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初入职场的阵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按照社会的需要重塑自我吧,就从做一颗真正有用的螺丝钉开始。
时值6月,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寻找未来生活的新坐标。对所有人来说,走出“象牙塔”,融入职场的路上都布满了沟沟坎坎,是一个艰难蜕变的过程。
今年,就业形势仍不乐观。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要把这么多年轻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安置好,本就不容易。更何况,不少人宁愿回家“啃老”,也不愿意被安置到不喜欢的“坑”里。
每每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笔者都会想起当年在展馆外排队入场、忐忑不安地递上简历的自己。当时,好像从没想过,除了升学、就业,还有其他的人生选项。10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时代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业却似乎越来越难,人们也不得不关注起大学生消极避世、高不成低不就这码事。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成为真正有用的人。而他们运用自身知识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级台阶。做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这些,都要从踏入职场、学以致用开始。
曾经,有一位年近六旬的母亲向笔者哭诉,她把儿子养成了废人。那一瞬间的老泪纵横,令人动容。当她每天背着沉甸甸的水壶和各种装备,辗转于不同家庭做小时工时,年轻力壮的儿子却躲在家中日夜与电脑为伍,游戏人生。
从小到大10余年寒窗苦读,难道只是为了毕业后的颓废恣肆?有人可能会辩解,这是因为学的东西不实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其实,他们只是被“骨感”的现实吓得畏首畏尾,看不到世上不乏“从一而终”的专家,选择“跨界”另辟蹊径的成功者也一抓一把。
笔者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学生物工程的转行当记者,学师范专业的到企业做了战略规划,学计算机的做起风险管理……。不同学术背景的“出身”,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视角。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走出校园,一些优秀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其中的成功者,要么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要么具备精到的眼光,要么付出了他人不及的努力。如果你刚好在这些方面欠缺了那么一点点,那就按照社会的需要重塑自我吧,就从做一颗真正有用的螺丝钉开始。
万事开头难,顶住初入职场的阵痛,需要再坚持一下的勇气。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是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还是消极避世软弱退缩,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