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生代:“闪辞”还是“加薪”?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2年,680万的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是“90后”。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步入职场,调查显示,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三年内工作变动三次以上。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与其做闪辞族,不如做加薪族。
现象 “90后”爱“闪辞”
日前,由北京市教委联合北大、清华等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热议。报告显示:在毕业后短短三年内,变动工作达两次以上的受访者占了57%,其中,变动工作达三次以上的占32%。而根据本次调查,影响受访者做出工作变动决定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人际环境和工作地点。
前程无忧2011年和2012年应届生调研报告也显示最近两年,在入职后一年内离职的应届生比例均超过7成,并且在2012年的调查中,6个月内就离职的应届生比例进一步上升,已超过了5成。
“闪辞”现象之所以饱受非议,大背景是企业培训应届生的成本在逐年上升。在企业感叹“入不敷出”之余,我们也能看到,“新生代”员工爱玩“闪辞”往往是因为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工作,但同时又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新生代”员工常常觉得自己手头的工作不好,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可谓既具有个性又缺乏主见。
分析 “闪辞族”的烦恼
网友“迷茫2号”是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他的烦恼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我的试用期快结束时,领导找我谈话,婉转地表达了辞退我的意思,还给我总结了几点理由:1. 不够自信,不敢大胆表达,不懂的事情不敢问,导致最后交给客户的东西出错;2. 办事粗心,工作中有较多瑕疵;3. 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没动力没激情;4. 对行业缺乏悟性,也不主动去反思总结与提高;5. 为人处事不机灵,容易说错话。我当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接下来我该怎么办?我从重点大学本科念到重点大学硕士,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如今有何颜面面对家人、同学与朋友啊!”
从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许多信息。首先,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闪辞”不一定是新人主动请辞。其次,这个案例中有两点是很可贵的:一方面,领导在表达辞退意愿时给出了理由,而这几条其实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所缺乏的“职场基因”;另一方面,面对极具个性但又缺乏主见的“新生代”员工,也需要企业拿出具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进而增加职业责任感和企业认同感。这也有利于企业控制招聘大学生的成本。
支招 “闪辞族”华丽转身“加薪style”
调查显示,近4成的应届毕业生最近一次跳槽的原因都是“对目前的薪酬福利不满意”。那么为了获得让自己满意的薪资,大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职业规划师向阳指点了三招。
第一招,找到属于你的方向,是赢得高薪的第一步。处于职业起步阶段的职场新人,往往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此时,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增进自我了解,看看有什么工作是能让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的、什么工作是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的……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让自己的就业力、竞争力尽早进入积累阶段,实现快速成长。
第二招,积累实力,搭建通向高薪的“阶梯”。曾经有一首名为《听袁惟仁弹吉他》的流行歌曲倍受年轻人的青睐,歌曲内容说的是袁惟仁在音乐创作之上的艰辛付出,在出名前写了几百首无人问津的歌,直到很久之后才等来了成功。职场新人在找到自己的方向后,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一点点积累实力,而非蜻蜓点水般地对任何工作都浅尝辄止,这样难以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正向积累。建议职场新人给自己足时间和空间来培养内生涯的成长,而非过多要求薪资、环境等外生涯条件。
第二招,“时刻准备着”,抓住得高薪的机遇。除了做好技能储备外,职场新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有“接手大任务”的准备,而不是一副“可有可无”的状态。我们发现有接近半数的客户在做职业规划咨询时,并非自身没有清晰的目标,而是因职业心态成熟度欠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发展困难,最终错失了种种机会。可见,职场新人要用开放、自信、灵活变通的态度去应对挑战和机会,要“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