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物联网信息平台开辟智能消费市场新时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国家已将物联网列入中国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希望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落地,这对亟待振兴的物流业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此,加强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实现低碳物流,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意义重大,也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运用物联网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打造高价值的物流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过物联网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升物流业效益。可通过电信提供的物联网平台让实时跟踪货物信息变为可能,随时了解货物安全,降低管理成本。实际上,物联网就是通过代码跟踪让人与物的通话成为可能。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在于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应用。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物联网之后,将有效地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和管理。
利用物联网可以提升物流业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就是出差在外,也能随时查看物流仓库,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只要通过CDMA手机或者便携电脑,通过宽带或移动网络,就能实现实时的视频监控。这种全球眼远程视频监控业务,能满足政企客户远程实时查看各类监控应用现场情况、应急指挥调度、控制监控视频、掌握最新监控信息、各类现场情况监督管理等需求,向各行业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实时、移动视频监控服务,帮助客户提升远程视频监控管理能力。
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CDMA手机终端,可以进行浏览页面的动态调整和适配。甚至还能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前端设备、中心平台、客户端三地录像与存储,并对所存储的图像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回放查看。目前,在物联网先发的部分省份已经在开始探索构建居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在全新的物流体系之下,当我们把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智能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网络、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为一体时,就可以产生一个智慧的物流信息平台。
物联网可提升物流业运营效率,提升经营水平。通过电信提供的“物流e通”能随时掌握货物收取、配送信息,有效提高企业效率。以前,物流企业提货,一般都是记录在纸上,然后再回到办公室输入电脑,但是,当物流企业加入物联网以后,提单员可以利用手机,轻轻扫描,现场录入货物信息,然后立即发送到物联网上,而坐在办公室内的调度员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取货物信息,并可坐在办公室内对货物运送过程进行调度和管控。这样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物流e通”将成为现代物流、快递企业不可或缺的信息化武器。在这个新的物流体系下,一方面物流的效率提高了;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也规范了,商品在流通环节中都在有序的、能够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大体系里面运行。所以,未来受益的行业,只要是跟制造业相关的,比如汽车、冰箱、彩电、鞋子、衣服、帽子等生活用品,包括食品等任何东西,只要跟生产有关,就都会进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建立以后,像人们所说的识别、标识、跟踪、监控等,都是为了保证物流在合规的、合法的、高质量、有效的环境里安全运转。物流体系在运行过程当中,运行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提高,都将使很多行业受益。
国家对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大力支持,促使了中国城市智能化市场的迅猛发展。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今年5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其中重点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包括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温家宝总理提出发展物联网与工信部“十二五”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这些都为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不仅引得国内公司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多家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目光,纷纷进入这一市场掘金。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市场从2010年到2014年,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12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电信在物联网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有所突破,电信部门建有“物流e通”服务平台,可对物流全程传递和服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针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对信息化的需求,电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服务,如位置服务、视频监控、综合办公等应用产品以及物流e通、定制型解决方案等一揽子综合信息服务。中国电信可以通过GPSONE或GPS定位技术,针对携带定位手机的人员或配置专用终端的车辆,向客户提供实时监控调度、历史轨迹查询、语音导航、特殊人群跟踪、位置信息查询功能的全天候全覆盖的个性化定位服务,这就是位置服务。基于精准定位、高精度室内定位和快速定位的三大优势,可以实时跟踪物体最新状态信息,如货物运到哪里了、是否丢失等。在家用汽车进入物联网之后,甚至可以实时查看汽车的所在位置和油耗等运行状态。
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讲,物联网实现的远程、及时控制技术,造就了一个智能的生活体系,这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改变。而对于国家来说,依托物联网,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也为国家处置突发性事件增添了一个有效快捷的手段。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耗资2000亿至4000亿美元,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物联网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是振兴国家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它不仅为美国所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与管理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物联网开发应用前景巨大,中国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要处于领先地位,更要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先机,以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提高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力争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经济大国之一。
2物联网的重要特征及信息化服务的分类
当前,业界对物联网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技术本身,二是应用层面。从技术理解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从应用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如果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电信运营商普遍认为物联网是基于特定的终端,以有线或无线(IP/CDMA)等为接入手段,为集团和家庭客户提供机器到机器、机器到人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生产过程、家居生活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和测量、远程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从以上业界对物联网的理解可以看出,物联网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就是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其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物流、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相关分析报告,2012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0%,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普及,将发展成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产业。
电信针对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需求,创造性地开发和推出了位置服务、全球眼、物流e通等产品和服务,为物流行业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创造了条件。目前,电信向物流业提供的物联网信息化服务主要有三类:一是通信服务类,即提供固话、宽带、移动通信等全面的通信服务,提供VPN等经济的通信服务;二是应用产品服务类,就是提供位置服务、全球眼、综合办公、协同通信等各类行业应用产品;三是物联网平台服务类,可向用户提供平台租用,提供物流e通、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等平台租用型应用。除此外,武汉电信还针对物流业的需求进行了定制开发,以向客户提供特定解决方案和系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建设物联网平台和标准,全面提升物联网技术水平,发展物联网应用,以物联网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壮大。
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终端是连接感知层与网络层,实现数据采集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预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物联网各类终端设备总体上可以分为情景感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控制层以及应用/业务层。每一层都与网络侧的控制设备有着对应关系。物联网终端常常处于各种异构网络环境中,为了向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终端应当具有感知场景变化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优化判决,为用户选择最佳的服务通道。终端设备通过前端的RF模块或传感器模块等感知环境的变化,经过计算,决策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移动通信模块的射频前端、调制解调模块及部分物理层算法模块一起,共同构成了终端设备的情景感知层。当移动终端设备在蜂窝网中移动时,通过感知环境及网络情况,并将自身参数上报给网络,实现跨小区的切换甚至是跨异构网络的切换,同时保证业务的连续。
终端感知层接收的信息经过数据分析以及与网络的协商,由终端或者网络发起,选择适配最优的网络,并选择最佳路由以便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多模移动终端中,软件无线电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实现泛在网络的异构媒介的感知和垂直切换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内置多栈的变换来实现变模,以便适配、接入不同的网络。终端的网络控制层根据接入通道上传的业务要求,将终端内相应的业务数据封装发送给下层,并通过物理层发送给网络,同时把下层接收的网络业务数据按照不同的业务传递到终端的业务层进行处理。终端的网络控制层与网络控制平台的相关功能对应。
终端具有向物联网或者物联网下的其他终端提供业务的能力。业务引擎层位于终端业务模型层次架构的最底层,负责提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中网络和终端的能力,并抽象成为终端平台相关的基本业务能力,再对这些基本业务能力进行封装,成为独立的业务引擎,向上层提供标准且开放的接口,促进二次开发和集成。典型的业务引擎包括电信域的基础数据业务能力、基础语音业务能力,IT域的地理信息系统、支付网关等提供的业务功能。
业务适配是指终端平台可以根据用户对网络、业务提供平台的选择,用户所处环境的状况以及变化趋势,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以及从用户历史记录中获取的用户偏好信息,对业务的内容、提供方式以及展现形式进行智能的、前摄的、动态自适应的改变,以匹配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场合、特定身份下的个性化需求。为了实现业务适配,本层提供了多种智能的控制和决策能力模块,如数据融合、上下文感知、服务质量协商等。通过这些能力模块,终端业务平台可以对用户的环境信息进行动态的收集、有选择的提炼、智能的分析、前摄的判断决策和实时的反馈。根据这一系列机制,对业务引擎提供的基本业务能力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快速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组合服务。组合业务是终端业务引擎封装的基本业务能力在业务适配机制下进行集成的产出。与基本业务能力不同,组合业务已经具备自身完备的业务逻辑,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应用提供给最终用户。对于应用开发者,组合业务可看作是更为复杂应用的构建模块。
目前,物联网终端应将终端功能与行业应用结合考虑,采用标准化的道路以获得规模效应,压缩终端成本,降低物联网应用的门槛。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物联网终端的发展会越来越多样化,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及供电能力的差异将越来越大,需求的规模将极大提高,有必要实现定制化、差异化。
4我国发展物联网条件好市场空间大
物联网的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于1999年提出的。美国很多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国国内高校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发展物联网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二是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三是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四是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五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机遇,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可使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迎头赶上甚至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仍不高,企业缺乏系统的IT信息解决方案,不能借助功能丰富的平台,快速定制解决方案,保证订单履约的准确性,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各个地区的物流企业分别拥有各自的平台及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水平低,地方壁垒较高。针对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第三方的IT系统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基于行业信息化的不同解决方案,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国内看,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是一体化,并涉及IT整体方案的设计和配置、主机管理、贸易伙伴扩展,以及运行中的管理服务等。IBM也于近期推出一项名为“IBMeDistribution”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电子行业市场高质量、低成本的需求。方案能够以较低成本建立和维护符合行业标准的数据交换中心,把标准的互联网连通能力与先进的窗体技术结合起来,用户无须进行设置操作,就能够轻松地与贸易伙伴的系统相结合,随时随地开展贸易业务,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供需链条。从国外看,以OmnitrolNetworks公司和英国电信的合作为例,OmnitrolNetworks公司提供用于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时应用网络平台和基于RFID的资产追踪与追溯解决方案,英国电信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部将可利用RFID技术、无线技术及传感器技术,提供扩展性好、功能更完善的实时供应链、资产及操作可见性解决方案。通过本次合作,RFID、超宽频及Wi-Fi实时定位系统(RTLS)、移动手持设备、PLC、传感器得到了统一融合,能显著降低成本,并提供功能强大的服务。当下,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非常大,是典型的朝阳产业。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弗雷斯特研究公司预测,10年内物联网可能大规模普及;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技术将发展成为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作为物联网产业链排头兵的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最受市场关注的技术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达到87亿美元,2010年是世界物联网元年,近年RFID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复苏的推动下,诺达咨询《物联网系列一球物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2010》研究表明,其市场规模在2012年有望达到212亿美元,应用将渗透到物流、零售、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在我国,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研发应用将进入快车道。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政府正以巨大的调控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2009年,中国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以应用为先导,市场发展趋势是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熟,三大细分市场呈现递进式发展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已完成前期的概念导入,进入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和应用示范期。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产业处于零散发展阶段。基于M2M的应用只是物联网的雏形,真正意义的物联网还没有形成。作为物联网的基本构成,M2M应用将会更丰富和多元化,企业聚集、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整合和提升,进而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将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和流程的改进,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运营商基于对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的分析,结合多年电信网的运营经验,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的运营将是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以点带面,由面至体”的运营体系,从单一M2M应用成熟运营提炼形成多个M2M跨平台运营能力,以跨平台运营经验带动关键技术和运营的提升,逐步演进形成物联网体系的运营。现阶段运营商在产业链中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利用已有的电信网络运营经验,开发设置平台和中间件,标准化M2M网关和终端,逐步加大涉足产业链的深度,逐渐将通道提升为智能通道,从而掌握物联网的核心点和制高点。通过平台负责M2M通信的运行、维护、业务触发、管理,可使M2M网络可管可控。运营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使得单个M2M应用成本更低,将促进整个产业链健康、快速地成长。针对规模较小、碎片化的行业市场,运营商可以通过标准认证和集成芯片,摊薄建设及运维成本,提高边际利润。
针对规模较大、集中度高的行业市场,运营商可以ICT方式逐步标准化,并叠加现有通信业务,获取长期收益。
5物联网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前,物联网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各种物联网产业园争先恐后地建立,圈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仅各地对物联网产业园产值的预计数字越来越大,而且一些地方发展物联网产业园的圈地行动也越来越多,可谓“从人人上网到物物上网,互联网正在高歌猛进”最近全国一些省市先后出台了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规划,可以说对于发展物联网各地气魄大,决心大,动作大,圈地大,都想要抢占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正试图用其信息网络技术,控制各国的经济。当前物联网发展中,标准规范缺失,核心技术缺位,规模化应用不足,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等问题,应引起业界的重视。发展物联网不是仅有传感器、电子标签就行的,其最基本的战略需求是要有充足的、大量的码址资源。没有ip地址的支撑,无论是物与物的连接和互动,还是物与人的连接和互动都无法实现。物联网是ip地址的高需求者,更是高消耗者。据预测:未来五年,我国ip地址需求量将激增,其中固定互联网需求为5亿,移动互联网需求为10亿,物联网需求量为100亿,按照IP地址33%的利用率来推算,我国未来IP需求量将达到345亿。而我国目前仅有2.3亿个IPv4地址,显然已无法满足IP地址高速增长的需求。应该遵从科学发展的要求,尽快启动国家层面的整体战略研究,尽快制定推进IPv6的国家行动计划和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商业应用计划,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急迫需求。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远比互联网复杂得多。这种复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安全威胁由网络世界延伸到物质世界。物联网可以将家用电器连接成网,并能通过网络对这些东西进行远程操作更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安全威胁也由网络世界延伸到到物质世界。这就是说,未来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不只停在网络安全的范围,而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对物理空间的安全威胁。这种对物理世界安全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联网延伸出的各个节点上,这就极大地加大了我们应对物联网安全防范的范围和治理的难度。二是安全威胁由网络扩展到众多节点物联网应用中遍布的传感节点,本质上就是监测和控制局部信息的触角。它们感知和监测不同的环境状态,来表征网络整合环境系统当前的整体状态。三是许多大型项目的传感节点众多,而且复杂。很多节点具有暴露性或被定位性,这就为外来入侵者提供了场所和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承载压力很大。由于物联网感知层嵌入了RFID芯片,不仅能方便地被物品主人所感知,同时其他人也能进行跟踪或截获这些感知数据。特别是当成千上万条被感知信息同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时,节点信息的安全性相当脆弱。确保这些来自不同节点的感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得到强大而有效的安全保护,将是很困难的。安全威胁由物联网自身放大到云服务体系。随着大规模传感器和电子标签的应用,势必面临传感器节点测量或感知到的海量数据如何处理的问题,云计算技术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但云计算将核心的计算部分置放到了一个中央服务器的集群中,这些集群受控于一个组织或某个网络巨头之门下。当它出了故障之后,对所有连接的客户终端提供的的服务将不能再被使用。不仅如此,云端恶意拦截更具蒙蔽性。它可以一会儿封杀你,一会儿不封杀,掌握服务器集群的人可以很随意地启用或者停用之。在采用云计算时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安全。物联网的安全威胁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现实的、急迫的。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必须认真解决物联网整合效能发挥的问题。由于当前物联网发展中,基础理论研发滞后,应用研发缺乏系统化战略思考。这就造成相关部门的部署和各地方政府的动作主要是抓传感、感应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标准化,希望从这些方面率先取得优势,实现战略突破,进而取得物联网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物联网感知信息的价值提升和效能发挥,恰恰不在前端感知层,而在后端感知信息的集成处理与系统管控等物联网长链的高端。只抓低端,不抓高端,就很难洞悉物联网新技术的全部能量和价值,这也是当前物联网应用中,很多人一直找不到物联网商务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用物联网新技术的光环照亮“智能家居”的理念,我们就会发现原有的“三表抄送,安防报警,可视对讲”,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升空间和创新空间。“三表抄送,安防报警,可视对讲”同样可以物联网化。而一旦这些产品物联网化了以后,立马会极大地提升其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尚不成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等难题,同时物联网市场的规范度也远远不够。因此,未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打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需要相关标准及时跟进。日前,国际电信联盟第13研究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主导编纂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成为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将逐渐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6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如个人隐私保护、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限、技术瓶颈、行业标准等等。当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如下主要技术问题:技术标准问题,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的标准。安全问题,信息采集频繁,其数据安全也必须重点考虑。协议问题,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在物联网核心层面是基于TCP/IP,但在接入面,协议类别五花八门,GPRS/CDMA、短信、传感器、有线等多种通道,物联网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栈。IP地址问题,每个物品都需要在物联网中被寻址,就需要一个地址。物联网需要更多的IP地址,IPv4资源即将耗尽,那就需要IPv6来支撑。IPv4向IPv6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物联网一旦使用IPv6地址,就必然会存在与IPv4的兼容性问题。终端问题,物联网终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还拥有传感器和网络接入等功能,且不同行业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对运营商来说是一大挑战。在传感网发展中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一一知中国中心。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精细动态方式管理生产、优化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联网将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
当前,物联网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将出现如下四大趋势:一是智慧供应链与智慧生产融合。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二是智慧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如一些社会化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能够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实时便捷地查询、追溯产品信息。这样,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物流智能系统了,它将与质量智能跟踪、产品智能检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三是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例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物流,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四是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
未来3〜5年,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示范形成一定效应之后,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初步成熟,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多个M2M应用以及跨平台应用逐渐稳定成熟,产业链分工协作更明确,产业聚集、行业标准初步形成。运营商在主导运营方面形成一定经验,扩大对大型企业、多行业的整体高效服务,使M2M的运营更趋规模和系统化。未来5〜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服务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运营商提供的各类物联网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机器终端将成为移动通信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结合将为机器插上移动的“翅膀”
7结语
时下,在国家及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物联网市场随时、随地、随物的自由交流,始终是人类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推进、物联网面向各个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中国物联网市场必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如果我们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待物联网,那么,物联网实际上就是将信息化的应用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泛。物联网将信息化贯穿到社会公共管理、国民生产以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大规模应用将有效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如果我们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待物联网,那么,物联网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一台推动产业经济腾飞的引擎。它成为经济转型期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信运营商等信息化企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技术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它们有望在未来的网络社会中获得到高速增长的利益。如今,促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产业环境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网络基础正在逐渐完善,中国物联网发展已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物联网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仍存在成本、技术标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物联网的春天还需要时日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0210918_61456884da2fc__发展物联网信息平台开辟智能消费市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