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个人信息已成人人争而食之的免费肥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Deepnude”,凭借着自身的特殊属性——一键脱衣,仅上架五天,便拥有了50万用户。
猎奇、无下限、色情擦边球,让这个软件迅速爆红,但又极其短命。五天之后,由于软件本身的争议,Deepnude团队宣布该产品永久下架,理由——Deepnude对这个世界还没准备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仿佛没有什么是一键干不的了,一键换脸、一键换脸、一键换衣。恶搞?骚扰?都无法用一个词语,去恰当地定义这一个个看似光鲜的AI软件。
如果说,上述的这种是有意识的侵犯他人的隐私,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隐私呢?
今年三月,用户刘先生一纸诉状将今日头条告上了法庭。原因,今日头条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读取并上传了他的通讯录。
时隔三个月,法院开庭受理,今日头条方面在庭上的回应,让众网友震惊,电话号码在日常民事交往中,发挥着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不但不应保密,反而是需要向他人告示的,不属于被自然人隐藏或不予外人知晓的信息。
震惊之余,不得不引人深思“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乱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所谓的隐私应该被定义在什么位置。
有相关人士认为,在个人的前提下,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都属于个人隐私。换言之,个人信息不等于个人隐私,但是在于于公共挂钩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
其实,此类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了。对于安卓系统中满目苍夷的APP隐私窃取事件,相信你早也不再陌生。
手电筒为什么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游戏软件请求访问用户的短信记录?
即使你拒绝了,它们依旧能够轻易的将你的个人信息收入囊中。例如:“为什么我浏览过的内容会推送给我的好友”、“为什么我的社交软件中,会推送好友的同事”就是最好的证据。
今年的315晚会上,一条关于探针盒子+数据匹配+智能外呼机器人的灰色产业链遭到曝光。有数据显示,这款机器人,一年可拨打40多亿个骚扰电话。
的确,在互联网普及后,众多app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有些便利的方向着实令人心惊胆战。
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众所周知,众多用户的通讯录之间相互交叉,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对于任何企业无论是自用还是出售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前几日,40款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推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其中包括,步道乐跑、糗事百科、Soul和WiFi万能钥匙等在内的,多款APP存在个人信息手机使用方面的问题。
客观的来说,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无论是软件平台还是用户,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这些信息数据究竟有着怎么样的魔力,让众多平台以身试险?
1、潜在价值:数据信息并非如我们所见的皮毛而已,隐藏在信息之下的是更大的内容变现,把信息转手给予更多环境场景,将会得到更多的变现途径。
2、信息再利用:这一点很好理解,家装行业,很经常的倒卖新信息。水电卖地板;地板卖家具;家具卖软装等。
3、信息的扩展:举个例子,在使用输入法软件时,用户在高频的输入某些关键字的时候,后台会形成记忆文字。若进入到其他网站中,输入到相关字符的时候,软件会凭借记忆将部分语句前置,间接提高用户的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叫做“数据废气”。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浏览购物网页的时候,后台会根据你在每个商品前停留的时长,来进行数据分析,接着会为你推送拥有相似元素或关键字的内容。
这看似便利现象,实际上也是采集信息的一种方式。因为数据较零碎的性质,被称为是数据废气。但是这看似无用的数据,实际上可以基于平台之上,建立出更高效的拼写系统。
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过去,人们总会被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礼品所蒙蔽,爽快的送出自己个人信息。
现在,人们依旧会为了便利,为了几块钱的小恩小惠,为了游戏中的几个虚拟金币,就双手奉上自己的个人信息,唯恐平台背后的操纵者反悔,不做这笔稳赔不赚的生意。
外壳变了,内核一如既往的烂。
1、注册一时爽,注销火葬场
许多应用程序的账号注册起来都很容易,第三方信息认证、手机号等,都是可以信手拈来的操作方式。
有业内人士曾评测,在9款热门手机应用程序注销账户。最终的结果显示:3款很容易注销,3款无法注销,剩下4款需要附加一些注销条件。有些甚至还需要提供用户的身份证照片等实名信息。
先不说无法注销这一点,单是需要附加条件的这一点就能看出,各个平台对于用户信息的执念。想要消除在互联网上的“痕迹”,就要拿更重要的信息资源作为交换。
注销难,其实也是平台的一种商业手段,其一,即使是僵尸粉,也可以算入在平台的用户统计中;其二、没办法注销的用户,其实也是一种潜在客户。
2、商业间的相互贩卖,循环利用
相信大家都经历多,买了房之后,各种装修公司都会陆续给你打电话,接着就是软装、硬装等,对你的手机进行轮番轰炸。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由所属的房地产公司或其下属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分不同的批次将信息抛售给各个行业。往往一手资料最贵,依次递减。有时还会出现竞拍的闹剧。
3、零成本的数据变现
前不久,智联招聘因16万份简历泄露,再陷“泄露门”。最后经证实,是有两名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了这场零成本的数据变现。
这样的信息变卖并不在少数,只要在QQ群查找中输入“简历”就会出现,“出售58简历”、“五百丁简历”等许多疑似信息倒卖的群。其中与58相关的群明显较多。
简历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目前市面上有三种方式,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
第一种,“提取器”。对于这种零成本的变现手段,自然少不了职业薅羊毛的灰产身影。只要使用者的邮箱登录,就可以直接提取平台上的信息了,这是连招聘平台都无法干预的手段。有业内人士称,可以保证到手信息的绝对真实性。
第二种,各个招聘公司可以通过付费下载的方式招聘平台简历。部分买手会联系招聘公司的HR,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倒卖手上的简历。
第三种,就是招聘平台内部出现了问题,就像智联招聘这次出现的“泄露门”一样,内部员工利欲熏心,通过内部后台账号下载的方式,可以得到全国任意城市的求职简历。
就这样,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放在各个场景下兜售。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承受其给予的负担,其中数据的透明化就是最大的弊病。
在数据时代,信息泄漏的风险无处不在,个人信息的大规模裸奔更成为了一种常态,一种现象。由于缺少规则,没有管理,价值用户无意识,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就像一块免费的肥肉,人人争而食之。
从多年前要求APP须对用户真实身份进行认证,到现在被爆出40款APP收集信息,可以看到,互联网授权协议基本已成用户被迫与平台签订的“卖身契”。
有媒体还曾经报道过,一位女士因为给外卖骑手打了差评,后遭到对方连环不休的谩骂和恐吓。而对方正是根据外卖信息上的地址电话一路找来的。
多数情况下,冗长而咬文嚼字的隐私声明几乎没人会认真去看,但为了便利,我们让渡出了自己的隐私权。于是,平台们便以用户默认接受了协议为口子,进而踢开了一扇隐私收集的大门,最终也迫使用户成为最不知情的“知情人”,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看吧,同样是互联网玩家,尽管你肝的比人家久,氪得比人家多,但是人家依旧比你胜一筹。毕竟,在权利和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人家奉上的可是一枚可以循环使用的矮妖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