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片上SRAM存储概略及生成使用实践 (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同样的芯片,也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区分,譬如:逻辑功能分类(core,peripheral,interface 等等),门级功能分类(寄存器,组合逻辑,存储器,phy等等)。
这里,就一起来从芯片的门级功能展开说起,一起来看看片上存储的细节和生成实践,本系列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这一篇是开篇,一起走就片上存储的世界。
芯片片上存储分类
为了配合芯片的功能和应用,对于数据存储会有非常多的使用场景,通常可以用下列表格进行描述
可以看到,通过上表比较,对于大型的存储需求,以及从简单易用角度而言,SRAM是此类场景的不二之选
SRAM的存储结构
SRAM的核心存储器件,通常被称为bit cell。具体如下图所示
- 先把需要写入的数据加载到BL上,如果是准备写入逻辑‘1’,那么就先在BL上就置成逻辑‘1’,~BL置成逻辑‘0’
-
在WL上置成逻辑‘1’,这样通过选通M5/M6,对应的逻辑写到了Q和~Q上,这样就完成了逻辑‘1’的写入
对于逻辑‘0’的写入方式类似
- 预充电到BL/~BL端到高电平
- 然后把WL置高,从而打开M5/M6,
- 如果Q=“1”,则晶体管M1导通,~BL会被拉低到低电平
-
对于另一侧,因~Q=“0”,晶体管M4和M6导通,通过VDD将BL拉到高电平
这样就完成了将逻辑1读取到了BL上
对于逻辑‘0’的读取方式类似
对于芯片上的SRAM,是由一个个bit cell拼接成一个矩阵,矩阵的横竖分布被BL和WL来控制,这个由bit cell组成的矩阵通常就会被称为memory array通常的SRAM都是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的
SRAM的大致示意图如下
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到控制逻辑的身影,从外部访问方便而言,它们对memory array成包围模式。更为真实的SRAM结构如下图所示,一个SRAM的简单访问步骤如下:
- 首先确定读抑或写操作,对BL进行对应的与操作,详见上述bitcell的读写操作释义
- 配置地址线,选通对应的WL
- 如果是读操作:下方的Data就会出现一整行WL的bitcell的数据;如果是写操作:下方的Data就会写入到选定WL的bitcell中
- 读写操作通常都是对一个WL进行的操作
- 如果,WL的bitcell 位数不变,地址的深度直接决断了SRAM的物理高度。
- SRAM的容量通常由NW*NB来决断
- NW:Number of Word,SRAM深度
- NB:Number of Bit, SRAM宽度
- Bitcell Count:NW * NB SRAM的容量
- 地址译码和数据通路通常由std-cell直接构成,是影响接口时序的一个因素
- 支持bitwise的SRAM,在写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某一个bitcell对应的BL进行管控,从而控制单bit的写操作。
- SRAM过于细长,对布局不友好, PG的接触点也不太均衡
- 由于SRAM的地址和数据出口通常都是居中分布式规划,过高的SRAM,必定会在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引发驱动能力的问题
用户通过使用CM=2,相应的也增加CM decoder部分组合逻辑。一个简单的换算公式如下:
Depth * Width = (Depth/2) * width (Depth/2) * width地址线的部分(高位)会直接参与CM的译码,从而可以2的幂次方的折叠方式有效降低SRAM的高度。同样也会由于bitcell更为聚集,接口时序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对应的面积增长(CM decoder)在大规模SRAM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章词汇
【敲黑板划重点】
从基础理论学习SRAM,了解SRAM的读写原理,给后面的使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