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技术应用综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车联网技术旨在解决交通问题,首先车联网能有效预防 交通碰撞事故的发生,一些最早研究车联网技术的国家已取 得显著成绩。其次车联网可以使系统运营商和用户对出行方式 做出最佳选择。再次,车联网技术降低了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车联网的基本概 念、发展史、国内外车联网行业步伐及发展情况,并对车联网 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车联网的定义及系统功能要求
1.1车联网的定义
车联网(Connected Vehicles):即由车辆位置、行驶速度、 行驶路线等构成的信息交互网络,是一种向信息通信、环保、 节能、安全等方向发展的车-网联合技术。通过RFID、摄 像头、传感器、GPS及图像处理等电子设备,实现对车辆、道路、 交通环境等信息的采集;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在车-路- 人-网-环境-基础设施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或信息交换;云中 心采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处理车辆数据信息,从而计算出不 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实现 对人、车、路进行智能监控、调度和管理。车联网是物联网 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是信息社会和汽车社会融 合的结果。
1.2系统功能要求
一般地讲,车联网系统的功能要求有如下几条:
无线电通信能力,如:单跳无线通信范围;使用的无 线电频道;可用带宽和比特率;无线通信信道的鲁棒性;无线电信号传播困难的补偿水平,例如,使用路侧单元(RSU, Road Side Unit),用来满足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信息交换;
网络通信功能,如:传播方式:单播,广播,组播, 特殊区域的广播;数据聚合;拥塞控制;消息的优先级;实 现信道和连通性管理方法;支持IPv6或IPv4寻址;与接入 互联网的移动节点相关的移动性管理;
车辆绝对定位功能,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组合的定位功能,如由全球导航卫 星系统和本地地图提供的信息相结合的组合定位;
车辆的安全通信功能,如:尊重匿名和隐私;完整 性和保密性;抗外部攻击;接收到数据的真实性;数据和系 统完整性;
车辆的其他功能,如:车辆提供传感器和雷达接口 ; 车辆导航功能。
2国内外车联网的发展史
2.1美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部分美国私营公司开始为汽车研 发自动控制系统。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交通部门开始 研究电子路径引导系统(Electronic Route Guidance Systems, ERGS)。70年代初至80年代,美国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处 于停滞阶段。
2006年,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安全问题,美国交通运输部 (DOT)联手部分汽车制造商,对V2V安全应用程序原型进 行开发和测试,提高车载安全系统在自适应控制方面的性能。 开发和测试成果对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未来 的决策起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同年,提出车辆基础设施一 体化(VII)概念。
2009年5月,启动商用车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 (Commercial 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同年 12 月,DOT发布了《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目 标是利用无线通信建立一个全国性多模式的地面交通系统,形 成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乘客的便携式设备之间互连的交通 环境,为期五年,每年投入1亿美元,核心项目为IntelliDrive(智 能驾驶),预计于2014年完成。
2011年8月到2012年初,针对车联网技术,美国在六个 不同地区进行了现实环境下驾驶员安全驾驶测试,用以评估 用户对新的V2V技术接受程度。2012年秋天到2013年秋天, 继续开展对安全驾驶模型的研究工作,以测试车联网安全技 术的有效性叫
2012年12月,DOT发布了《2015-2019 ITS战略计划》, 就有关美国下一代ITS战略研究计划草案进行了对话与讨论, 该报告显示美国在保持以往研究项目连续性的同时,已开始制 订2015-2019年ITS研究计划,确立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和主题, 以满足新兴的研究需求,进一步提高车联网的安全性、流畅 性和环境保护。
2.2日本
日本ITS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中期至90年代中期,相继完成了路一一车通信系统(RACS)、 交通信息通信系统(TICS)、超智能车辆系统(SSVS)、安全 车辆系统(ASV)等方面的研究。
2000年4月,日本ETC国家行动计划开始正式实施,目 标是2003年3月前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至少900个收费站,实 现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2003年7月,智能 交通系统战略委员会发布了《日本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 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构想提出了战略规划。 2011年,日本全国高速公路系统引进“ITS站点智能交通系统”, 它能够及时向车载导航系统快速提供海量交通信息和图像, 有效的缓解了交通拥堵和改善驾驶环境。
2.3中国
1986年,第一套国产信号控制系统在南京开发。1991年, 第一套国产信号控制系统在南京主城区安装完毕,并通过了 调试。
2007年12月初,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汽集团成立了一家名 为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公司的合资企业,在亚洲市场推出通用 汽车的Onstar服务。2009年,随着赛格导航、好帮手、城际 通等企业陆续推出相关Telematics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标志着 中国进入Telematics时代。
2010年,首届“车联网”研讨会成功召开,提出“车联网” 概念。2010年10月,国务院在“863”计划中提出智能车、路 协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大城市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关键技 术研究。“十二五”期间,工信部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 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以推进汽车物联 网产业的全面铺开,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2011年,第二届“车联网”产业链合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7月,CNF2011-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成功举办,对车联网的商业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12月,由 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发起组建的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推进中国汽车信息化领域 的协同创新,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带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 的车联网的应用。
3国内外车联网行业的步伐对比
3.1国外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国外车联网行业的步伐进行对比:
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场景: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 表的发达国家对车路协同系统的应用场景基本定义完毕,不同 组织对应用场景的定义基本一致。
车路协同系统通信协议标准化:美国和欧盟分别 定义了车-车,车-路通信协议标准,目前美国的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协议在学术和企业界比 较普及,同时IEEE也定义了 802.11P通信协议用于车-车及车- 路通信。
车路协同系统技术进展:现阶段仍然处于相关技术 的探讨、实验和测试阶段,尚未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两种推进方式:美国模式是政府主导,科研机构积 极参与和配合;日本模式则是在政府的协调下,由工业、企业 等带头参与和配合。表1所列是美国和日本的推进方式对比。
表1美国和日本的推进方式对比
优/劣势 |
美国 |
日本 |
有专用通信频道 |
有主导项目 |
|
优势 |
强大的政府支持 |
强大的政府支持 |
有明确专注的项目 |
ETC技术为基础 |
|
劣势 |
合作伙伴太少 |
参与者过多,责任不明确 原始设备制造商不积极 |
3.2国内车联网产业发展情况与发展规模
(1)产业发展情况
国内货运车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迅猛,表2列举了我国 在货运车联网领域的相关企业信息叫
( 2)发展规模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与车联网用户数量的 相关数据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图1所示的产业规模图,图1 直观地显示出近年来或未来我国在车联网领域的产业规模的 不断增大以及车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
4车联网发展展望
4.1未来的车辆配置
对于未来的车联网发展,未来的车辆均应配置以下功能:
(1)自动控制模块:自动驾驶;
(2)车辆状态感知模块:胎压、车速、车身系统、硬件配置是否工作正常;
(3)周围环境感知:交通信息、道路信息;
(4)驾驶员身体状态感知:疲劳度、注意力;
(5)无线通信模块:与路侧单元、周围车辆、控制中心通信;
(6)辅助驾驶模块:语音控制、导航控制、定位精确;
(7)娱乐信息模块:网络购物、聊天、上网、多媒体下载、电子商务等等;
(8)其他硬件配置:车辆身份证、数字仪表、自动空调、感应雨刷、灯光控制、电控座椅、智能玻璃(娱乐信息、导航等模块数据可以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
(9)软件配置: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人车协同系统、自我学习。
4.2未来的服务和技术
车联网将会是未来的互联网的一部分,未来的车辆将能 够同周围的其它车辆或环境共享信息和服务,如驾驶信息,生 态驾驶信息,交通状况信息,以及周围的车辆和环境信息,车 联网所带动的新兴服务将是未来互联网服务不可分割的组成 部分。来自环保,安全,经济,福利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必将 导致利益相关者大力推动这些新兴服务的发展。车联网服务 与未来的互联网服务是互动的,而未来互联网概念会是车联 网概念的基石。
4.3车联网发展趋势
未来的车联网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生态为中心的驾驶
随着地球石油储备的减少,油价将显著上升;同时车辆 的增多,尾气排放严重将引起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的驾驶将以生态为中心,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碳排放, 促进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六大趋势:一是生态信号操作; 二是生态车道;三是动态低排放区;四是能支持替代燃料汽 车业务;五是有生态出行信息;六是有生态综合的走廊管理(生 态 ICM)。
活动安全协议
主要包括安全驾驶;安全走廊服务;协同驾驶。
( 3)智能交通
未来,车辆本身就是一个通信集线器,它允许货物和数 码设备连接互联网,提供车队管理和货运信息服务,如:跟踪 和定位货物,货物状态等等。这些服务将嵌入整个货物供应 链和物流链。
(4)集成式移动服务
传统的一些互联网服务,如社交网络等以后将迅速出现 在我们的车上。当然,这种服务是可定制的。
( 5)智能协同交通
车辆的传感器收集信息,通过某种方式将数据发往云中 心,云中心将数据隔离起来(网络安全),然后将数据分发到 不同的部门处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交通控制。
(6)敏捷的导航系统
安装卫星导航系统的汽车将接近100%,系统根据每辆 车提供的流量数据而不是传统的基础设施采集数据。依靠高 度灵敏的导航系统,甚至可以将路边的路标撤去。部分导航 系统将与主流的交通管理控制系统一体化,使车辆能快速获 取系统的指示和建议。而导航系统计算路径时,将会根据驾驶员的喜好进行计算。
另外,高质量的导航付费服务将继续存在,并与购置新 车捆绑。同时互联网将提供质量稍差的免费资源。
5结语
车联网技术作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受到各国政府 和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车联网技术在解决交通问题,尤其 是在快捷出行、安全行车、环境保护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 成绩。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研发经费的不断 投入,在不久的将来,V2R (车与路)、V2P (车与人)、V2V(车 与车)和V2I (车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必将得到长足的进 步。人们将告别红绿灯、告别交通事故、告别污染等一系列问 题,车联网必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1121_619a42cb89283__车联网技术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