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看本世纪初科技大佬的预言,哪些实现了哪些是扯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Gordon E. Moore创建英特尔的3年前,也就是在他担任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s)研发部门主管的时候,他撰写了一篇名为《集成电路上日益增多的组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的文章,发表于1965年4月19日的电子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上。Moore在文章中预测道,根据飞兆半导体前五年的集成电路设计来看,为达到最低的元件成本,晶体管数目将每年增加一倍,而这种情况将至少持续十年。
这个预测如此准确,简直就像那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Moore和英特尔自此成为了行业的主要推动者,Moore的预测也被尊奉为“摩尔定律”。
计算机行业有这么一个特点,业内总是充斥着各种预言和论战,几乎没有道德底线,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也暧昧不明,因此很多人觉得不得不跟随Moore的脚步,让公众看到自己对行业的判断和意见。下面就盘点一下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些预言家(预言成真与否,只能说“因人而异”了):
关于平台之争
“这绝对算是个新生事物,但IBM展示的产品并不足以震撼整个行业。”
——Tandy公司旗下Radio Shack的财务副总裁在被问及IBM个人电脑时这样评价。 【1981年8月24日,《商业周刊》】
直至1989年为止,也就是在IBM 推出个人电脑的八年之后,IBM电脑以及后来出的各种山寨版,已经占据了个人电脑市场的83.6%份额。
“我觉得它并没有那么重要。”
——Tandy公司的总裁John Roach在1981年8月被问及IBM即将进军个人电脑一举时说道。【1991年,发表于Daniel Ichbiah和Susan Knepper合著的《微软的诞生》(The Making of Microsoft)】
“那些支持PowerPC的人,他们就是在嗑药,那根本行不通。”(注:PowerPC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的CPU)
——康柏电脑公司企业开发业务副总罗伯特·斯特恩斯(Robert Stearns)【1994年5月,《连线》杂志】
1996年11月18日举行的拉斯维加斯电脑展(COMDEX Fall)上,时任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预计,到2011年,英特尔生产的CPU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运行频率达到10吉赫兹,运算速度可达10万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2010年,英特尔的Gulftown处理器实现了格罗夫上述的两大预言指标(集成晶体管11.7亿个,运算速度14.76万MIPS)。
而我们还在等待他的第三个预言成真。
“我会怎么做?要是我,就关了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当有人问到如果出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会怎么做时,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这样回答。【1997年10月,来自多个新闻源】
“个人电脑的时代结束了。”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士纳(Louis Gerstner)【1997月,《Smart Computing》】
“假如我来管理苹果,我会榨干Macintosh的最后一点价值,然后去忙下一个产品。 个人电脑的战争已经结束,仗打完了,微软早就赢了。”
——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Jobs)在重新执掌苹果前这样表示。【1996年2月,《财富》杂志】
“iPhone日后不可能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根本没可能。”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2007年4月,《今日美国》日报】
“今后五年,我们将会坐在一起,想想我们竟然为操作系统争斗这么久,真是好笑。打什么打,赢家还不是Linux,我们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Linux.com网站经理特雷·麦库姆斯(Trae McCombs)【1999年10月,Maximum Linux杂志】
关于“电脑的未来”
“将来,人们会主要通过语言而不是图形来控制电脑。”
——MIT媒体实验室执行总监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1989年11月,BYTE杂志】
尼葛洛庞帝的运气不错,还好他当年没有说那个“将来”是多久。
“我预计,因特网会很快昙花一现,到1996年就会彻底崩溃。”
——网络基础设施制造商3com创始人、以太网联合发明者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在一家杂志的专栏文章中这样写道。【1995年12月,Infoworld 杂志】
“三年之内,电视机就会用上微软的Windows界面或者苹果的Mac界面。”
——视频游戏之父、Octus董事长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1992年,BYTE杂志特刊】
“我认为,电脑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就等同于自行车。”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990年,出现在电影《Memory & Imagination》中】
“谁都没有理由给自己家里买一部电脑。”
——美国老牌电脑制造商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创始人肯·奥尔森(Ken Olsen)【1977年】
“ 我预计,未来五年之后,再也没有理由去买一部平板电脑。 可能工作场所会需要大屏幕设备,但平板并不是那类产品。平板自身的商业模式就不行。”
——智能手机先驱黑莓(BlackBerry)首席执行官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强调,手机和平板电脑相比占据更多优势【2013年4月】
“总之,我们永远也不会看到一个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杂交的家伙。”
——约翰 C.德沃夏克(John C. Dvorak)【1990年11月27日,《个人电脑杂志》(PC Magazine)】
“我可以预计,苹果不会插足个人电脑市场”,“据我们所知,个人电脑对90后没有多少吸引力。”
——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1993年7月26日,《财富》杂志】
Windows:曾经的众矢之的
“我们认为,对大众来说,Windows不会是一个能够长期活下去的图形界面。”
——美国软件公司Lotus的开发高管在展示Lotus 1-2-3的新版DOS系统时这样说【1989年6月,BYTE杂志】
当年,Windows3.0即将在12个月后上线——
“我认为Windows3.0会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人们会看看这是啥,不久就会重新回到 DOS 的怀抱了。 他们也可能偶尔用用 Windows,以备不时之需,但大部分人还是会把 Windows 置之高阁。 ”
——约翰 C.德沃夏克【1990年8月,《个人电脑杂志》】
“(DOS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已经知道用户对DOS有多大的热情。”
——微软公司副总布拉德·西尔弗伯格(Brad Silverberg)【1991年7月29日,InfoWorld杂志】
“没有谁想再同微软合作,我们就肯定不会。他们一个朋友都没有。”
——Borland International前董事长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1992年,詹姆斯·华莱士(James Wallace)与吉姆·埃里克森(Jim Erickson)共著《创造辉煌: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崛起》(Hard Drive - Bill Gat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icrosoft Empire)】
“我本来是个大老粗,现在(彩排结束)要走了,我简直成了废物。”
——知名脱口秀主持人杰·雷诺(Jay Leno)1995年8月在Windows 95发布会彩排时如是说。【1997年,詹姆斯·华莱士所著《超强行动:比尔·盖茨力求掌控电脑世界》(Overdrive - Bill Gates and the Race to Control Cyberspace)】
“今后回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段历史时,人类学家会发现人类的生产力下降了,并把这归咎于(微软)的Office软件。”
——前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里尼(Scott McNealy)【1997年1月,BYTE杂志】
科技界大佬们的“大话”
“我们知道你过去曾在哪儿,现在都在哪里,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你在想什么。”
——谷歌前首席执行官、现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2010年10月,《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真相就是,没有任何哪个网上的数据库能取代日报,没有哪种光驱可以替代能干的老师,没有一个电脑网络会改变政府运转的方式。” “不过,MIT媒体实验室的执行总监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预计,我们很快就能直接在互联网上买书刊报纸,那是当然的。”
——宇航员、作家和教师克利福德·斯托尔Clifford Stoll【1995年,《新闻周刊》(Newsweek)刊发《因特网》(The Internet)一文】
“(个人电脑)这个市场让人捉摸不透,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保住了我们的饭碗。”
——英特尔前总经理理查德·贝德(Richard Bader)【1988年10月《个人电脑杂志》】
“像是个冲浪的丫头嫁给了一位银行家。”
——1991年10月2日,苹果和IBM(还有摩托罗拉)成立技术共享联盟,业内时评Computer Letter的作者理查德·谢弗(Richard Shaffer)这样评论【1992年,收录于詹姆斯·华莱士与吉姆·埃里克森所著《创造辉煌: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崛起》】
(谈到PS3的售价)“我们希望消费者这样对自己说:‘为了买到它,我要更努力地工作。’”
——索尼电脑娱乐股份有限公司(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前董事长久夛良木健(Ken Kutaragi)【2005年7月,《东洋经济》(Toyo Keiza)】
“唯一管用的战略关系就是下订单。”
——前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里尼这样评论上述技术共享联盟【1984年1月,MacUser杂志】
“(英特尔给处理器起的‘奔腾’这个名字)更适合用作牙膏的名字。”
——已故的AMD创始人兼董事长W. 杰里·桑德斯(W. Jerry Sanders III)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会管它叫奔腾。”
——约翰 C.德沃夏克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双运动鞋,或者一款新出的药膏。”
——约翰 C.德沃夏克在杂志上评论AMD把新处理器命名为Athlon【1999年10月19日,《个人电脑杂志》】
“再过两年,我们就会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
——微软创始人、时任该司董事长的比尔·盖茨【2004年1月,发表于世界经济论坛】
计算机行业向来充斥着各种预测未来的八卦闲聊。尽管竞争激烈,当各个公司的专利还没有变成需要小心翼翼保护的武器,芯片工程师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相互分享大量信息——不只是与其竞争对手分享,还会泄露给广大消费者。
新产品日新月异,新功能和新标准也乘势而起。用户们在数以千计的高科技中心论坛以及与各个行业相关的杂志中不断渴求新信息,语音片段和可转发文字便成了这些蛛丝马迹的来源。看过了上面的诸位科技大佬的世纪初预言,你还会之后继续选择相信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