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利己”:看看四大成功创业公司如何阻止对手融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虽然政府的双创春风拂面,但是资本寒冬依旧难挡。自己融资难,也不能让竞争对手拿到钱!这就是很多初创公司的策略。这不仅仅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商场如战场,谁先拿到钱抢占更多市场谁就占领了先机,为了利益私底下使绊子并不奇怪,但这事并不光彩所以也少有人拿出来公开说。来看看下面的四个案例,看看这些现在大名鼎鼎的互联网公司当年是如何出招的。
1、恐吓/游说投资人
UBERvs.jpg" width="600" height="303" />
这招基本只有市场老大才干得出。
2014年11月,Uber CEO 卡兰尼克 公开承认他曾试图破坏其最大竞争对手Lyft公司的融资活动。当他得知Lyft公司准备进行大规模融资后,他就跑到Lyft的投资者面前游说,“你是知道的,Uber才是市场第一,我们马上就要进行融资了。这钱你要给了我的竞争对手,能不能把本钱收回来还是两说。最聪明的投资人为什么不选择最有能力的创业者?”
在此前,Uber还曾派出所谓的“品牌大使”乔装成乘客预定Lyft公司的打车服务,并趁机游说Lyft公司的司机跳槽到Uber。
2、爆料/抹黑竞争对手
这种负面PR最常见,媒体上时有发生。因为最熟悉你的人很可能就是你的敌人,大家在一个行业里竞争多多少少总会了解对手的一些黑料。一旦知道对手要融资了,就可以以用户的名义发一些稿件,或者挺身而出接受采访痛陈行业害群之马,用这些来打击对手的估值和品牌。比如前阵子饿了么公布融资,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的融资额是假的,估值是假的,你的订单量是刷出来的,把饿了么搞的非常被动。
再比如58同城和赶集网历史悠久的缠斗,互黑素材从市场、资金、人才几斤无所不包。58上市之前,姚劲波跑华尔街除了给自己路演,就是唱衰赶集,说赶集不行啊,赶集用户是58用户的子集,产品也是抄58的,投资你们赶集没有任何意义。
结果58上市后赶集网各项数据竟然一路猛涨,到2014年4月姚劲波坐不住了,他通过投资银行给赶集网CEO杨浩涌递了一句话:别融资了,58同城用一样的估值合并你。被拒绝后,姚劲波转而告诉所有与赶集网接触的投资人,“赶集不行。”就这么一路唱衰着,58最后还是跟赶集合并了。
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创投圈有两个高频词汇,timing和对的钱,如果你能让竞争对手不能在对的时间拿到对的钱,拖延他的融资时间离间他的融资对象搅乱他的融资节奏,这也算狙击成功。
比如2013年年中,发生在滴滴和快的之间的打车软件大战正酣,没想到这时在上海市场突然出现变量,大黄蜂异军突起。滴滴的第一反应是剿灭,针对大黄蜂采取了一块魔术布的策略,“即大黄蜂打哪里我就哪里强,它不打的地方我不打。”
恰在这时,滴滴听闻大黄蜂在找百度融资。在当时,快的已经拿到了阿里的投资,如果百度再入主大黄蜂,打车软件市场将变成BAT三家各投一家,这将是滴滴最不愿看到的局面。滴滴主动约见了百度战略投资部的负责人,程维问他:“你是要投第三名去搏命,还是要投第一?我们的天使可以卖老股争取你们进来。”滴滴的真实策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目的就是拖延大黄蜂的融资时间,让滴滴争取一个月的谈判时间,好让滴滴在这段时间内把大黄蜂在上海的数据砸下去,百度就不会投它。后来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百度6亿美金投了Uber,滴滴大黄蜂这两家一个没投上。
4、捧杀/杀人诛心
捧杀就是放出一个无中生有或放大解读的东西来,让对手的估值/信任出现混乱和偏差。而如能做到杀人诛心,将达到负面PR罕见的高境界。孙子兵法第一篇就说:亲而离之。
比如最近深陷融资危机的美团。前阵子传说美团要以150亿美元的估值融下一轮,风风雨雨闹了大半月后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出来否认说这是造谣,说我们美团真正认可的估值是100亿美金,欢迎新老投资人前来惠顾。这可能就是150亿的估值让投资机构感受到压力,因为市场比较认可的价值是100亿,投资人在跟美团接触前知道这个价格就懒得再继续聊了,所以美团一口咬定这个天价是竞争对手放的风,目的就是破坏美团在投资市场的信任。“但这一表态被行业内不少人认为是美团主动降价,为的是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聊过一位做细分陌生人社交的创业者,刚做完A轮的他表示希望正在做B轮的最大竞争对手成功,因为能够拿到钱代表资本对这个市场有信心。但他还说,极其不希望看到他拿到C轮,因为。。那就没他什么事了。互联网讲究赢家通吃,没有二八法则,尤其当市场上钱都在变少时,B轮之后的空气极其稀薄,同业玩家从共同开拓市场变成此消彼长的竞争对手关系,投资机构的选择也只能是非此即彼。有时候CEO主动的正面PR也会造成客观捧杀,因为功高盖主。还有一个大招叫帮助竞争对手做正面PR,最后让他百口莫辩只能吞下苦果。能操作这两件事的人才太少,且例子太得罪人本文就不再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