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为了进一步落实各项标准、规范、制度,就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2006年9月,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正式成立,经过几年安全监督工作的摸索和实践,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认可。已逐步消除了过去那种监管不分、不能相互促进提高的弊端,发展前景和形势十分良好。
1安全监督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1.1摸索学习掌握监督技能
初期阶段,是我们了解掌握安全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一些相关的知识,经过实际运作,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监督巡视当中,从而收到一定的效果。
从初期阶段我们现场检查的隐患问题的数据来看,90%以上是物的因素,这说明我们查出的主要是外在的因素,是硬件的问题,而内在的、软件上的因素查出的很少,表明我们在第一阶段只注重了表观现象,这也是这一阶段的特点,也体现了企业在设计、建设中存在和遗留的一些问题。不过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是我们首先要查找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查找的问题,也是整个安全事态发展中比较容易改善和解决的问题。随着检查监督的进行,这方面的问题逐渐在减少,或者是一时整改不了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安全事态的三大要素中,人是其中最主要的要素,也是事故发生与否的主宰。要发挥好安全监督的作用,我们必须要进阶到第二阶段。
1.2监督工作由表及内的转变
要进入这个阶段,各个监督的素质要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法律、法规、标准等的掌握要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不会出现由于对法律、法规、标准掌握的不够而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对隐患问题吃不准,而且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由于人的观念的转变,生产与安全存在对立的一面,这必然导致这个阶段比较漫长,它不光要求每个监督人员素质要高,同时要求被监督单位的领导和员工素质也要提高。在以前的监督工作中,监督工作往往被生产单位放在了对立面,觉得监督是在给他们找麻烦。虽然大家的共同目标是削减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在日常的思想行为中并没有得到等同。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疲于应付整改监督们提出的隐患问题,而不能深入思考抓安全的深层次的问题。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要我安全”的境地。
在安全上实行监管分开的目的是为了让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管理,监督安全制度的落实,操作的规范,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监督不能只是给生产单位提出一些表面上的隐患和问题,而应透过发现的大量隐患问题,分析总结出本质的,管理的内在因素,最终是要生产单位主动采取措施整改存在问题,促进安全生产。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可以发现,人是削减风险,避免事故发生的核心因素。虽然各个单位在生产设备管理方面及各项生产建设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新的隐患问题,只要引起注意,加以防范和采取措施,就可以削减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人的安全意识得不到提高,那么小的问题也许会引发大的事故。
因此,第二阶段应该是抓本质安全,不应只局限在物的不安全因素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安全素质的提高,不只是管理层,更应该是一线进行操作的员工大众。要圆满的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这需要各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各单位一把手的大力推动才行。对于安全监督工作应从以下着手:
督促落实。落实是搞好安全的关键。不论是查出的物的不安全因素,还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是管理上的漏洞,都要监督其整改落实,甚至采取强制措施;
促进管理层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带动基层员工安全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单位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基层员工的安全行为。把查找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作为第二阶段的一个重点工作;
抓好安全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是促进基层员工规范安全行为的强效机制。在员工内心没有把安全作为自身的客观需求之前,利用制度的约束是完全必要的,健全和落实安全制度是管理层搞好管理的有力武器。
1.3完善提高的主观需求阶段
如果说第一阶段人们对安全的态度还处于“要我安全”的状态,那么经过第二阶段的努力,广大领导、员工就会达到“我要安全”的状态,再经过第三阶段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安全形式就会进入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状态。在这三个阶段中,监督工作在第一阶段由不被理解和认可到初步的理解和认可,第二阶段由初步的理解和认可到大力的支持和推动,第三阶段是全面的提高,进入到基层员工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阶段。
在第三阶段,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操作行为已自觉规范,安全已成为每位员工的迫切需求,主动发现隐患问题和削减隐患已是大家的自觉行动,安全监督人员已成为生产单位安全工作的辅助帮手。
2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归结起来,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安全认识不到位
当前普遍存在的是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有的单位甚至有“掏钱买命”的非人道的错误思想,近几年对待安全的态度虽有所改善,但是当本单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时,小事故化了,大事故以各种形式化小,隐瞒不报,上级部门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企业新进员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由于新员工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谈薄而引发的事故不断发生,已经占事故总量的30%以上。
2.2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落后
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是另一个重要问题。生产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不仅不重视制度的建设更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就是制度,企业负责人就是管理”,谈不上管理和责任落实。2.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宏观安全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企业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特别是基层的面向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安全监督机制还没有形成,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安全、系统安全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纸上谈兵和走马观花上。2.4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有明显不足
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能力,确保企业员工生命和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确保社会生活的稳定。
3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无数次的事故教训一再告诉人们,管理的疏漏、人为的失误、设备的缺陷、安全技术的滞后,往往是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而管理的疏漏又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企业管理部门应该负有控制工业事故的责任和能力。事实说明,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不尽如人意,有许多并不是缺少必要的管理技巧和手段,而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动力和监督约束机制。经过多年的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当前的监督工作存在以下的问题:
3.1监督人员与被监督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存在对立
自从安全监督人员从原单位分离出来以后,组成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这种对立的关系便伴随产生。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管理者主要从生产、产量的角度出发,而监督人员主要是从安全环保的角度出发。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本来是统一的,没有生产,安全监督就无从谈起,而安全是为了更好的生产,这种关系已被大家认可。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者过多的考虑了生产,考虑了产量是否能完成,无形中把安全问题放到了第二位,或者降低了对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而监督者主要是依据标准、规范、制度等来检查生产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存在就必须依据职责督促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暂时妨碍生产的运行进度,于是矛盾便会产生。管理者认为监督者是在给自己找麻烦,监督者认为管理者不支持自己的监督工作。对于这种对立问题,需要双方提高彼此的认识和素质来逐步的得到解决。
3.2安全监督工作存在以监代管的问题
从形式上安全管理与监督已经分开,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以监代管的问题。比如,监督人员天天奔波于各个现场,上级部门看下边各监督人员查了多少点,规定在多长时间跑遍那些检查点,查出了多少问题,从数量上看工作业绩。而被监督单位则以整改监督检查出的问题作为他们处理下级管理单位的依据和安全环保工作的重点,而不能很好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这样,监督既没有很好起到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促进作用,而安全生产管理者过多的把安全工作寄托在监督人员的身上,也间接导致监管双方工作情绪的对立。3.3激励机制不到位
监督人员在企业的监督工作实行的是区域监督负责制,对于各个监督来说,在前线是孤军奋战,但是监督人员的发展和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和体现,这样不能很好的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虽然要讲求奉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求得更好的发展前途,得到同样的尊重也是人们最起码的要求。监督人员在基层前线,吃住行均依托被监督单位,往往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同时还可能受到被监督单位的冷落和排挤,尤其在对被监督单位下发停工令、处罚单的情况下,往往得不到理解甚或会受到被监督单位的刁难,为了和谐发展,监督人员难免要消减这种矛盾,改善尴尬的局面,在监督过程中难免降低监督力度,从而出现面情软,该停的没停,该罚的不罚,致使同样的隐患问题在多处出现,多次出现而得不到有效的整改和遏制。长此以往,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也就消磨殆尽。
3.4监督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监督工作的第一阶段,通过大量的现场检查隐患问题来评价监督区域的安全现状,同时让监督人员熟悉本监督区域的设备设施、人员安全素质等情况,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监督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在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后,进入第二阶段,应该由现场物的不安全因数向人的本质安全方面进行转变。应该从现场发现的一些问题来反映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督促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现实是监督人员过多的重视了检查现场的隐患问题,至于整改怎样,以及今后是否出现同样的问题等而疏于监督。通过日常检查出的隐患问题汇总中不难看出,同样的问题,同类型的问题在重复的不断出现。这说明安全监督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或者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说明现有的监督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4提高安全监督工作的建议
安全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效果,搞好安全监督是一项必要的手段。
4.1提高认识,突出安全监督工作的基础地位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生产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企业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制定了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依法、依规监督的根本,为我们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经过多年的监督工作,明显可以感到企业安全业绩和管理水平不断地提升,同时安全监督这一新举措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企业的管理层大部分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监督对促进他们的安全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实践证明,安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创新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4.2强化现场监督检查隐患问题的落实
随着安全监督工作初级阶段的完成,要从注重现场的监督检查逐渐的转移到由现场抽查的问题追溯到管理的缺陷。对查出的严重隐患,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符合追究范围规定的一律严格按文件进行责任追究,各类隐患一经上报,一律不得更改,按文件规定严格落实处罚,该是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绝不姑息迁就。通过责任追究,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
在日常的现场安全监督抽查中,要采取不定时间、不分班次、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检查方式,以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检查问题一律落实到人,落实整改时间,抓苗头、抓典型,对野蛮组织生产、违章作业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存在问题较多、隐患比较严重的单位采取“回头看”的专项监察,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4.3落实监督人员的有效激励,确保积极性和责任感
提搞监督的地位,从根本上提高监督的威望,坚决体现监督人员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的制度,逐渐形成一种监督到现场就如同企业一把手到现场检查工作一样的氛围。从而有效地,也才能有效地推动安全管理工作。
提高监督的待遇,从前途发展上、经济收入上等方面考虑,使监督工作成为人们羡慕和向往的工作,同时建立约束、淘汰机制,使监督人员把监督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确保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结语
只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才能有效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因此,企业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安排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员工从事特种作业,同时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而要做到以上这些,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很难实现的,侥幸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油田企业以产量论“英雄”的时代更是如此。安全监督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监督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20211121_619a0680230e5__安全监督工作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