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考试总挂科,自我妨碍心理你有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小编上学的时候,班级里有几个同学,在大考即将来临时,流连于球场、网吧等等。当别的同学在自习室埋头苦背之时,他们却毫不在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结果,考试结束后,他们常常难逃挂科命运。为什么没考过呢?“我就是懒得去学而已,要是学过了,肯定没问题!”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呢?相信不少同学在失利之后也都这样给自己找过借口吧~不必奇怪,也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因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心理学家称其为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主动放弃努力,甚至故意为成功设置障碍,失败时就有了借口:这并不是因为我能力差。
主动为自己制造障碍
所谓自我妨碍,是指一个人在面临某种重要的任务时,为了避免表现不佳带来负面影响,故意采取行动来为自己制造障碍。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伯格拉斯(Steven Berglas)和琼斯(Edward E. Jones)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首次展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1]。他们将大学生随机分入两组,让他们完成智力测验,其中一组的问题难度根据被试的回答情况作调整,使其能答对大多数问题,另一组则大部分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随后,两组被试都被告知,他们得到了“到目前为止最高的分数之一”。这种操作会使前一组被试的成功看起来是由自身决定的,后一组的成功则看起来是运气造成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告诉被试,他们将接受第二组测验,这一次计分将更严格(隐含的涵义是,不太可能再凭运气取得成功),而在此之前,他们可以从两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服用,其中一种可以提高智力测验的表现,另一种则会降低表现。结果显示,“偶然成功”组的被试相比于“真实成功”组,更倾向于选择服用降低表现的药物;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此前的成功来自于偶然因素,自己在接下来很有可能遭遇失败,于是便选择主动为自己接下来的表现制造障碍。
在伯格拉斯和琼斯的实验中,自我妨碍行为主要出现在男性被试身上,不过后来的研究表明,女性同样会有类似的行为倾向,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学业考试、体育比赛还是商业领域,只要涉及到评价性的任务,都能观察到自我妨碍行为的存在。在这些情境中,正常的思路似乎应该是全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但是总能看到一些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干扰自己的表现,如刻意不尽全力、拖延,乃至饮酒、药物滥用。
斯洛文尼亚当代视觉艺术家Vesna Bukovec在2011年创作了一组题为“How to fail successfully”的画作,以夸张的形式展示了自我妨碍者的做法。
为什么要和自己过去不?
为什么自我妨碍者要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他们真正恐惧的,其实是一种想象中的归因困境:也许是因为缺乏长期基础(例如平时就没好好学习),也许是因为赶鸭子上架(例如被硬拉去参加一项竞争激烈的比赛),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失败。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应该如何解释呢?大多数人不太愿意将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于是他们便故意制造出一些外部障碍,这样,当失败不可避免地到来时,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其归结到外部因素上。
在自我妨碍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两方面的动机考虑。一个是自我保护:将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会威胁到自我形象,而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对失败做外部归因,可以保护自尊,让我们感觉好受些。另一个动机是印象管理:我们希望保存颜面,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不希望别人将我们的失败归结为能力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我妨碍也是一种操纵给他人留下的印象的策略。
制造障碍不如直面问题
那么,自我妨碍真能达到上述效果吗?从现有的研究证据来看,自我妨碍确实能带来一些短期的好处,但这些好处并不能抵消其负面影响。在自我保护方面,自我妨碍确实可以缓冲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让人在经历失败后自我感觉好一些[2];不过,要想完全欺骗自己是很难的,大部分自我妨碍者心里其实也清楚,所谓的外部因素不过是一种借口,他们也会使用“懒惰”、“没出息”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3]。在印象管理方面,有研究表明,对于自我妨碍者的失败,旁观者确实更少将其归结为内部能力的因素[4];但是,如果被问及是否愿意与自我妨碍者合作,更多的人却会给出否定的回答[5]——无论能力高低,一个情愿主动给自己制造障碍的人,都是不太令人放心的。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习惯性的自我妨碍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模式,这样的人健康水平更差,更不幸福,负面情绪症状更多[6]。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有这种倾向,可以尝试更加积极主动地直面问题,并转变心态,将失败视为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未来表现的契机——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想象中的努力只能用来自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