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轨道都快被挤“炸”了,SpaceX,波音,三星还在抢着发射卫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几天刚刚还在说苹果都忍不住私人航天航空市场的诱惑,也打算做个卫星,发个联网无人机什么的……然而,即使人类总是带着美好的希冀向太空中发射卫星,也难免在那浩淼的空间中留下“太空垃圾”。
近些年越来越火的CubeSat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CubeSats即纳米卫星,尺寸重量小,制造成本低
CubeSats,即纳米卫星或微型卫星,一般重量约2.93磅,标准尺寸约10 x 10 x 11.35 cm。
最早,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了提供研究生们一种较为便宜的飞行器而创造了CubeSats;
如今,CubeSats成为了大公司们传播Wifi信号、搭建全球网络、树立品牌名声的高性价比选项,越来越多地被投入研究和发射。
仅2014年一年,就有超过100台CubeSats相继发射到太空中。
自此之后,许多航天器公司推出了利用发射大量卫星来打造全球互联网服务的计划。然而,在发射的成千上万个小型卫星中,仅有1300个仍在轨道上运转。
但是,大公司们为了“一己私利”,似乎对“太空垃圾”的现状也是充耳不闻:
OneWeb计划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高速互联网
譬如卫星互联网公司OneWeb为了给世界上缺乏网络接入的数十亿人提供高速互联网和电话,计划启动一个覆盖全球各地的卫星网络,此计划将在2018年发射648台卫星;
波音公司为降低制造大型卫星成本,开发3D打印技术
就在上个月,媒体指出,波音公司正在借3D打印技术和快化设计降低成本,但仍计划打造大型高端卫星;
紧盯着航空航天业的SpaceX能放过这杯羹?
与此同时,SpaceX也紧盯卫星市场,野心不容小觑。
去年年底,SpaceX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递交申请,计划发射4425颗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这一数字将超过人类目前所发射的所有卫星总和!
三星也紧随其后,希望发射4600颗微型卫星,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接入……
太空中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太阳之下无新事,造卫星亦然。
然而,不少专家却担心这些CubeSats在宇宙中相互撞击,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本周,在德国达姆施塔特举行的欧洲航天局空间碎片问题会议上,南安普敦大学的航空航天工程高级讲师休·刘易斯详细介绍了CubeSats连环撞击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撞击可能导致“凯斯勒症候群(Kessler Syndrome)”。
CubeSats连环撞击可能带来的最坏后果可能是凯斯勒症候群(Kessler Syndrome)
凯斯勒症候群这个概念是美国宇航局顾问唐纳德·凯斯勒提出的,它设想有一天低地球轨道上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经常被撞击,由此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恶性循环,最后使得发射新的太空器都几近不可能,因为一发射上去就会被撞坏。
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刘易斯和他的团队“运用一台超级电脑模拟了200多年来可能存在的300种不同轨道场景”或模拟出了CubeSats的运动系统。
模拟结果显示,这些庞大的小型卫星网络将灾难性撞击导致卫星被毁的风险提升了至少50%。
庆幸的是,欧洲航天局在会上发布了一段12分钟以太空垃圾为主题的纪录片,其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由CubeSats造成的潜在威胁,还指出了数以万计围绕在地球周边飞行的小型宇宙垃圾存在的危害。
科学家们建议像欧洲航天局这样的太空机构尽早处理掉闲置的卫星,以免情况发生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同时,他们还鼓励重新设计小型卫星,保证它们在完成任务后回到清楚的目标轨道,不干扰其他卫星在太空中的运动。
说实话,人人都抢着发射卫星,出发点也都不坏:提供“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使人类用上“更高速的、无缝衔接的互联网”等等等等。
但实现这些远大理想另辟蹊径也是不错的,譬如Google的特制热气球,以及Facebook的巨型无人机
但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如果这个大公司们能停下来考虑考虑太空的可持续发展,协商协商能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或许今天宇宙中就不会有这么多像定时炸弹一般的“太空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