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鱼雷自毁装置未动作故障原因分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 言
某型鱼雷在某次训练使用时,因自毁装置在达到预定条件后未启爆鱼雷,导致艇上声纳和训靶均未检测到鱼雷爆炸。本文针对该起自毁装置未动作事件进行了故障排查与原因定位,提出了改进措施。
1 自毁装置简介
为提高战雷实射训练的安全性,该型鱼雷在战雷实射训练时加装了自毁装置。当反潜进入某设定导引工况或反舰进入尾流后,由自毁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延时时间延时起爆战斗部装药[1]。
2 故障原因排查
该型鱼雷战斗部各组件采用串联系统,若某一组件发生故障或某一处电缆连接不可靠均无法启爆战雷。由于原故障雷已沉没,因而故障原因的排查主要以同批次的自毁装置及相关组件为样本。
2.1 同批次自毁装置质量复查
首先对同批次自毁装置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质量复查。排查结果表明,该批次自毁装置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规定程序进行,装备满足相关技术文件要求,生产过程质量受控。
2.2 战斗部系统动作功能匹配性试验
对战斗部系统动作功能进行匹配性试验,采用爆发器检查台、状态变换器检查台、引信接收机检查台模拟雷上电源和攻击指令等信号。试验结果表明,战斗部系统可按照预定流程可靠解除爆发器各级保险,输出点火信号,起爆传爆序列。
2.3 全雷状态下攻击指令匹配性试验
对全雷状态下攻击指令与自毁装置的匹配性进行试验, 同时兼试战斗部系统供电可靠性、安全距离到达指令等的正确性。试验中,将爆发器放在操雷段壳体外部,通过爆发器检查台将氮气接入爆发器,解除爆发器水压保险;通过全雷检查台发出攻击指令;将自毁装置延时时间设定为 28 s。
在全雷状态下共进行 5 次试验,内测记录的自毁延时时间为 27.92 ~28.04 s(攻击指令到达时间与发火电容放电时间的时间差),满足(280.9)s 的要求。试验证明,自毁装置延时准确,传爆序列电点火管动作正常。
2.4 振动状态下自毁装置动作一致性试验
按照鱼雷环境试验方法,模拟鱼雷的工作振动状态,验证不同批次自毁装置的质量一致性和工作可靠性[2]。选取两套不同批次的自毁装置,分别按其在鱼雷上的装配方向固定在振动台上,自毁延时时间设定为 200 s。两套自毁装置在振动台上同时进行三个循环的振动试验,每个循环 30 min。当振动台进入鱼雷模拟工作振动状态时,模拟发出攻击指令,同时为自毁装置供电,使自毁装置在振动状态下实现延时 200 s 输出点火信号[3]。试验表明,两套自毁装置均能工作正常,未发现差异,自毁装置动作一致性较高。
2.5 战斗部其他相关组件质量复查
对战雷未爆涉及的爆发器、传爆序列、状态变换器、安全距离保险器等相关组件进行返厂质量复查,重点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状态控制、大修、返厂检修记录等。结果证明,战斗部其他相关组件的生产过程均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技术文件进行,生产过程受控,质量稳定可靠。
2.6 战雷技术准备操作检查表复核
通过复核原故障雷技术准备操作检查表,发现在对该雷爆发器孔座检查时,操作检查表记录为 √ ,与操作检查表要求的 记录实测值 不符。爆发器孔座检查的目的在于检测自毁装置点火信号通路的连通性,回看故障雷技术准备过程录像,发现该项检查结果异常,表明自毁装置点火信号通路出现异常。
自毁装置点火信号通路由A 电缆及B 电缆构成。通过查看战雷技术准备过程录像中的爆发器孔座检查过程,证明了 A 电缆的两路 110 V 充电电路测试结果正常,故障原因定位为 由于 B 电缆与自毁装置接插不可用造成自毁装置点火信号通 路连通性出现异常 [4]。采用同批次装备模拟自毁装置点火信号 通路,在 B 电缆断开的状态下进行故障复现试验,结果表明, 在此种情况下自毁装置无法正常动作,成功实现了故障复现。
3 故障改进措施
在该型鱼雷技术准备操作检查表中,补充了加装自毁装 置后点火信号通路的检查方法、测量值范围及对测量结果记 录方式的要求。同时,对该型鱼雷自毁装置也进行了提高自毁 概率及动作可靠性的改进设计。采用冗余设计增加了一路独立 的自毁动作通道,能够有效避免自毁装置点火信号通路异常 的状况出现 [5,6]。
4 结 语
本文针对某型鱼雷自毁装置未动作故障,通过同批次自 毁装置的质量复查、战斗部系统动作功能匹配性试验、全雷 状态下攻击指令匹配性试验、振动状态下工作一致性试验、 战斗部其他相关组件质量复查、战雷技术准备操作检查表复 核等方式进行了原因排查,得出了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