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深,淘金二线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听单位里复旦毕业的同事讲,他的今年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有许多选择了回原籍就业,而不是像往年那样拼命地想办法留在上海了。问其中的原因,无非是留下来的生活成本过高,压力过大等等,听下来,是“实属无奈”的“被迫逃离”。
一家在线招聘网站的最新调查也发现,就业3年之内的职场人,行动上虽未真正“逃离大城市”,但有离开大都市想法的人超过了八成。如果确实有就业机会,80.8%的职场人打算去二三线城市就业。而让他们“离开”的首要原因是房价太高,接着是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不久前对世界132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调查显示,2009年,上海排名40位,比2008年上升了5位,超越了莫斯科。该调查不以居民的购买力为标准决定排名,而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划定生活成本的高低。可见,上海的生活成本上升速度确实比较快。
高昂的生活成本,让即使许多有房有车的所谓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同样难言幸福。自从住房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加之物价的昂贵,城市的拥挤(英国《经济学人》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国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路上,这个数字居全球之首,城市的拥挤是重要原因),中产家庭的生活品质得不到保证,家庭幸福感大打折扣。他们财富和事业的光鲜外表下,是被房奴、车奴、孩奴、卡奴“奴役”着的生活,生活富足却内心缺失。
新发布的一份中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就坦言,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于是,缺失了幸福感的中国中产和白领们,如今更希望在生活成本低、竞争较少、幸福感较明显的城市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了2009年的46.6%,在马上来临的“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将超过50%。而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就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
因此,表面上看,人们“离开”一线城市是被迫逃离的无奈选择。而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随着二三线城市的迅速崛起,城市白领向宜居的二三线城市“流动”,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只不过,目前的“被流动”多了些“逃离”的悲情,少了些深思熟虑的“放弃”。
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变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如今,全球化品牌早已抢滩二线城市,地产巨头也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如果说一线城市是现实的选择,那么二线城市便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白领,选择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
政府同样在努力,今年1月1日起,《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全国统一施行,养老保险实现了“全国漫游”。养老如此,医保、教育乃至户籍改革,今后的提速都是值得期待的。
真如此,晚逃离不如早抉择,因为今天的放弃或许就是明天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