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技术各显神通,谁将拔得头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液晶显示已进入发展成熟期,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但凭借其庞大的产业基础、较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性能和不断下降的成本,液晶显示仍然是新型显示技术的主流。从手机到大尺寸,TFT-LCD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尤其是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背板技术的TFT-LCD产品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TFT-LCD液晶面板出货金额将为755亿美元,占全部显示器件比例依然超过50%。群智咨询研究总监张虹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韩国LCD TV面板产能策略收缩,未来LCD产能逐步向中国大陆聚集,预计2020年开始,LCD TV面板的产能面积一半以上聚集在中国大陆。
OLED需求呈明显增长
OLED具有宽色域、全视角、100000:1的高对比度、跨越120度的工作温度、无需背光源因而轻薄、功耗低绿色节能、机械特性良好和以微秒为单位的快响应速度等特性,为未来显示产品提供了无限可能,尤其适合发展柔性显示。OLED正在成为带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19年上半年,OLED整体出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于新型显示产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就产业格局来看,当前韩国厂商在大尺寸及小尺寸领域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中国面板厂也积极布局小尺寸OLED面板产能。
随着柔性技术加快成熟,柔性AMOLED显示产品应用形态将发生重大变革,有望在智能手机、可穿戴显示、车载显示、VR、智能家居、机器人、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能城市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为显示产业带来全新的市场空间。未来AMOLED将不断加快在中小尺寸的迭代进程,全球中小尺寸柔性AMOLED显示屏需求呈现明显增长趋势,2025年,AMOLED的市场份额有望增长至35%。
显示技术相互博弈,谁会取代谁?
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带您寻找答案!
点击报名参会
激光显示形成特定市场空间
激光显示具有色域空间大、色彩表现力强、超大屏幕、节能护眼、成本竞争力强等特点。目前激光显示主要聚焦在8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领域。
全球范围内激光显示产业吸引了超过20家整机企业布局,上下游企业超过100家。自2013年以来、海信、长虹、小米等国内企业相继推出激光电视产品,我国也成为全球激光电视的主要生产国。根据中怡康数据,2019年1-8月激光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44.21%。预计到2026年,激光显示产品年销售额将达5000亿美元。赛迪智库集成电路所耿怡博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激光显示在超大屏市场更具竞争实力,目前已形成特定的应用市场。随着全息显示等需求的增长,激光显示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Micro LED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为显示技术和LED发光技术结合的复合集成技术,Micro LED显示技术拥有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集成、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张虹表示,目前Micro LED将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聚焦在8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显示,用于家庭影院、商显及电视等,另一方面聚焦在VR 、可穿戴设备等小尺寸领域。
虽然目前Micro LED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自2016年受到广泛关注以来,全球已经有近125家企业和组织参与了Micro LED技术研发。耿怡表示,目前Micro LED产业布局呈现“多点开花、亚太争先”态势,欧美地区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亚太地区则依托自己的显示和LED产业基础,研究方向更偏向产业化。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以及投入不断加大,目前显示器件制造和量产过程中存在的芯片制备、巨量转移、及城区东等工程问题将得到解决,Micro LED显示将成为显示技术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整体来看,新型显示产业主要在东亚地区得到了较好发展。耿怡表示,从韩国企业三星和LG Display的布局来看,韩国近年来逐渐淡出TFT-LCD,转向AMOLED显示领域,并在AMOLED领域保持了领先优势。而中国台湾地区一方面在TFT-LCD领域仍有较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进Micro LED的研发和产业化。近年来,日本面板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但在上游仍拥有极大话语权。中国大陆地区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已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创新基地,TFT-LCD出货数量和出货金额均位居世界第一,AMOLED则实现量产出货,同时在激光显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具有较强实力。
当下,多种显示技术百花齐放,并在各细分领域展现出比较优势,各项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契合迸发出蓬勃的增长态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几大显示技术将会共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TFT-LCD和AMOLED是市场上最主要的两种显示技术,占据了95%以上的份额,其它显示技术各具发展特色,未来的新型显示产业将呈现出多种技术互补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