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被禁事件,引发“企业合规”与“自主芯片”话题的大讨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一周,中兴通讯遭到美国商务禁运令制裁得到了国内产业界的万分关注,甚至现已经上升到了全民话题。事件引起了网友对“企业合规”与“自主芯片”话题的大讨论。
这些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情绪性的表达,而作为当事方中兴通讯近日也做了一些事实性的澄清。
事实上,从中兴通讯发表第一份声明到新闻发布会上,都没有回避“企业合规”合规的话题。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也多次强点合规的重要性。他表示,“即使在拿到拒绝令的今天,我们依然以全球一流出口管制合规企业的标准自我要求。”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早在2016年4月以后,中兴通讯就已经将合规视为公司战略的基石和经营的前提及底线。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了总裁直接领导的合规管理委员会;组建了覆盖全球的资深出口管制合规专家团队;引入多家顾问单位提供专业指导,构建和优化中兴通讯出口管制合规管理架构、制度和流程;引入和实施 SAP 贸易合规管控工具(GTS);组织员工进行合规培训;配合独立合规监察官开展的各项监管工作;并对出口管制合规工作进行持续投入。
据悉,仅在2017年中兴通讯在合规方面的投入超5千万美元,并计划在2018年投入更多资源。同时,还组织了超过6.5万名员工的合规培训。
在一些人看来,“美方此次处罚过于严厉,以一国之力怼一个企业,力量悬殊之大,任何企业都无法招架。本次事件发生当前正值中美贸易战紧张时期,美方一招致死的方式更像在利用该事件对中国科技产业进一步打压。”
而中兴通讯也对美方这种极端制裁表达了不满。在一份声明中,中兴通讯提到,在此次事件中,无视中兴通讯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规方面的艰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长足进步,以及对问题发现和处理的主动性,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就施以最严厉的制裁,是极不公平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殷一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兴通讯既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会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目前看,多方力量都已经参与到此次事件的协调处理过程中。4月2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务部一位高级官员周五晚间表示,该机构已经批准了中兴通讯提供更多材料的请求。这一表态也让外界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另一个关于“自主芯片”话题的讨论中,目前很多网友的讨论也存在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在当年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都研发出来,芯片为何就不能?
事实上,芯片行业并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该领域时全球技术、全球标准、全球分工,没有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目前全球任何一家芯片遇到类似禁运令都会停摆。
单从行业地位上看,中兴通讯的研发实力也不弱,目前公司已经是全球前四大电信设备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公开信息,2017年,中兴通讯以296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占据PCT国际专利申请人第二名的位置,并连续8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三,是中国唯一连续8年获此殊荣的企业。
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5G网络方面有极强的技术积累和话语权。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兴通讯目前已组建超过4500人的5G研发队伍,每年投资30亿元用于5G研发。中兴通讯还是全球5G标准研究的主要贡献者,加入了几乎所有的国际主流标准组织和推进平台。Pre5G网络部署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17年底,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部署了110多张网络。5G技术持续突破,在国家5G一阶段和二阶段测试中刷新多项测试记录,全力备战第三阶段国家测试;同时,在5G领域与中移动、高通、英特尔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均有合作。
对于此次网络关于“自主芯片”的讨论。殷一民表示,中兴通讯在5G无线、核心网、承载、终端等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公司各主要产品中大量使用自研专用芯片,但还有大量通用器件不可避免地外购。这也是全球化市场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对于未来,殷一民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使我们的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