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迎来新格局 中电信赶超中联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是最早公布经营报告的。4月29日中国电信最后公布了三月份及一季度经营报告,至此三大运营商都公布了一季度经营成果。在通信行业整体不够景气的情况下,运营商中规中矩的表现中,仍然有许多值得大家关注的动向。这其中既有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即将被中国电信超越,也有通信行业收入动能转换的趋势。
一、中国电信用户净增表现抢眼,移动用户规模排位即将跃升
虽然腾讯王卡为中国联通赢得了声誉,但是其洗刷存量用户的本质并未给其带来相应的用户净增。中国电信的用户增长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领跑。为了最大程度变现4G网络资源,并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中国电信引领了全国流量不限量套餐的平民化。而作为市场回报,中国电信的用户增长表现特别抢眼。2018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电话用户净增,远超中国联通,更是高于通信一哥的中国移动。2019年一季度的经营报告显示,在用户增长方面中国电信火力全开继续引领。2018年年中时,中国电信的4G用户规模超过中国联通,跻身行业第二的位置。虽然与中国移动的差距仍然巨大,但是进步之快令人印象深刻。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最快中国电信的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将于十月份超过中国联通。如此以来,中国电信将成功升级,中国联通也将全面老三。
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早已超越人口规模总数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在用户净增方面的持续发力,确实堆高了其用户规模盘子。虽然我不能确定中国电信增量用户的价值贡献,但中国电信的利润增幅虽然比不过中国联通,但是却远好于中国移动的同比负增长8.3%。2019年一季度,中国电信实现经营收入为人民币961.35亿元,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0.5%,但是其通信服务收入却比去年同期上升4.1%。中国电信进一步解释称,其经营收入微降,主要由于出售商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8.5%。再看友商的经营情况: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为1850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1659亿元,同比下降0.5%;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中国联通一季度整体服务收入为668.02亿元,同比上升0.3%。
在通信行业整体步入微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电信4.1%的增长,虽然不高,但是已经实属不易。通信服务数值变动的背后当然代表或者反映了运营商用户和业务发展质量,也反映了各种资源的支撑情况。中国通信网刊载的文章《解析:中国电信流量经营为何突然如此激进》、《中国电信,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这些分析文章从中国电信的各种表象入手,剖析了中国电信充分利用其网络份额优势最大程度予以变现的现实考虑。事实上,2018年全年,以及2019年一季度的经验结果也显出了中国电信这种操作的有效性。
二、刺激流量增长,运营商还有很多事要做
三大运营商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140%,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接近7GB;中国移动的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72%,手机用户上网DOU达到5.7GB;中国联通并未直接公布其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幅,通过查询季报相关数据核算后,其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幅仅为82.65%,环比仅增长2.65%,与其移动电话和4G用户环比分别增长2.57%和4.78%相差无几。中国联通没有直接公布其移动电话用户和4G用户DOU,但是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全国整体情况推算,中国联通的用户DOU仍然是行业内最高的。
拥有最高用户DOU的中国联通,在流量增长方面确是最低的。虽然我们无法获知准确的原因,但是中国联通的网络资源不足或许是影响因素。如果从流量份额上看,中国联通的4G基站份额严重不足。或许这也是在2019年的5G元年,中国联通逆向行驶大规模建设4G基站的重要决策依据。另外,中国移动的流量份额也已经超过其4G基站份额,未来中国移动流量业务量进一步增长空间或将受限。在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或许可以支撑中国电信的流量增长进一步增长。三大运营商4G网络的承载还有多少潜力,我们并未获知。在流量不限量套餐日益低价普及的情况下,流量增长不足的原因可能既有手机上网被触手可及的WIFI分流影响,也有网络资源不足导致的手机上网速度不够快的因素。
在流量经营如火如荼之时,流量价值的过快降低,正在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经营困境。流量业务量增长有限,同时流量单价又过快降低直接导致了流量业务对营业收入增长的拉动不足。流量薄利多销的缺席,虽然受到了提速降费持续实施的影响,更多还是运营商内部对流量业务的运营失控导致的。作为营收主要动能的流量业务失速,带给通信行业的变化或将很快显现,或许这也将成为5G加速成熟并商用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这些,反应出来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我们既不吹捧中国电信,更不唱衰中国联通。作为通信行业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希望行业的高层领导能够坐下来一起分析研讨一下未来的竞争和发展,毕竟通信行业最大的目标是在全球抢占5G研发和运营的制高点,为“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级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