现在的苹果机一样,iPad、iPhone都是这样,不仅仅是打电话的功能。
关于监护型向智能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这几年的研究过程当中,我发现缺乏底层数据。上面我们的指挥调度系统非常完善,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底层数据没有。病历还是手写的,现在人家出租车收费都有计费器的,我们救护车还没有自动计费系统。病人上下,驾驶员做的动作对不对,有没有反应得当,有没有按照规范操作,这些我认为缺乏底层数据。第二,操作的手段非常落后。举个例子,我曾经和我岳父一块儿转运,转到上海,所有一切的东西,病历、收费都是手写的,与这个信息时代如此的不协调。假如说我们在座的离开电脑,我相信你们一定没法工作。所以说,操作手段的落后其实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第三,整体功能融合性需要提升。就是说我们今天的论坛,有那么多的嘉宾、领导和专家,有装备的,有车辆的,有通讯指挥的,有我们国家的管理机构,有质量管理部门的,有汽车行业的,等等,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应该注意我们整体功能融合性需要提升的一个课题。这是我说的三方面,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还有就是规范化和相应的标准无法落地。我说的无法落地,不是说我们急救界没有去执行,我们去执行了,但是真正的数据导出和真正的控制程序流程和环节,则很难显现。
3智能型救护车可为急救精细化管理提供手段
这里,我们给急救精细化管理做一个定义:急救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建立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常规的急救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该定义的关键是引向深入,深入的意思是一定要落地,一定要客观,一定要公正,一定要开放。这是以急救资源价值最大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是实现高效急救的必然手段。这是我对急救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定义,有待商榷。
急救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我认为,首先要业务流程再造,以业务流程再造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急救业务流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医疗工作流程。当然,在座的都是我的老师,我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确实用心在研究。所谓急救医疗工作流程,我把它提炼出来,主要有几个节点: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患者,一个是操作流程规范,还有一个是我们要评价它。
当然,我们要有所作为,以急救计算机辅助系统为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后,调度系统升级,只要把调度和急救目的地、急救病人、病因、病人下发后,急救车要自动完成下步程序流程。其中,第一是自主检查车辆状态和随车人员,我们可以大量应用电子标签技术,随车仪器、随车药品、随车器械和供氧时间等一系列的手段;第二是导航:第三是自动生成电子病历;第四是自动生成收费清单;第五是自动完成每次急救的绩效评估。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人工手写的,它是通过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和传感技术来实现这些手段的。
我去了很多急救中心,我们的急救中心有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些手段,比方说在驾驶员前面装一个摄像头,我进去看了以后,发现这个摄像头被掰掉了。我问为什么要掰掉?他说这个东西装在那里多不自在。所以说,十有八九落地不了的。我们的可视化、交互式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的基础数据的生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两者都是一种支撑。其次,可以依托急救信息化推动医疗质量控制。我用六个维度去解释,即医疗行为、医疗技术、药品质量、案例、病种和满意度这六个方面。另外就是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推动全成本的核算。全成本的核算是各级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节约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实这就体现了高效急救,使精细化急救达到高效急救。因为我们的急救网络在硬件建设上面已经非常发达,我认为已经有相当水平了,但是我们怎么样像朱主任所说的,把精细化管理落地,绩效考核跟上,达到的目的是高效急救、智能急救和急救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急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是急救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目的是高效运营、智能服务、可追溯、先进管理和控制手段、功能和服务的融合,我认为这五大方面是对我们急救的要求。
今天我们推出的是一个概念,叫智能型救护车,Intelligentambulance,这完全是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平台,也可以叫一个终端。
智能型救护车的初步定义有六大功能。第一,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第二,急救智能辅助系统;第三,车载式宽带专用无线网;第四,远程HIS;第五,远程诊断;第六,远程医疗。这些可能要分成三到四个阶段去推进再就是车载宽带专用无线网。一个车子里面要这个宽带网干什么?我在无锡急救中心调查的时候,无锡急救中心的一个科长给我的启发非常强烈。他说你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车辆往往是到不了第一现场,车辆与病人真正的第一现场是有距离的,这段信息在车上是不可控的,急救中心也是不可控的。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无线宽带,用车载无线宽带把它和病人的第一现场连接起来。
现在我们从基础上说,对第一阶段来说,我们把智能型救护车的第一阶段定义为,要解决一个我们院前急救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其基础功能,第一就是电子病历。医院的电子病历已经到第三代了,我们现在呢?手写。香港的那份资料里面很明确的,照片拍在那里,一大摞的纸质资料。他们已经在改变了,已经在用电子病历了。我认为电子病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急救不可回避的。
再说说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其实,除车辆以外,其余可以说都是医疗设备,还有一个调度指挥。医疗设备怎么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急救药品的管理。当然,各个地方对急救药品管理的方法不一样,我认为药品是一定要管理的。要有电子自动收费系统,收费要自动化,不能手写。我们到餐饮店去点个菜点出来都是电子的给你打出来,救护车上还在用手工写,这个已经不行了。绩效数据链不叫绩效考核,也不能叫绩效完全评估,我们叫数据链。智能型救护车可以提供给你这些支撑,你有数据可做。要有车辆状态及设备评价以及急救人员在岗识别。以后智能救护车上会带电子标签,每个医生、驾驶员都会带电子标签,不需要摄像头,不需要看脑门就能进行身份识别。最后还应有智能担架和智能导航。
总而言之,智能型救护车的五大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从人、车辆、医疗装备、药物和数据信息链。
救护车标准的提升,能够推进高效急救的进程。其实,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是将救护车作为一种专业的运输工具来看待,这个在边远地区还是存在的。现在 ICU 前移,监护型救护车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应该是智能型救护车急救平台前移。所以,我描绘的救护车标准就是从运输型到监护型,再到智能型。
这是我们汽车行业标准的一个起草、评审,去年,我们也邀请了有相当分量的专家参加了这次标准的修订。
以上是我对物联网技术在急救精细化管理方面提供解决方案的一个演讲。我很希望大家能够跟我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我本人的微博是新浪微博“凯福莱谢建浩”,我们可以相互关注。谢谢!
20210914_613f7b8607005__谢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