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
时间:2021-09-22 14:35:04
手机看文章![](https://img.21ic.com/qrcode/qrcode.php?url=https://www.21ic.com/article/902442.html)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每年的六七月份,上海都会进入梅雨季节。这段时期的上海天气就好比大小姐的脾气,阴晴不定,完全看心情做事,心情好的时候,给你个阳光,让你的生活和休闲时光多一些灿烂,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脚把太阳踢进云层跟你玩个“躲猫猫”,用雨水浇你个透心凉,让你的工作与计划全都打了水漂。有人说,天气对人...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每年的六七月份,上海都会进入梅雨季节。这段时期的上海天气就好比大小姐的脾气,阴晴不定,完全看心情做事,心情好的时候,给你个阳光,让你的生活和休闲时光多一些灿烂,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脚把太阳踢进云层跟你玩个 “躲猫猫”,用雨水浇你个透心凉,让你的工作与计划全都打了水漂。有人说,天气对人的直接影响是生理性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就这梅雨季节,听着是一个美好的词,但湿漉漉的环境,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闷、烦躁的感觉,如果在工作上再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很容易暴跳如雷。这不,前不久我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因为在工作中遭遇不顺,所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找我出来诉苦。说是诉苦,其实是想让我帮着想想办法,或是通过我媳妇的人脉资源给找找门路。
1为了您能看得明白,我能讲得清楚,这事咱还得从头说起,我先来简略介绍下这位朋友的情况。老刘,76年,他是一家上海做进出口贸易的市场部经理,也是我在07年读业余大学时的同班同学。用他的话说,虽然学历不好,但却得到了顶头上司的赏识,所以刚入职场就一路开挂,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员工升到了总监的位置。正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没想到这位顶头上司来了个突然离职,这导致他晋升副总的提名被总裁驳回,再加上那几年公司进行了好几次的人事重组,所以他就一直滞留在部门总监这个位置上。算了,为了养家全小,忍了吧。这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他今年45岁了。无论是能力、精力还是学识、背景,似乎都很难再在现有公司里更上升一步,虽然他凭着多年积累的渠道资源和业绩躲过了几次裁员风波,但却每天生活在焦虑中。说到这,相信有人会疑惑:“你焦虑个毛线!在职场中,你要么忍!要么滚!死皮赖脸待了那么长时间,干嘛不走?”对,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当时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就坐他对面,差点没忍住给他来俩嘴巴,然后狠狠地来上一句:“你这窝囊废!”但其实,他似乎也有苦衷。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2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在职场中,像老刘这样游荡在职场中层的人还挺多的,有的有能力、有专业度、有责任心,但却普遍面临的焦虑和压力都很大。有人说:“做中层难,上有高管的淫威、下有帮倒忙的下属、左右同僚个个如狼似虎。”听着挺有意思,但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眼里的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是被“清洗”的主要目标。比如,2014年海尔在前一年裁掉1.6万员工的的基础上,再要裁掉1万名以上中层管理者为主的员工。比如,2018年腾讯20周年的时候一场以裁撤中层干部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架构变革,据保守统计中层干部被裁撤200多人占10%。……有意思,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这群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位从事猎头工作的老婆,她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要找一名CTO(或总监),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去竞对公司中挖他们的技术二把手。”我听了很困惑,忙问为啥?她说,在他们猎头眼里,与技术一把手相比,二把手不仅薪资上会略低,而且新Title对他更有吸引力,况且一般他对细节的了解会更深,更有利于执行落地。我听完很不服气,说这种情况只有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才会能成立,那处于平稳期或衰退期的公司呢?会有什么不一样吗?我媳妇说:“你是猪吗?进入平稳期或衰退期,还要总监和VP干嘛?什么技术总监,什么CTO,这种工作无非就是工具,一旦业务进入平稳期或衰退期,成本中心的热点就会凸显,每个岗位都有Leader在那盯着,维持着正常的业务运行。”我沉默了,不说话了。妻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冷笑着说:“到这天,什么Leader,什么技术总监,就等着被收拾吧。早和你说了,都是高危职业。”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3好了,槽也吐了,大道理也唠的差不多了,下面咱们来聊聊技术圈的情况。有人说,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措施。对处于创业阶段,人员规模在二十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只要负责人的人格魅力还过得去,搞的清楚每个小伙伴的性格、能力上的特点,然后在目标的设定上都涵盖一些挑战度与驱动力,一般也就能Hold住场面了。对处于成熟阶段,人员规模在百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就要开始配置金字塔结构,比如由创始人担任高层管理者,部门总监则是中层管理者,团队组长也就是基层管理者,大家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4想到这里,思绪跳转到在某次分享上,有位小伙伴提了 “中层技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是管理?还是技术?” 的现场问题。因为时间过去已久,记忆有些模糊,我记得当时是这么回答的:我认为,无论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管理都显得很尴尬,如果只注重技术路线难以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可,但只注重管理路线又难以让技术小伙伴信服。这种尴尬是很难平衡的,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或者基层管理者,你大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技术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技术能力的增值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更好的升职机会。再说得直白一些,技术就是护身符,无论发生什么行业波澜,到哪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也许这种想法过于短视,但却很贴合实际。而当你成为中层领导后,更重要的是维护高层及团结基层,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重要的是做好引导的工作。就算你能把例行会议、绩效及谈话等事项安排的井井有条,作为部门老大,如果你还专注于技术工作,那你让员工做什么呢?有人说,你可以只把控方向或关键决策呀。有意思,哪来那么多方向要把控?哪来那么多决策要做?不要说这些决策权多半不在中层管理者手中,就算给你这样的机会,对于远离技术一线已久的中层管理者来说,你的关键决策和撞大运又有什么分别呢?长此以往,技术慢慢地稀松了,业务渐渐地疏远了,年龄也越来越大了,看着高层们各个摆出了 “与公司共存亡” 的架势,而中层们的职业未来又在哪里呢?想一想,为什么身边有那么多人,即便坐上了CTO的 ‘宝座’,都紧握住技术不松手,我觉得除了对技术的热爱与业务环境所迫之外,更多折射出的是焦虑和担忧。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images/21ic_nopic.gif)
- 技术是在某一领域所沉淀的经验
- 业务是在不少于2个领域的行业知识
- 情商则体现在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冲突解决能力与人脉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