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光伏“双反” 谈判时间所剩无几 业界担心我国错失反制欧盟时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参加6月21日中欧经贸混委会的欧盟官员,目前已经离京返程。不出意外,人们很快便将获知双方谈判的结果。”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在斟酌中欧间所剩无几的对话时间后,向记者预言道。
事实亦是如此,从欧盟作出对华光伏产品征收11.8%临时反倾销税决定的6月4日,到双方可能达成和解的最后期限8月6日。中欧间总共用于对话的时间也仅有短暂的两个月,而时至今日,剩下的还不足5周。
与此同时,我国商务部最终还是推迟了原定于7月4日,对欧美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的发布。
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此举除意在谈判中“留一手”外,也婉转地向欧盟表达了我方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诚意。
不过,几位来自于光伏企业的高层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不同意见。保利协鑫中能硅业总经理吕锦标就向记者表示,“制裁中国光伏,其实是欧盟整体对华贸易策略的一部分”。
而正基于此,部分业界观点认为,中国可打的“牌”并不多。如今,后发制人不如先发制人,以攻为守方是上策。
欧盟制裁“光伏”
只是对华策略的一部分
7月8日,欧盟光伏产业再度传来“坏消息”,曾为欧洲最大的光伏企业,德国康能集团(Conergy)已于近日向地方法院递交了启动破产程序的申请。
据称,这家2007年市值曾超过22亿欧元、如今却只有5700万欧元的公司,2012年仅实现营收4.74亿欧元(6.11亿美元),运营亏损 8300万欧元。而其此次申请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大型光伏项目出乎意料的付款延迟引发了生产流动性问题,而公司10%的债权人却反对其吸纳新战略投资商的计划。”
对于这一“坏消息”,人们一方面为昔日光伏“龙头”的轰然倒下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则敏感地将其与正处关键时刻的中欧“双反”谈判联系在一起,认为欧盟很有可能依此下定制裁中国光伏的决心。理由是中国光伏业所谓的“倾销”行为,加剧了欧洲同行的“衰败”。
但这一判断并未在业界得到认可,吕锦标向记者解释,“是否制裁中国光伏,是欧盟早已了然于胸的既定方针,这与康能的倒台无关。更何况,欧洲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是很正常的,遵循市场规律的,其不意味着康能将就此消亡,甚至意味着‘重生’”。
这其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光伏组件生产商已将发展侧重点放在了下游EPC(工程总承包)上。这说明,他们早已意识到,中国光伏的成本优势,是无法轻易撼动。”长期关注欧洲光伏企业发展的吕锦标向记者介绍。
综合以上因素,我国业界普遍认为,欧盟“剑指”中国光伏,“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觊觎中国的金融市场、4G市场等等,正妄图以‘光伏’作为交换条件,谋一己私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应对“双反”策略
业界各持己见
当然,业界的推测也只是中欧“双反”谈判结果的一种可能。在近日的报道中,就有媒体称,作为“双反”的“始作俑者”,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访华(主持中欧经贸混委会)时的态度,已与此前有所变化。据悉,德古赫特说:“欧盟希望也愿意尽快地、温和地解决这个问题。”
彼时,人们曾寄望于由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的中欧经贸混委会,能够尽快为涉及204亿美元的“中欧光伏争端”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但不论如何,时至今日,留给中欧双方用于对话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也许我方还会赴布鲁塞尔与欧盟进行一轮谈判,但根据规定,欧盟最后需要将与中方的对话结果,依次向28个成员国通报(包括自7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而这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因此,上述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预言,“距离我们知道谈判结果的时间已越来越近”。
目前业界最为悲观的看法是,我国针对欧洲葡萄酒、多晶硅的“双反”措施根本没能触动欧盟核心利益。此外,业界担心我国已错失了对欧洲葡萄酒的“双反”立案以及发布对欧洲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的最佳时机,以至于会丧失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不过,一位旅居法国的葡萄酒从业人士也曾向记者透露,“在法国,葡农虽然颇受社会尊敬,但经济方面却一直不太宽裕。因此,中国的‘双反’制裁,将会使这些本不宽裕的葡农在经济上更加拮据。而这显然会激发法国人民同情弱势的情绪,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