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移植” 汽车电子生态圈大融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智能车联技术的炽热发展,给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新添一把火。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汽车电子生态链开始了新的跃动,上至车企,下至芯片供应商。
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移植”
英飞凌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在接受盖世汽车访谈中表示:“作为半导体企业,近年我们发现两大变化:1、一些帮助智能驾驶的消费类电子前瞻技术会逐步被引入到汽车上;2、半导体芯片的更新速度加快。”徐辉称。
据介绍,该公司最新推出的TOF3D摄像技术2013年6月,主要用于手势识别,尺寸为85*5.5*5.5mm;12月则开始适用于智能终端,尺寸为39.5*15.5*4mm;而在2014年6月,此技术完美的配合到谷歌Tango平板电脑中,尺寸缩小到12*12*7mm。目前正准备进军汽车领域,今年国际车展(IAA)上,装载该芯片的科世达3D摄像系统进入视野。
在飞行时间(ToF)原理支持下,该系统可精确检测驾驶员身体和头部位置,甚至子戴眼镜或太阳镜情况下捕捉其眨眼动作,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注意力足够集中、是否正驾驶疲劳,从而启动相应对策,如通过振动座椅或警告音。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驾驶的安全性。此外,该技术还可以通过手部运动或身体姿势控制车载娱乐系统或车用空调,甚至在车外实现全新的辅助和安全功能。
汽车电子生态圈大融合
在近期英飞凌组织的第四届汽车电子开发者大会上,近800名整车、零部件、科研机构等诸多专家学者针对汽车电子未来发展展开技术探讨,而主话题围绕智能化进行。
2012年,为推动本土设计产业化,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开创了业内第一个汽车电子电控单元系统方案交互平台——汽车电子生态圈。生态圈致力于为有外包设计需求的车厂和零部件厂商提供英飞凌所签约的亚太区产业化合作伙伴的电控单元系统方案,而这些合作伙伴主要遴选自汽车电子领域独立科研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海外及本土独立设计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集团下属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研究所以及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