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STM32在智能应用的突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半导体技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创造出来,经过数代工程师、全球产业链数十年的努力,搭建起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各国、各技术联盟、各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各细分领域协力合作,构筑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生态,美国作为该生态的主要参与角色,从设备、材料、分工等各方面,形成了极大的技术性管控,这也是美国出口管制的底气。
基于ARM Cortex 内核的 32位微控制器/微处理器——STM32,为MCU用户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自由开发空间,并提供了各种易于上手的软硬件辅助工具。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全称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MCU,主要是指8位单片机。它既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也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其应用领域非常之广,譬如将单片机用于笔记本电脑或者学习机上,可以减小二者的重量和大小,让用户携带起来更为方便。
实际开发产品的时候,不同的产品选择的单片机都不一样,不可能你51单片机能实现的你去选择STM32。
为了适应客户开发新产品的需要,MCU 厂商也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或者进行产线调整。从产品线来看,意法半导体的主流产品线是 32 位 STM32 和 8 位 STM8。 谈俊介绍,“2019 年我们几个重要产品线包括:无线 MCU 产品 STM32WB,支持 GUI 的低功耗高性能 STM32L4+,最佳性价比的主流型 STM32G0,超高性能的 STM32H7/F7, 以及未来带有安全功能的 STM32 新系列。”
STM32 全球出货量高达10亿颗,相当于每一秒钟就要卖出32颗。其中亚太区市场ST通用微控制器的收入份额占比超过一半。特别是中国,ST在2017年中国排名第二的标准微控制器厂商,市场占比达到16%。并且拥有市场上最广的Cortex-M微控制器产品线。自2007年至今,ST MCU在中国实现了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ST官方还预计,到2020年公司在中国MCU的市场份额将超过20%。
如此巨大的市场,也让很多国产芯片厂家有所动心,毕竟这么大的蛋糕,哪怕国产芯片厂商能从ST手里分到1个百分点的量也足以撑起一个小厂了 。于是乎,国产厂商也纷纷加入了ST MCU的研制工作,几年内也涌现出不少比较优秀的MCU厂家,并且部分厂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就是小编对部分厂家进行了一些了解整理,排名不分先后。不管怎样,都希望国产MCU厂家能越做越好,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最常用的STM32F103系列芯片,开始出现波动跳动。进入8月后,在经过几次小波动后,陡然大幅度涨价。涨幅之大、涨幅之快一改以往半导体行业其他器件的10-20%涨幅的常态,而是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到了九月底,另一则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F103、F030都是ST的老工艺,台积电现在不接ST的订单了,4Q一定缺,明年1Q也很大机会缺。
STM32是功能更为强大的32位的单片机,它和8位单片机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可以使用寄存器进行编程,还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库文件进行编程,这样不仅编程方便,而且更容易进行数据转移。
STM32H7 MCU具备Arm Cortex-M7核心,主频550MHz,这些单核心单片机配备高达1MB的闪存,为注重成本的应用产品带来更高的性能和经济性。另外,该MCU可以执行存放在外部内存内的程序代码,同时性能和安全保护功能不受任何影响;而在可变内存控制器(Flexible Memory Controller,FMC)和八线SPI内存接口等功能的辅助下,无论是执行芯片上内存或是外部内存的程序代码,基本性能测试均取得2778CoreMark和1177 DMIPS的成绩,让设计人员能够解决应用所需之更大存储容量的挑战。
利用STM32Cube生态系统统和STM32Cube.AI(X-CUBE-AI,可以将神经网络导入单片机,利用并行镜头接口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AI技术赋能的先进功能;通过将STM32H7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连接,可以为STM32的产品带来诸如状态监测和其他机器学习技术等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