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缺哪些东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1月初,我国出台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第一项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促进就业的重视。这对基层企业特别是广大农村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喜讯。然而,现实情况是,要真正让大学生顺利到达基层,特别是扎根农村安心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我国政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举措之一。但这项利国利民的良策至今在一些地区还未见大的成效,因为这其中既有许多横亘着藩篱,也有大学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碍。
想来来不了
在基层,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大量需要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等行业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教师。
按照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规定,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生师比为19:1、21:1和23:1,初中生师比为13.5:1、16:1和18:1。此标准致使我国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编制大幅减少。特别是由于编制标准的城乡倒挂,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
2008年某县教育系统共缺老师221名,在教育局多次要求下,县编委最后给了112个编制名额。因为受编制限制,一些有心到基层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学生,被挡在了门外。2007年毕业于某师范大学英语本科专业的小王,2008年和87位报名者竞争5个中学英语教师的岗位,但最终因位居第六名而遗憾落选。待到今年再考时,这个县招考教师的名额更少了,为了保险,小王降低了档次,报考了小学英语教师,经过努力,笔试面试都入围了,可最后还是被挤掉了,因为原定退休的教师没被批准,没有编制。小王也只好与心爱的教育事业说“再见”了。
来了留不住
前些年,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每个单位,尤其是乡镇一级,每增加一个工作人员,就多一个人吃饭,财政就多一分压力。许多乡镇入不敷出,拖欠工资严重。山东肥城市桃园镇教育办公室主任雷印迎说,“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是回避不了的事实。在同一县内,城乡教师收入相差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农村教师不享受住房公积金等政策,甚至有的县农村教师没有医疗保险,有病不敢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实行县市工资统筹后,保证了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发放,乡镇有了增加人员的积极性,但多数地方总的财力还是不足,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财政供养人数,只能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视财政收入状况,先急后缓,先上边后基层,在有条件的时候逐步充实基层人员。
在一些偏僻边远地区,即使来了大学生,也常因为交通、通信、生活等方面费用高,且岗位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而很快流失。仅桃园镇,近几年先后有50多位教师“孔雀东南飞”,而新分配来的教师才20多个,全镇在职在岗的教师已经由2000年的500多人急剧下降到如今的320人。笔者曾调查过一个村联合小学,校长争取了三年,好不容易要来一名英语教师,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一个人要教三个年级8个班的英语,每天从上午到下午,一刻不停地讲。因为缺钱,学校没有录音机和播放设备,她嗓子都讲哑了。由于学校没有伙房,没有宿舍,女教师晚上一个人住在简陋的教室里,整天为生活和安全担忧。为此,校长天天担心“浅水里养不住大鱼”。
信息不对称
由于基层信息网络不健全,因而造成基层就业信息匮乏。笔者先后调查了某市举办的10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没有一场是针对农村所需人才的。至于农村到底需要什么人才,什么专业,什么水平,数量是多少等,从没有专门的介绍。因为在相当多的地方,有关部门根本没有意识到建立关于农村权威、动态、和经济发展对称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李小丽是学农业的,大学毕业两年了,想找个农业类的工作,但至今没找到——“听说哪里招聘,我就跑着去,不是去晚了,就是专业不对口,无论网上,还是新闻中,几乎找不到农业类的招聘信息。”正是因为缺乏对基层就业的引导,尤其是缺乏面向基层人才需求状况的及时分析,导致供求脱节、冷热不均。有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涌入了求职大军,时而南下,时而北上,有的连考试面试的机会都争取不到,就是想去基层也找不到门路。
专业不对口
从当前的农村来看,最急需的是教师,其次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再是农林水方面的技术人才。而教师中最缺的是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人才。由于缺少对基层人才需求的预测和预报,很多大学都愿意把培养方向定位在大中城市,很少有针对基层的。从高考选择志愿,到大学专业设置,到毕业生的流向,都没有为到基层就业做好准备。本来专业对口的就少,能来农村的毕业生就更少了。
像山东省沂水县,2008年本科毕业生有3100人,而由于专业不对口,适合在县乡工作的才820人,许多人不得不在城市里“漂”着;有些人即使想到基层,但所学专业根本满足不了农村所需,当然,他们的愿望也很难实现。某市去年来了35个研究生,没有一个是基层急需的专业人才,结果不少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如此一来,不仅解不了基层农村的燃眉之急,反而更容易流失人才,使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更加被动。
社会歧视多
在一些人的习惯和意识里,基层单位就是偏僻、落后、艰苦和困难的代名词。在基层工作的人好像低人一等,不如在城市就业的人能力强、水平高、本事大,不如在城市有发展前途。
多年来,政策性歧视也是有增无减,不管是资金安排还是发展机会,不管是资源配置还是人员分配,人们总是习惯把城市放在首位,然后才想起农村。更可悲的是,为了填补城市缺少的某类人才,甚至公开从乡镇选拔优秀人才到城市补缺。如,某些地市,除了每年优先选拔大学生外,还不定期地从乡镇优秀教师中挑选一部分到市直中学任教。虽然被选中的教师求之不得,但这却加大了城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剪刀差”,人为制造和加大城乡差距,让本来就缺人才的乡镇雪上加霜。
一方面基层缺人才,要人要不着;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想去基层去不了。这个难题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的。要破解这个难题,单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转变思路,放低身价是不够的,只让大学生和各高校去努力也不能奏效,各级政府必须担起责任来,制定并实施更积极、更科学、更具吸引力的基层就业政策,把每项鼓励和帮助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大学生下得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