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38个图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针灸基础理论】
针灸疗法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针刺或艾灸等手段作用于体表腧(shù)穴,协调气血运行,提高脏腑机能,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具有适应症广、见效快、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
独特的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它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疗效迅速。几千年来,针灸疗法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很早就流传到国外,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信赖。针灸疗法包括针刺与灸灼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两种方法本来并不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一致的地方,即都是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选取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而且,二者在使用过程中又逐渐相互配合,正如《灵枢 · 官能》所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于是,针与灸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并驾齐驱。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而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针灸治疗是通过激发经络的功能,调整气血的平衡而起作用的。近几十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针灸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良性、双向的调整作用(即根据针灸时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向着有利于恢复生理平衡的方向调整),并能激发人体内在抗病能力。具体来说,针灸治疗主要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三个方面的功能。因此,应用时先明确诊断、选择好适应证、熟练地进行操作,是针灸取得成效的三大关键。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针灸医疗技术也日益丰富,有电针、火针、药物穴位注射等。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相医学领域的渗透,针灸的涵义也相应拓展,如磁疗、微波照射、激光照射等,也成为作用于经络腧穴的手段,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针灸操作的医疗方法,即腧穴特种疗法。本章主要介绍针灸的基本知识,传统针灸方法和临床常用腧穴等知识。
【一、腧(shù)穴基本知识】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历代针灸文献上所说的“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穴道”等,都是腧穴的别称。
“腧”“输”“俞”三字通用。在针灸学中三者又各有所指。腧穴是所有穴位的统称;输穴指井、荥(yíng)、输、经、合“五输”及五输穴中的“腧穴”;俞穴指背部的背俞穴。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人体上有不少反映疼痛和治疗病痛的特殊部位,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认识,形成了“腧穴”概念。腧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无定位、定名阶段 这是腧穴发展的最初阶段。古人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逐渐总结出“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这一阶段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无所谓穴名。
2、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明确了哪些病症可在哪些穴位针灸,从而又认识到,某些穴位有明确的位置和主治病症,进而发展到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3、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穴位的认识更加深入,不再把腧穴看成是体表孤立的点,并与经络脏腑相联系,因此,腧穴有定位、定名并分别归属各经,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清代名医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十四经穴数目定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十二经脉左右各一条,故十二经脉上的腧穴都是左右对称的,一个穴名有两个穴位;仁、督二脉为单行线,故仁、督脉上的腧穴是单穴,一个穴名有一个穴位。
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故又称“经外奇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咳嗽、喘息等。经外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些不在经脉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联系。有些奇穴并不指某一部位,而由多穴位组成,如十宣、华佗夹脊等。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所以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家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意,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zī)将腧穴命名择要分类说明乳香:
比拟法。是用某些相类似的事物来比拟所要命名的腧穴,如有的腧穴分布在肢体的突出部位附近,比拟为山、陵、丘、墟;有的腧穴分布在肢体的凹陷部位,或说明腧穴的气血流注状态,比拟为谷、溪、沟、渎、渊、渠、盆、井、泉、池、泽、海等;有的以府、库、仓、舍,宫、庭、台、堂,阙、关、都、廊,处、间、屋、室,户、枢、门、窗,街、道、冲、市等,比拟腧穴的处所或通路。
象形法。是以物像比喻腧穴所在部位的(骨骼、肌肉及皮肤皱纹等)形象特点。如动物象形的鱼际、鸠(jiū)尾、犊鼻、伏兔、鹤顶等,植物象形的攒竹、禾髎(liáo)、丝竹空等,杂物象形的天鼎、颊车、屋翳、玉枕、天柱、大杼(zhù)、悬钟、华盖等。
会意法。是根据经络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治疗作用以及解剖(pōu)部位等特点,通过会意的方法,使腧穴的特点从名称上反映出来,以利记忆。如口唇下的承浆,目下的承泣,鼻旁的迎香,口旁的地仓,脐(qí)下的关元、归来等。
上述命名方法,既可单独应用,又可合并应用。所以研究腧穴的命名,要根据腧穴的特点。选择上述方法来单独或综合分析,就会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
腧穴命名主要以腧穴位置、腧穴性能、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依据。部分腧穴是根据腧穴所在的部位解剖名称或相关部位的特点而命名的,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脊间的脊中等。部分腧穴是根据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作用而命名的,如听宫、听会、关元、期门、风门、承满、腹结、腹哀;睛明、光明、筋缩、水分、哑门等。部分腧穴是根据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基础理论来命名的,如阳陵泉、阴陵泉、侠白、少商、肺俞、魄门、肾俞、志室、三阴交、百会、气海、血海等。此外,腧穴的命名,还根据腧穴的位置,以及彼邻之间的关系用前后,上中下,内外等方位术语来命名,如前顶、后顶,上巨虚、下巨虚,内关、外关等。
总之,学习腧穴命名的含义,既可掌握腧穴的分布概况,又可了解各腧穴的特点,对于学习记忆腧穴都有裨(bì)益。
【(四)腧穴的治疗作用】
腧穴因其所处的部位、归属的经脉和特定穴类别的不同,其主治病证也不尽相同。但腧穴的主治作用有其一定的规律,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它们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及其周围的睛明、承泣、瞳子髎等穴位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及其周围的中脘、胃俞等穴位均能治疗胃病等。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
由于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及其分布特点,腧穴在远治作用中除能治本经病变以外,还能治相表里经脉的疾患。如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不仅治本经的咳嗽、胸闷,还能治疗与其相表里的手阳明他场景的头痛、项强。
3、特殊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腧穴的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是指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体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腧穴的这一特性,使针灸治病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和一定的安全性。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可以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四缝穴消积、至阴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等。
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是: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病,表里经穴能治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病,经穴还能治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如手三阴经穴各有其特殊作用,即手太阴肺经穴治肺、喉病及上肢内侧前缘痹痛;手厥阴心包经穴治心、胃病及上肢内侧中间痹痛;手少阴心经穴治心痛及上肢内侧后院痹痛。但它们又有共同主治特点,即均能治胸部病。
【二、腧穴的体表定位】
经穴与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腧穴定位方法十分重要。常用的腧穴定穴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是指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也叫“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 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qí)窝等。根据固定标志定位,如脐中旁开 2 寸定天枢、两眉之间定印堂等。
2、活动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横纹即是关节活动时出现的皮肤皱折。根据活动标志定位,如张口在耳屏前凹陷处取听宫;屈肘 90 °C 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曲池等。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古称“骨度法”“等分法”。即将设定的两骨节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 1 寸。不论高矮、胖瘦、男女、老少,一概以此作为定穴的依据。全身主要的“骨度”折量寸见下表和图(表 10 -1 和图 10 - 1)。
表10 - 1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说明
头面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眉心——前发际正中
第七颈椎棘(jí)突下——后发际正中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12
3
3
9
9直寸
直寸
直寸
横寸
横寸用于确认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认前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认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腹部胸剑联合中点——脐中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两乳头之间8
5
8直寸
直寸
横寸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腰背部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3横寸用于确定背腰经穴的横向距离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肘横纹
肘横纹——腕掌(背)侧横纹9
12直寸
直寸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前臂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kē)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方——内髁尖
臀横纹——腘(guó)横纹
腘横纹——外踝(huái)尖18
13
14
16直寸
直寸
直寸
直寸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三)指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也称“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比量法”(图10 - 2)。
常用的指寸定位法有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 将患者的中指屈曲成环形,以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 1 寸,此称中指同身寸。
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 1 寸,此称拇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嘱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 3 寸,此称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
【(四)简便取穴法】
是长期实践摸索,得出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立正姿势,垂手,中指指端所对之处即为风市;两虎口交叉,食指尖下取列缺等。
临床应用时,各种取穴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并结合不同个体,不同体位、姿势和不同穴位的局部感应来定穴。
【2-刺灸的基本方法】
刺灸法主要包括刺法和灸法。刺法又称“针法”,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经气,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又称“艾灸”,是采用艾绒等各种施灸材料以烧灼、熏熨(yùn)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起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刺法与灸法均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刺法多以机械性刺激为主,而灸法多以温热性刺激为主。两者虽各有特点,但都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施术,给予机体相应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且长配合使用,相互补充。正如《灵枢 · 官能》所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此外,针法与灸法一样,由于施术的针具与材料不同,因而操作的方法也各异。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病情灵活运用。
【一、刺灸操作的指导原则】
【(一)重视治神】
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奇穴、津液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灵枢 · 本神》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明确指出针刺必须以神为根本,强调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古人将这一要求具体到一个“神”字,经过历代医家的体察、发挥,将“神”总结为“治神”与“守神”。
1、治神
是指要求医者调理自己的精神意念活动,在针刺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可分心,不为外界所扰。《素问 · 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又说“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否则将可能出现《素问 · 征四失论》所告诫的“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的不良后果。
2、守神
在治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要守神。守神,是指要求医者在进针后所持的专心态度。一是要细心体察针下的感觉,了解得起与否及强弱快慢的情况,注意患者神的变化和反应,并及时施以补泻手法;二是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促使气至。
治神是守神的前提条件,守神是治神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神与守神密切相关,贯穿于针灸治疗的全过程,是针灸治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整体调整方法,也是施行针刺手法和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恰如《标幽赋》所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二)强调调气】
《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气,即调节气血运行,调节经络脏腑之气的盛衰偏颇,使其从“有余”“不足”等不协调状况恢复至平衡状态。刺灸的过程就是调气的过程。调气是建立在治神基础上的进一步措施。
对于针灸治疗来说,治神是调气的前提条件,通过“治神”来辨别气血往来、正邪盛衰的细微变化,体察并寻找施行各种刺灸方法的时机,才能保证调气的正确实施。而诸多的补泻手法则可以说是调气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调整阴阳】
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也是八纲中的总纲。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失调所致。《灵枢 · 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历代医家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均十分重视针灸调整阴阳的作用,其选穴组方、针刺补泻无不体现出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目的。至今,调整阴阳仍作为指导刺灸操作的指导原则,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有:
1、迎随和气,以通阴阳 针灸调气必须以阴阳为基础,以经络在人体内外表里的关系为依据,对经脉气血的逆顺盛衰进行调治,如《灵枢 · 终始》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2、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善用针者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难经 · 六十七难》更进一步指出:“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在临床上凡五脏疾病取背部的俞穴以调整经气而阴邪外出,即是其具体的临床应用。
3、上病下取,下病取上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十二经脉上下相通,循行有序,由于气血升降失度出现上实下虚、阴盛阳虚等变化。故凡身体上部邪气有余的,可取下部的腧穴以引其下行;凡阳气上逆的也可取下部的腧穴以引导在上的阳气下行。总之,都是旨在调节气机升降。
4、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在《内经》中记载的巨刺、缪(miù)刺法,也体现出了调整阴阳的思想。
综上所述,刺灸法的作用均与治神、调气密不可分,其目的在于调整机体各部阴阳,使不协调的病理状态恢复正常。而治神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调气,通过调气而协调机体各部技能,阴液生化、阳气温煦趋向正常,则阴阳平衡,五脏安和。所以,《灵枢 · 根结》说:“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总之,在刺灸过程中,只有始终贯彻治神、调气与调整阴阳的指导思想,才能充分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和脏腑组织的精、气、神活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针具和针刺练习】
【(一)针具】
毫针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临床应用的毫针都采用不锈钢制成,其针体硬度强,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锈蚀折针,操作方便,适于各种手法操作。为了方便毫针的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许多国家采用一次性毫针。
1、毫针的结构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 5 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柄、针尾。
2、毫针的规格 毫针主要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有不同的规格,临床一般以 1 ~ 3 寸(25 ~ 75 mm)长和 28 ~ 34 号(0.23 ~ 0.38 mm)粗细者为最常用。各种规格的毫针临床上均应具备,应用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规格的毫针(表 10-2-1,表 10-2-2)。
表 10-2-1 毫针的长短规格
寸0.511.522.533.544.55
毫米15254050657590100115125
表 10-2-2 毫针的粗细规格
号数26272829303132333435
直径(毫米)0.450.420.380.340.320.300.280.260.230.22
3、毫针的保存 针具如需再次使用,应很好地爱护保管,如果保存不善,不仅容易导致损坏,而且使用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发生事故。针具保藏主要是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染等。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藏针夹等。可以放在两头塞有干棉球的长约 10 ~ 15 cm的针管内,针尾先入,针尖向上,取用时也应缓慢倒出,以防针尖受损。医院门诊或病房数量多者,可放在垫有几层消毒纱布的小盒子或有盖方盘内,将针分类放置其上,针尾抵靠住盒壁,针尖置于盒或盘中央,以免丢失或损坏,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针刺联系】
毫针针体细软,若无一定的指力或熟练的手法,就很难随意进针,也不可能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是初学针灸者的基础,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
1、指力练习 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的力度和使力达针尖的技巧。凡欲针刺,其手指应有一定的力度,方能将针刺入机体。指力的练习,可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图 10-3-1、图 10-2-3)。
(1)纸垫练针法 开始连针时,可用质地疏松的软纸,折叠成长 8 ~ 10 cm、宽 6 ~ 8 cm、厚 4 ~ 8 cm左右的纸垫,用线扎紧后持毫针在纸垫上练习,以增加指力。练针时,左手拿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以捻转手法着力向下垂直刺入纸垫中,然后行捻转手法。
(2)棉团练针法 进一步可在用纱布包裹棉花扎紧成的小球上熟练指法,将棉花用纱布裹成 8 ~ 10 cm直径大小的棉团,用细线缝合封口,左手拿棉团,右手持针着力向下垂直刺入,然后行提插或捻转手法。
以练习至针能灵活迅速刺入为度。
2、手法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刺练习 以左手拇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入 2 ~ 3 mm,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2)捻转练习 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指与食、中指向前、向后在原处不断地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3)提插练习 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3、自身试针 通过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针刺手法,便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一些穴位进行试针,也可以同学之间彼此相互试针,以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和进针需要用力的大小,以及针刺后的各种感觉。
【三、毫针刺法】
【(一)针刺前的准备】
1、针具的选择 现临床多用不锈钢制成的针具,应按有关要求仔细检查针具的质量。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胖瘦、针刺的部位和不同疾病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针具、一般而言,男性、体壮、形胖,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较长的毫针;女性、体弱、形瘦,且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较短、较细的毫针。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丰之处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故选针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的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少许为宜。
2、体位的选择 针刺时体位的选择,应以便于医者能正确取穴,针刺施术,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为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一种体位,使所选取的穴位都能操作治疗。凡体质虚弱、年老、精神过度紧张和初诊患者,应首先考虑卧位。在针刺和留针过程中应嘱患者切不可移动体位。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颈、胸、腹部和部分四肢的腧穴,如百会、膻(dàn)中、中脘、足三里等穴。
侧卧位:适用于取侧头、侧胸、侧腹、臂和下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头维、太阳、下关、肩髃(yú)、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
俯卧位:适用于取头、项、肩、背、腰、骶(dǐ)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悬钟等穴。
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前头、面、颈、胸上部和上肢的部分腧穴,如印堂、上星、人中、承浆、膻中等穴。
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后头、项、背部腧穴,如风府、大椎、背俞穴等。
侧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耳前后部位的穴位,如下关、耳门。
3、消毒 针刺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消毒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和施术部位的消毒。
针具器械的消毒 如使用非一次性针具,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消毒,其中以高压蒸汽灭菌法为佳,已被广泛采用。
医者手指消毒 医者的手在针刺前,须先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 75% 乙醇棉球,或 0.5% 的碘伏(碘一聚醇醚溶液)棉球涂擦,然后方可持针施术。
施术部位消毒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部位,用 75% 的乙醇棉球,或 0.5% 的碘伏棉球拭擦即可,擦时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拭擦。采用三棱针放血时,最好先用 2% 碘酒涂擦局部皮肤,稍干后再用 75% 乙醇棉球脱碘。消毒之处须避免接触污物,以防再次污染。
【(二)毫针刺法】
1、进针法 进针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的操作方法。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之间相对,其状如持毛笔。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押手”。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手进针法:即只用单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以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 ,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透皮肤(图 10-4)。
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常用的方法有 4 种。
(1)指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图 10-5)。
(2)夹持进针法 以左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 10-6)。
(3)提捏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法(如上图 10-6)。
(4)舒张进针法 以以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之间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图 10-7)。
2、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的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一般依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1)依循行定方向 即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为达到“迎随补泻”的目的,在针刺时结合经脉循行的方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一般地说当补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而当泻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
(2)依腧穴定方向 即根据针刺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某些穴位必须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下颌(hé)方向缓慢刺入;针刺廉泉穴时,针尖应朝向舌根方向缓慢刺入;针刺背部某些腧穴,针尖要朝向脊柱等。
(3)依病情定方向 即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为使针刺的感应达到病变所在的部位,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所,也就是说要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采用行气手法时须依病情决定针刺的方向。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主要依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 3 种(图 10-8)。
(1)直刺 针身与皮肤呈 90°C 角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如四肢、腹部、腰部的穴位。
(2)斜刺 针身与皮肤呈 45°C 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的部位,或为避开血管即瘢(bān)痕部位而采用此法,如胸、背部的穴位。
(3)横刺 又称平刺或称沿皮刺,针身与皮肤呈 15°C 角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处的腧穴,如头部的穴位。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而言。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一般与病人年龄、体质、病情、病位及腧穴所在部位有关。
【(三)行针与得气】
1、行针 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提插法 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将针刺入腧穴后,在一定深度内将针施行反复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则小。如果停止提插,针感往往会减弱,可以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连续或间歇操作。注意提插幅度和频率不宜过大、过快,以防晕针,损伤血管和重要脏器(图 10-9)。
捻转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捻转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捻转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注意不要单一方向转动,以防止肌纤维缠绕针身(图 10-10)。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辅助手法
循法 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此法可宣通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感传导或缓解滞针。
刮柄法 是指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以拇指抵住针尾,用食指指甲从下向上反复刮动针柄,或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地刮动针柄。此法可激发经气,是一种催气、行气之法。
弹柄法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颤动的方法。操作时应注意用力不可过猛,弹的频率也不可过快,避免引起弯针。此法亦用激发经气,催气速行的作用。
震颤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
2、得气 “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对得气与否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临床上常见针感有以下几种:
酸 酸感性质类似剧烈运动后,身体疲劳所出现的肌肉酸楚的感觉,多发生于腧穴局部深层的筋膜及骨膜的局部,有时向四周扩散,以四肢肌肉丰厚的穴位较多见,腰部次之,颈、背、面部更次之。
麻 麻感如久坐后腿脚发麻的感觉,多出现在四肢、下腹及腰部腧穴,在针刺肌肉或肌腱韧带时产生。
胀 胀感如同物体在肌肉内膨胀的感觉,多产生于肌肉层,可出现在胸腹、腰部及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胀感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针感,多不向远端扩散,仅限于局部。
重 即重压感,指人针刺得气后,感觉局部似有重物压迫的感觉,是一种局部性针感,常见于百会、大椎、膻中、中脘等穴。
痛 痛感是在针刺中最常出现的一种感觉,可有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刺痛等。多数发生于穴位局部,有时可向远端扩散,即使在某些穴位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中需要这种痛感(如用人中、十宣治疗休克、昏迷等病证时),但大多数病人都较难以忍受,因此在针刺治疗时应尽量避免痛感出现。
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正如《灵枢 · 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说:“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都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也应该注意,得气的强弱,也须因人、因病而异。一般来说,痿证、痹证、偏瘫和急性疼痛等病得气强则效果好;失眠、面肌痉挛等病得气弱却效果显著。气血虚弱、久病年迈之人,得气宜弱;气血旺盛、体壮年轻之人,得气宜强。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著为目标。
【(四)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 ·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而确立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1、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拇食指捻转时,补法须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泻法须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2、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3、其他补泻手法
(1)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进针时疾速刺入,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2)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逆经刺入为泻法。
(3)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反之,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4)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4、平补平泻 “平”即“均”的意思,也就是说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得气后可施用均匀地提插捻转手法即为平补平泻。
【(五)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将针留滞于穴内,谓之留针。在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 10 ~ 30 分钟,而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三叉神经痛、痛经等,留针时间可达数小时。有些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如感冒、发热等。小儿一般不便留针,点刺放血亦无需留针。还有一些腧穴常用快速针刺法,亦不必留针。
2、出针 出针是指行针完毕后,将针拔出。《针灸大成》指出当穴下轻松,没有沉紧感觉的时候,才能拔针。其动作当仔细,随势提出,不能妄用强力,粗心大意。拔针时应先以左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固定被刺腧穴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或将针轻捷地向外拔出。出针的快慢,必须结合病情和各种补泻手法的需要而定。若拔针后,针孔偶有出血,是由于刺破血管所致,可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轻按压片刻即可。出针之后,应核对针数,防止遗漏。同时嘱病人应注意保持针孔清洁,以防感染。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针刺治病,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适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等,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应妥善处理,否则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应随时注意加以预防。现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分述如下:
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的现象。
【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
【现象】 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痿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热茶或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可渐渐恢复。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基础上,可选取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疑虑。注意患者的体质,尽量采用卧位,并正确选择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取穴宜适当,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于饥饿、过度疲劳者,应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进行针刺。医者在治疗施术过程中,应思想集中,谨慎细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只要做好预防,晕针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2、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疼痛或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体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处理】 若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嘱其不要紧张,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作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 1 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预防】 对于初诊患者或精神紧张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
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而造成弯针。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伴有提插、捻转和出针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 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地推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预防】 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
4、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内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次日再做热敷,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并嘱患者不可随便移动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
【(七)针刺注意事项】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各有不同,故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 3 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 3 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孕期禁刺。如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心脏扩大、肺气肿等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导致创伤性气胸的可能。X 线胸透检查可帮助确诊,并可发现漏气多少和肺组织受压的情况。有的病例,针刺当时并无明显异常现象,隔几个小时后,才逐渐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此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医生 在进行针刺的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地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于尿潴留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发生误伤膀胱等器官的意外事故。
【3-三棱针法、皮肤针法】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表明三棱针刺络放血时一种十分重要而且常用的针刺法。
【(一)操作方法】
1、点刺法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而用 2% 碘酒棉球消毒,再用 75% 乙醇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 3 ~ 5 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 3 ~ 5 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
2、散刺法 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 3 ~ 10 针,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的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xuǎn)等。
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 1 ~ 2 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或少量黏液,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应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gān)积、痔疾、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要舒服,谨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 1 次,1 ~ 3 次为 1 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 1 ~ 2 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 3 ~ 5 mL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