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凯旋!这些高校,立功!
时间:2021-09-29 15:15:22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本文来源:软科综合整理自各高校官网、央视新闻等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顺利着陆!据央视新闻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于9月17日13点30分许,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0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凯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二号从发射成功,到两次出舱,再到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任务,成功返回地球,这一系列伟大创举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的多所高校也深度参与其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
本文来源:软科综合整理自各高校官网、央视新闻等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顺利着陆!
据央视新闻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于9月17日13点30分许,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0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凯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神舟十二号从发射成功,到两次出舱,再到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任务,成功返回地球,这一系列伟大创举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的多所高校也深度参与其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中国高校,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不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防强校贡献了重要力量,青岛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也在这次航天任务中,为“神舟”保驾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个师生科研团队为神舟十二号贡献了科研力量。
苏东林院士团队利用电磁干扰发射要素分析和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技术,有效保障了空间站的安全运行。
从保强团队研制的先进低热量超音频脉冲方波超声电弧智能化焊接装备技术直接用于空间站多部套铝合金管路生产。
马小兵团队完成了空间站应用核心舱流体回路关键装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验证和在轨极限应力寿命试验评估工作。
蔡国飙团队开展了空间站核心舱霍尔推力器电推进羽流研究和空间站实验舱Ⅱ初样/正样阶段的化学推进羽流研究。
张弘团队研制的可见光及红外目标探测跟踪器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完成返回舱及航天员的地面搜救保障任务。
汤海滨团队承担“天和”核心舱用HET-80霍尔电推进发动机唯一的全周期寿命试验任务,电推进累积工作8240小时。
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有许多北航人的身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荆木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1980级本科生、1984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3级本科生;中国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是北航1981级飞机设计专业本科生,副总设计师吴志强是北航1996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是北航1997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明章鹏是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02级本科生、2006级博士生。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在内的三分之一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北航校友。他们从北航走出,扎根航天事业成长为领军领导人才,如——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是北航飞机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1980级本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是北航宇航学院2012级博士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1级本科生;载人航天总体室主任李兴乾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武高辉教授团队和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为保障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长时间的舱外操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哈工大航天学院庞宝君教授团队开发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在天和核心舱得到成功应用,该技术可在舱体遭到空间碎片撞击时,为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保护航天员安全。
哈工大航天学院齐乃明教授团队研制的多维、高保真零重力装调及试验的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核心舱机械臂总体装配和各阶段的地面测试。
哈工大材料学院王浪平教授团队为空间对接机构上50余个核心零件的表面强化提供了设备条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了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可靠对接,并被航天八院授予“首次空间对接任务优秀协作单位”。
哈工大机电学院赵杰教授团队研制的空间对接机构地面测试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空间对接机构研制各阶段的地面测试,其中团队首创对接过程瞬时动能等效的集约化模拟试验装置,解决了大质量飞行器对接过程全尺寸、高逼真模拟的工程化难题,确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历次空间对接任务的万无一失。
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黄玉东教授团队完成了神舟系列飞船12号逃逸系统发动机喷管扩散段关键技术的研制任务,极大提升了发动机喷管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监测和保障航天员的健康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重要任务,而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做健康监测所使用的超声设备,是来自深圳开立医疗的X5彩色超声成像系统,哈工大航天学院沈毅教授团队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与研制。
值得一提的是,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院所,活跃着一大批哈工大校友,他们心怀航天梦想,在爱国奉献中为母校赢得了荣光。
“北理工智慧”在此次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北理工团队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和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自2011年起持续为历次空间交会对接贡献力量。在此次任务中,为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相对定位测量信息。北理工研制的高效视频编解码技术,自2005年首次应用于长征火箭后,十六年来持续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提供技术及服务。北理工参与研制的航天员全沉浸感虚拟现实心理舒缓系统软件也有效地为航天员舒缓心理压力,保障航天任务顺利完成。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是国外曾经对我国严密封锁的关键技术,经过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电子技术团队创新技术思路,十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如今的科研成果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另外,此次出征的航天员刘伯明,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前,他曾于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指挥何宇,2007级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博士,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系电子工程专业。此前,他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3次国家重大任务,为空间站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敬铮,200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他在空间站系统研制过程中,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
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199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工程系火箭发动机专业。他在空间站研制过程中,组织完成了总体布局设计、总装设计、结构设计、大型试验工作。
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郑伟,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于光电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我国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作为重要成员承担了出舱活动载人飞船、交会对接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
载人飞船测控与通信主任设计师黄克武,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黄克武带领团队执行神舟十号、十一号、十二号飞行试验,负责实现天地基测控通信,包括遥测遥控、导航定位、中继数传、图像话音、空空通信、返回信标等任务。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张青斌团队在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中参与了返回态势显示软件的研制与现场调试任务,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空中飞行管道预测和落点区域预报等重要信息支撑,保障了此次返回搜救任务的圆满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罗亚中团队参与天宫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系统研制工作。该系统是实施空间站建造与运营核心地面系统,团队承担了总体层规划业务模型算法开发与软件研制工作。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太空环境感知与应用团队重点围绕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行的太空环境保障体系开展了系列工作,参与了总体框架设计、需求指标确定、关键技术治理和建设方案拟制等工作,并重点针对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建模修正及效能评估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新型天线技术团队研制的两型天线,使航天员的话一字不落传递到地球上,声音流畅自然、自带摄像机图像清晰流畅。从2014年开始,国防科大新型天线技术团队承担了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遥测通信天线和图像传输天线研制任务。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大国工程的人才摇篮,也源源不断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978年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学习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专业,2006年起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和飞行试验技术工作,主持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空间实验室)和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全面技术工作,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多个团队参与到神舟十二号科研攻关中。
航天员在整个任务期间的健康和安全是载人航天探索任务的核心问题, 航天员在空间中会受到空间辐射粒子的损伤,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丰俊东副教授领衔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课题组,聚焦在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航天员脑和视觉的影响及在轨诊断、防护技术方面研究。
航天器对接时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质量大,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航天学院魏志勇教授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开展航天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课题组目前主要通过建立中国航天员数字人体模型,结合已有的空间辐射场模型和在轨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空间辐射场在航天员体内的辐射剂量,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航天员的辐射风险,并提出防护措施,对航天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中也少不了南航校友的身影,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系统设计组承担着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是我国飞船研制的中坚力量,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2012级博士李兴乾担任总体室主任。南航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1999级校友仲伟巍担任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电气技术专业1988级校友林涓、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1998级校友周智勇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
西北工业大学
神舟飞船的舱内环境、仪表与照明系统和舱载人机设备的工业设计和工效设计与评价均由西工大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完成。
空间站核心舱的乘员分系统中的多款舱载医学监测设备的工业设计任务均为西工大工业设计团队完成。乘员分系统直接服务于中国航天员,用于航天员的饮食健康保障,包括常规医监功能、饮食保障、身体操作力性能监测等功能。常规医监设备满足航天员的常规医监需求,为其长期飞行中的生理健康状态和功能提供全面有效的医学监督和保障。
工业设计团队参研的舱载设备中,无线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可实现心电、呼吸、体温监测;睡眠监护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睡眠时的多路生理信号,为航天员睡眠质量的定期评价提供数据;12导动态心电监测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常规心电、运动心电、动态心电、抢救心电的12导同步心电信号;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可实现中国航天员一导心电和二导脉搏的无创监测,协助完成航天员的脉搏量、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健康监督。
西安交通大学
空间机械臂是空间站重要设备,而视觉系统则是空间机械臂的“眼睛”。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为空间机械臂装上明亮的“眼睛”,使空间机械臂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成舱段转位、悬停飞行器捕获、辅助对接、货物搬运、辅助航天员出舱等任务。
自2007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郑南宁教授就带领科研团队参与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研制。西安交大王飞教授是项目的承担人,他和团队齐心协力,从事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硬件产品的研制工作。历时十余年的攻坚克难,先后圆满完成了原理、电性与正样产品的研制任务。
青岛理工大学
由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持续在神舟十二号在轨飞行以及返回舱返回任务中发挥作用,为神舟十二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保驾护航。
此前,该团队已经成功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
面窗组件是宇航员在外太空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说是宇航员的“眼睛”,它不仅要给宇航员提供一个清晰、良好的视野,也是航天员生命保障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神舟十二号上有两套面窗产品为郑州大学研制,一套是发射过程中航天员所穿的舱内服面窗,一套是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作业所用的新一代航天面窗。从神舟七号到刚刚发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航天员使用的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都是由郑州大学的团队所研制。
2005年以来,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经过科研攻关,终于突破了航天和军工塑料制品的成型和模具技术,成功研制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战机光电作战头盔护目镜等关键防护装置,为“神舟”系列飞船与“天宫”实验室交会对接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为保障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其中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多个种类,这些专用服装不仅要确保实现多项特殊功能,还要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元素,成为航天员亮相世界的“太空华服”。
这也是自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后,时隔五年,东华大学“科技+设计”再次陪伴航天员们踏上太空征程。
“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以来,“舱外航天服”工业设计引起了广泛关注。空间站舱外服是航天员太空作业的生命保障装备,其工业设计旨在为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提供人机操控功能,并将科技、美学和中国元素融入航天服,体现中国航天员的太空形象。该技术负责人罗建平主持完成了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时任湘潭大学讲师,后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并组建航天产品科研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
此外,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还承担了空间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工业设计项目和空间站任务航天医学实验领域机柜及单机产品工业设计项目。
浙江大学
在太空长期驻留,确保航天员的健康是载人航天的重要任务。在天和号核心舱内部,搭载着一套由浙江大学自主设计的专业生理参数检测仪器,为航天员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叶树明介绍,这套系统包含了心电四合一监测、睡眠监护、无创心功能监测等三种仪器以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算法,是整个航天医监子系统中研发难度较高的一块内容。
据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此次共有7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校友承担了主要发射任务和空间站航天员在轨工作任务。
聂海胜,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郑钢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指令长。
刘伯明,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庄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航天员。
王翔,199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1996年本科毕业,2001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姚振汉教授,现任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站总指挥。
容易,2001年工程力学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王希麟教授,现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2-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谷振丰,2002年工程力学系本科,清华力学2006年本科毕业,2013年博士毕业,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号指挥员,负责发射现场指挥。
高旭,200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5年本科毕业,2010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方岱宁教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薛辉,1999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3年本科毕业,2009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李志信教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工程师。
上海交通大学与“神舟”结缘已久。上海交通大学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多次成功保障了神舟的返回舱搜救指挥任务,护航“神舟”回家。其完整成熟的通信架构、稳定可靠的通信机制、灵活多样化的业务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基于机载的空空、空地宽带机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并将进一步实现向海洋通信、对地勘测、航空探查、空中安保、森林消防等立体通信应用领域的纵深拓展,为我国的特种通信事业作出贡献。
此次载人飞行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第三次出征太空。今年春天,聂海胜刚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他身着航天员制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在毕业典礼上。聂海胜在4分多钟的发言里提到:“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接受祖国的挑选。”
空军航空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校本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教文化区的中心。
空军航空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学校创造出中国空军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才”等20多个空军之最。共培养各类人才14万余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峰,是西安理工大学92级自控专业(现自动化专业)校友。据刘峰介绍,这次发射根据任务特点,火箭采用的是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方式,发射完遥十二火箭,遥十三火箭就在发射场,处于应急值班的状态。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董颖怀和王岩带领的精密与特种加工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空间机械臂维修专用工具”等配套产品,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做出了贡献。
机械学院教师董颖怀、王岩,带领团队成员刘佳军、朱贵升、孟令坤、殷杰、王安康、石健等研究生,克服了研发周期短、技术难度大等难题,进行了装备设计、理论研究及仿真计算等工作,为我国首个长期在轨运行的机械臂舱体表面巡检、航天员出舱等任务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还有更多高校团队的贡献,其中更有不少“隐姓埋名”的师生,一个个技术难点的突破,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诞生,写就“空天报国”的高校担当!篇幅有限,本文为不完全统计,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顺利着陆!
据央视新闻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于9月17日13点30分许,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0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凯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神舟十二号从发射成功,到两次出舱,再到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任务,成功返回地球,这一系列伟大创举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的多所高校也深度参与其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中国高校,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不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防强校贡献了重要力量,青岛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也在这次航天任务中,为“神舟”保驾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个师生科研团队为神舟十二号贡献了科研力量。
苏东林院士团队利用电磁干扰发射要素分析和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技术,有效保障了空间站的安全运行。
从保强团队研制的先进低热量超音频脉冲方波超声电弧智能化焊接装备技术直接用于空间站多部套铝合金管路生产。
马小兵团队完成了空间站应用核心舱流体回路关键装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验证和在轨极限应力寿命试验评估工作。
蔡国飙团队开展了空间站核心舱霍尔推力器电推进羽流研究和空间站实验舱Ⅱ初样/正样阶段的化学推进羽流研究。
张弘团队研制的可见光及红外目标探测跟踪器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完成返回舱及航天员的地面搜救保障任务。
汤海滨团队承担“天和”核心舱用HET-80霍尔电推进发动机唯一的全周期寿命试验任务,电推进累积工作8240小时。
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有许多北航人的身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荆木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1980级本科生、1984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3级本科生;中国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是北航1981级飞机设计专业本科生,副总设计师吴志强是北航1996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是北航1997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明章鹏是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02级本科生、2006级博士生。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在内的三分之一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北航校友。他们从北航走出,扎根航天事业成长为领军领导人才,如——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是北航飞机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1980级本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是北航宇航学院2012级博士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1级本科生;载人航天总体室主任李兴乾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武高辉教授团队和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为保障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长时间的舱外操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哈工大航天学院庞宝君教授团队开发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在天和核心舱得到成功应用,该技术可在舱体遭到空间碎片撞击时,为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保护航天员安全。
哈工大航天学院齐乃明教授团队研制的多维、高保真零重力装调及试验的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核心舱机械臂总体装配和各阶段的地面测试。
哈工大材料学院王浪平教授团队为空间对接机构上50余个核心零件的表面强化提供了设备条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了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可靠对接,并被航天八院授予“首次空间对接任务优秀协作单位”。
哈工大机电学院赵杰教授团队研制的空间对接机构地面测试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空间对接机构研制各阶段的地面测试,其中团队首创对接过程瞬时动能等效的集约化模拟试验装置,解决了大质量飞行器对接过程全尺寸、高逼真模拟的工程化难题,确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历次空间对接任务的万无一失。
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黄玉东教授团队完成了神舟系列飞船12号逃逸系统发动机喷管扩散段关键技术的研制任务,极大提升了发动机喷管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监测和保障航天员的健康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重要任务,而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做健康监测所使用的超声设备,是来自深圳开立医疗的X5彩色超声成像系统,哈工大航天学院沈毅教授团队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与研制。
值得一提的是,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院所,活跃着一大批哈工大校友,他们心怀航天梦想,在爱国奉献中为母校赢得了荣光。
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智慧”在此次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北理工团队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和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自2011年起持续为历次空间交会对接贡献力量。在此次任务中,为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相对定位测量信息。北理工研制的高效视频编解码技术,自2005年首次应用于长征火箭后,十六年来持续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提供技术及服务。北理工参与研制的航天员全沉浸感虚拟现实心理舒缓系统软件也有效地为航天员舒缓心理压力,保障航天任务顺利完成。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是国外曾经对我国严密封锁的关键技术,经过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电子技术团队创新技术思路,十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如今的科研成果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另外,此次出征的航天员刘伯明,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前,他曾于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指挥何宇,2007级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博士,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系电子工程专业。此前,他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3次国家重大任务,为空间站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敬铮,200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他在空间站系统研制过程中,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
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199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工程系火箭发动机专业。他在空间站研制过程中,组织完成了总体布局设计、总装设计、结构设计、大型试验工作。
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郑伟,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于光电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我国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作为重要成员承担了出舱活动载人飞船、交会对接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
载人飞船测控与通信主任设计师黄克武,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黄克武带领团队执行神舟十号、十一号、十二号飞行试验,负责实现天地基测控通信,包括遥测遥控、导航定位、中继数传、图像话音、空空通信、返回信标等任务。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张青斌团队在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中参与了返回态势显示软件的研制与现场调试任务,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空中飞行管道预测和落点区域预报等重要信息支撑,保障了此次返回搜救任务的圆满成功。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罗亚中团队参与天宫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系统研制工作。该系统是实施空间站建造与运营核心地面系统,团队承担了总体层规划业务模型算法开发与软件研制工作。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太空环境感知与应用团队重点围绕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行的太空环境保障体系开展了系列工作,参与了总体框架设计、需求指标确定、关键技术治理和建设方案拟制等工作,并重点针对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建模修正及效能评估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新型天线技术团队研制的两型天线,使航天员的话一字不落传递到地球上,声音流畅自然、自带摄像机图像清晰流畅。从2014年开始,国防科大新型天线技术团队承担了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遥测通信天线和图像传输天线研制任务。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大国工程的人才摇篮,也源源不断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978年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学习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专业,2006年起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和飞行试验技术工作,主持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空间实验室)和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全面技术工作,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多个团队参与到神舟十二号科研攻关中。
航天员在整个任务期间的健康和安全是载人航天探索任务的核心问题, 航天员在空间中会受到空间辐射粒子的损伤,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丰俊东副教授领衔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课题组,聚焦在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航天员脑和视觉的影响及在轨诊断、防护技术方面研究。
航天器对接时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质量大,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航天学院魏志勇教授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开展航天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课题组目前主要通过建立中国航天员数字人体模型,结合已有的空间辐射场模型和在轨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空间辐射场在航天员体内的辐射剂量,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航天员的辐射风险,并提出防护措施,对航天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中也少不了南航校友的身影,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系统设计组承担着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是我国飞船研制的中坚力量,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2012级博士李兴乾担任总体室主任。南航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1999级校友仲伟巍担任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电气技术专业1988级校友林涓、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1998级校友周智勇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
西北工业大学
神舟飞船的舱内环境、仪表与照明系统和舱载人机设备的工业设计和工效设计与评价均由西工大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完成。
空间站核心舱的乘员分系统中的多款舱载医学监测设备的工业设计任务均为西工大工业设计团队完成。乘员分系统直接服务于中国航天员,用于航天员的饮食健康保障,包括常规医监功能、饮食保障、身体操作力性能监测等功能。常规医监设备满足航天员的常规医监需求,为其长期飞行中的生理健康状态和功能提供全面有效的医学监督和保障。
工业设计团队参研的舱载设备中,无线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可实现心电、呼吸、体温监测;睡眠监护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睡眠时的多路生理信号,为航天员睡眠质量的定期评价提供数据;12导动态心电监测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常规心电、运动心电、动态心电、抢救心电的12导同步心电信号;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可实现中国航天员一导心电和二导脉搏的无创监测,协助完成航天员的脉搏量、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健康监督。
西安交通大学
空间机械臂是空间站重要设备,而视觉系统则是空间机械臂的“眼睛”。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为空间机械臂装上明亮的“眼睛”,使空间机械臂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成舱段转位、悬停飞行器捕获、辅助对接、货物搬运、辅助航天员出舱等任务。
自2007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郑南宁教授就带领科研团队参与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研制。西安交大王飞教授是项目的承担人,他和团队齐心协力,从事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硬件产品的研制工作。历时十余年的攻坚克难,先后圆满完成了原理、电性与正样产品的研制任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航天这关键一步背后,同样有着西电人的智慧和力量。此次载人空间站建设任务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4届校友。
杨宏是我国载人空间飞行器技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历任载人飞船总体室副主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等职务,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
此外,还有包为民、杨孟飞、张荣桥、王志刚、熊群力、阴和俊、麻永平等一大批西电航天人在这一战线拼搏,他们为中国航天梦蓝图的实现奉献着源源不断的西电力量。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的“地面测试台”和“黑匣子”助力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升天,为航天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在地面测试阶段,有由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发的数据记录器及记录器地面测试台,完成了在飞行试验前期的大型地面试验数据记录及回收工作。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的交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模拟指令变换器测试台、图像综合控制器测试台、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指令变换器测试台、指令盒等地面设备,为箭上单机的考核与研制提高了效率,缩短了飞行试验的研制周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长征2F运载火箭搭载的黑匣子,全部由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主要承担了火箭飞行过程中关键部位力学参数的采集和多路图像数据的存储任务。
青岛理工大学
由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持续在神舟十二号在轨飞行以及返回舱返回任务中发挥作用,为神舟十二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保驾护航。
此前,该团队已经成功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
郑州大学
面窗组件是宇航员在外太空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说是宇航员的“眼睛”,它不仅要给宇航员提供一个清晰、良好的视野,也是航天员生命保障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神舟十二号上有两套面窗产品为郑州大学研制,一套是发射过程中航天员所穿的舱内服面窗,一套是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作业所用的新一代航天面窗。从神舟七号到刚刚发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航天员使用的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都是由郑州大学的团队所研制。
2005年以来,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经过科研攻关,终于突破了航天和军工塑料制品的成型和模具技术,成功研制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战机光电作战头盔护目镜等关键防护装置,为“神舟”系列飞船与“天宫”实验室交会对接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东华大学
为保障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其中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多个种类,这些专用服装不仅要确保实现多项特殊功能,还要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元素,成为航天员亮相世界的“太空华服”。
这也是自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后,时隔五年,东华大学“科技+设计”再次陪伴航天员们踏上太空征程。
湘潭大学
“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以来,“舱外航天服”工业设计引起了广泛关注。空间站舱外服是航天员太空作业的生命保障装备,其工业设计旨在为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提供人机操控功能,并将科技、美学和中国元素融入航天服,体现中国航天员的太空形象。该技术负责人罗建平主持完成了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时任湘潭大学讲师,后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并组建航天产品科研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
此外,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还承担了空间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工业设计项目和空间站任务航天医学实验领域机柜及单机产品工业设计项目。
浙江大学
在太空长期驻留,确保航天员的健康是载人航天的重要任务。在天和号核心舱内部,搭载着一套由浙江大学自主设计的专业生理参数检测仪器,为航天员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叶树明介绍,这套系统包含了心电四合一监测、睡眠监护、无创心功能监测等三种仪器以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算法,是整个航天医监子系统中研发难度较高的一块内容。
清华大学
据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此次共有7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校友承担了主要发射任务和空间站航天员在轨工作任务。
聂海胜,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郑钢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指令长。
刘伯明,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庄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航天员。
王翔,199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1996年本科毕业,2001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姚振汉教授,现任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站总指挥。
容易,2001年工程力学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王希麟教授,现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2-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谷振丰,2002年工程力学系本科,清华力学2006年本科毕业,2013年博士毕业,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号指挥员,负责发射现场指挥。
高旭,200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5年本科毕业,2010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方岱宁教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薛辉,1999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3年本科毕业,2009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李志信教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工程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与“神舟”结缘已久。上海交通大学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多次成功保障了神舟的返回舱搜救指挥任务,护航“神舟”回家。其完整成熟的通信架构、稳定可靠的通信机制、灵活多样化的业务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基于机载的空空、空地宽带机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并将进一步实现向海洋通信、对地勘测、航空探查、空中安保、森林消防等立体通信应用领域的纵深拓展,为我国的特种通信事业作出贡献。
此次载人飞行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第三次出征太空。今年春天,聂海胜刚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他身着航天员制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在毕业典礼上。聂海胜在4分多钟的发言里提到:“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接受祖国的挑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空军航空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校本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教文化区的中心。
空军航空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学校创造出中国空军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才”等20多个空军之最。共培养各类人才14万余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
西安理工大学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峰,是西安理工大学92级自控专业(现自动化专业)校友。据刘峰介绍,这次发射根据任务特点,火箭采用的是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方式,发射完遥十二火箭,遥十三火箭就在发射场,处于应急值班的状态。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董颖怀和王岩带领的精密与特种加工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空间机械臂维修专用工具”等配套产品,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做出了贡献。
机械学院教师董颖怀、王岩,带领团队成员刘佳军、朱贵升、孟令坤、殷杰、王安康、石健等研究生,克服了研发周期短、技术难度大等难题,进行了装备设计、理论研究及仿真计算等工作,为我国首个长期在轨运行的机械臂舱体表面巡检、航天员出舱等任务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还有更多高校团队的贡献,其中更有不少“隐姓埋名”的师生,一个个技术难点的突破,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诞生,写就“空天报国”的高校担当!篇幅有限,本文为不完全统计,欢迎大家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