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癌患者”的福音:小雅AI音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如果说2017年科技圈什么最火,什么最热,那一定是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实在太大,以至于但凡与之有一点点交集的产品都想冠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的名头。语音助手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甚至地图导航也能是人工智能。那么贴近消费者生活的人工智能什么样?我们从这款小雅AI音箱来一探究竟。
喜马拉雅出品小雅AI音箱
这款小雅AI音箱来自喜马拉雅FM,不过它的外观设计由设计公司洛可可完成,而核心的语音技术则由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提供。甚至在产品发布的时候,猎户星空投资人、猎豹移动CEO傅盛为其站台。阵仗是足够大了,产品体验我们慢慢来说。
外观:好像现在的智能音箱都长这样
现在的智能音箱产品似乎都长着一样的面孔:一个圆筒,外面包裹一层音响喇叭金属网似的设计。不过细节上,小雅AI音箱做了一些调整,它的外部不是金属网而是一层织物,摸上去不像金属那样冰冰凉凉,而且手感不错。不过也因为是织物的关系,表面容易沾上空气中的白毛。
整个音箱可用的按钮不多,因为大部分事儿都能通过语音完成,更何况还有配套的App可以使用。如果非要说有几个按钮,算上音量调节,应该是三个。小雅AI音箱的这三个按钮都不显得突兀,尤其是顶部的那两个。
小雅AI音箱顶部的两个按钮,或者说一个按钮加一个转动调节器,可完成的事儿不多。中间那个是暂停/继续开关,有点类似于电源键,而在这个“电源键”外围则是一圈可以手动调节的旋钮,它的作用是调节音量。其实这两个功能(暂停播放和音量调节)也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只不过对于一款音箱来说,最基础的功能按钮还是有必要的,不仅是因为语音的准确率问题,还和人们的使用习惯有关。
最后一个按钮在音箱靠下的部分,上面画着的标志很明确的告诉你它是用来关闭语音功能的。为什么一款基本靠语音操控的音箱需要一个关闭语音的按钮呢?这大概是为了防止你有一个可爱的女友叫小雅而产生误会吧。在开启音箱的语音识别功能之前,一般都需要一个关键口令,比如Siri是“Hey,Siri”,然后Siri就会开启语音识别模式,可以听你叨叨叨地一直说,而小雅AI音箱的口令则是“小雅小雅”。
在关闭语音按钮的另一侧是“喜马拉雅”四个字组成的logo,而再往下则是底座部分。这部分材料由织物变成了金属,底座采用“三足”式的设计,在每个“足底”都有个猫爪样式的胶垫,第一次把小雅AI音箱放在桌子上会觉得很稳重。音箱的最底部是属于电源的位置,由于没有内置电池,小雅AI音箱需要一直连接电源,好在我会把它放在家里固定位置,并不经常移动。
讲道理,我们平常使用手机放音乐已经很方便了,脱离手机放音乐的时候不多,但懒癌犯了,能动口自然就不想动手了。所以最初上手小雅AI音箱的时候,有那么一股新鲜劲。再后来发现,用语音点歌、切歌是真的很方便,尤其是用手机打“王者农药”的时候。
使用这款音箱之前,需要对它进行联网设置。也许是因为没有触控面板,音箱本身又没有那么多按钮的缘故,设置网络连接需要借助“小雅AI音箱”App完成,整个设置过程很简单。
连接网络成功之后,就可以向它发出指令了,首先你得唤醒它,对,就是“小雅小雅”。关于语音这部分,体验好与不好的标准往往就那么几个:容不容易唤醒、唤醒时声音需要多大、精不精准。
如果你把它放在身边,基本上就是和朋友面对面交流时的声音大小;如果你们在同一间屋子,恐怕声音要再大一点;我把它放在我家客厅,在距离五米左右的卧室唤醒它,就需要提高分贝,有点喊的势头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我在距离它五米的卧室,它正在用最大音量放歌,这个时候想切歌,那就真的要用喊的了。
据官方介绍,小雅AI音箱四周麦克风有六个,再加上顶部的一个,组成6+1环形麦克风阵列。理论加实际体验两方面来讲,都足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有意思的是,每次唤醒,它会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回应,类似“我在”、“哎”、“在”,即使它回应了,你也可以继续说指令,它基本上不会因为回应而识别不清。
语音识别的时候会亮起“跑马灯” 比较遗憾的是,对于中英问混合的指令小雅AI音箱基本上无法识别,所以如果想听一首英文歌,还是拿手机放吧。中英文混合命令识别的准确性问题应该算是语音助手圈子中的“世界难题”了,即便是人们熟知的Siri也很难完成,不过这里要赞一句小娜(Cortana,微软研发的语音助手),它的中英文混合识别准确度还不错,感兴趣可以试试。
说回小雅智能AI音箱,前文提到,它有一个调节音量的实体旋钮,实际上,调节音量这事完全可以用语音代替。你可以说“小雅小雅,音量调到30%”,甚至更模糊一些“小雅小雅,声音调小一点”。
最后说说点歌时的体验,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不闹心。准确率是一方面,即便不准确,它会根据你所说的部分关键词为你推荐。有时候它推荐的那首就是你最初点的那首。无论中间经历了什么,识别对了也好,识别不清也好,最后它放的是你要的那首歌,这样目的就达到了。另一个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它允许你在语音过程中有停顿,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停顿导致话说一半就开始识别的情况。
至于内容上,音乐方面,这款音箱的合作方是百度音乐,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其他内容,当然由喜马拉雅自家提供,包括免费和付费。
究竟什么才是智能音箱?
我们从小就被科幻大片的智能语音教育着,总觉得语音助手应该像钢铁侠里的贾维斯、蝙蝠侠的电脑管家那样才算得上智能吧。实际上,就目前技术来讲还远远达不到。甚至我对小雅AI音箱说“小雅小雅,取消明天6:00叫我起床,改为6:30叫我起床”,它也只能帮我订个6:30的闹钟,第二天六点还是会叫我一次。
那么,所谓的智能音箱就只是用来实现简单的语音操控吗?是,也不是。我个人感觉,人工智能之所以称为智能,不是因为它能实现什么功能,而是因为它能自己学习。就像AlphaGo那样,不只是单纯的记住棋谱,然后用穷举法计算所有可能,还能够自己与自己对弈,不断学习提升。
假想中的AlphaGo
落实到小雅AI音箱上,最简单的例子是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播放内容。举个例子,我一开始讲“小雅小雅,放一首《三生三世》”的时候,它会找一首任意歌手的《三生三世》,而当我讲过几次“张杰的《三生三世》”以后,再重复一开始的命令,它就会自动播放张杰的那首。这也许只是最低级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学习用户行为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智能”的开始。
至于官方承诺的通过学习能够智能推荐内容,实现精准化智能推荐,甚至到最后演变成推荐的内容都是用户喜欢的,这一点我想挂个问号。毕竟使用时间有限,在之后的更新迭代中小雅AI音箱能做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慢慢发掘。
最后的最后,提一句大家关心的音质问题。讲真,小雅AI音箱的定位就是家庭智能语音助手,如果你追求音质的话,苹果公司打造的那款不在中国上市的HomePod可能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