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的机会更多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0年疫情爆发,给了很多疫情相关的供应商很大的机会,业绩在去年出现了十倍以上的成长。包括额温枪、非接触测温、人脸识别、无线门禁、疫苗、核酸检测、防护服、医用口罩和手套等物资,在过去一年中相关企业的营收都大幅增长。而以GPS(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为首的全球主流医疗设备企业,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供不应求,国产医疗设备如迈瑞、东软、鱼跃、新华医疗、威高、联影医疗等国内医疗电子厂商,也出货高涨,在去年年初即出现扩张增长,全年赶货满足医疗需求。一些以往冷门的医疗电子产品如额温枪,耳温枪更是成为上半年元器件行业需求爆涨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全行业待续缺货,延续至今不得解。
根据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为方便群众享受各项医疗保障服务、让群众切实得到“互联网+医保”的便利、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国家医疗保障局将面向全国逐渐开放电子医保凭证试点工作,国家医保局正式签署了医保电子凭证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全国范围激活和移动支付应用,让群众切实得到“互联网+医保”的便利。
提到医疗电子产品,大多数人都可以说上来几种,最常见的像家里用的电子体温计、血压计,医院用的CT、B超,我们很容易把这些设备和其他的消费类电子设产品区分开来,因为用途很清晰,区分点很明显,不过接下来我要说的一些电子产品似乎就不太好界定到底该如何分类。
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智慧医疗”项目产品,利用互联网思维与金融的有效融合,通过移动医疗业务打造“智慧医院”,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诊疗效率,同时为如今医疗资源紧缺、看病就医难等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力争为我国医疗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做出贡献。
从事医疗行业的人都知道,在医疗设备企业全球范围内,主要就是“GPS”三家。由于医疗设备需要长期的认证,现在国内的主要医疗电子企业均是从ODM走上OEM(自主品牌)之路。帮人设计、代人生产,贴牌赚取利润是早期医疗企业的必经之路。从学习中成长,有了产品之后,再去申请产品的认证,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是走出来的都活得不错。尤其是2020年疫情年,医疗电子行业着实火了一把。下面是电子发烧友整理的一些企业的营收数据。
一方面是医疗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非常难。电子部件的研发技术难度高,品类多技术复杂,应用场景多,元器件产品供应链管理在疫情之后出货量猛涨,上游备货节奏突变,为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漫长的认证之路,让很多进军这个领域的终端品牌企业,止步于长征半途。
体育用品这个行业涉及到的领域很广,从服装、鞋帽到赛车、装备,可以说五花八门,我也算是体育用品的爱好者之一,尽管我不太买很多昂贵的装备。在这个领域里我见过和参与设计过的有测量跑步冲击的智能鞋垫、智能篮球、定位系统、心率带子、呼吸带子等等,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提取了一些生理指标作为后台计算和指导运动的依据,这些依据似乎都应该被划入医疗范畴。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往往都有一个云平台来对接一些数据,这些数据的去向是否存在风险,这些数据的结果是否需要保密,我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我发现数据一般都存放在云平台上,并且后来人员可以很轻易的拿到这些数据,甚至拷贝出来,这个我想还是要注意隐私泄露的问题,这个也需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
医疗电子之前需求稳定,产业格局变动不大。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的机会更多了,但每一步要走出来都不容易。要做更多的产品,就需要更多的踏实的研发工程师,但目前国内对于电子相关的工程师的需求大增,薪水也在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