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至少4.5万:中国到底有多少中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关于中国究竟有多少中产阶级人士(根据之前的统计调查显示,中国中产的标准至少是月入4.5万),是近年来研究机构的专家们极力想搞清楚的问题,各家基于自己的分析模型给出的数据也不尽相同。
隶属于全球著名投资银行瑞信的瑞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第6份全球财富报告《2015年度财富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报告称之为“中产阶层”)去年的财富为7.3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与日本。
瑞信的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层按绝对值计算是全球最多,达1.09亿人。中国的百万富翁(按美元衡量)与超高净值人士的数量也增长颇快。
报告认为,中国仅用15年就完成了6.3万亿美元到近23万亿美元的财富增长,同样的增长幅度,美国花了整整33年。瑞信还预计,未来5年,中国财富将继续以9.4%的速度逐年递增,届时中国民众的富裕程度将达到美国1988年时的水平。
此前,已有多家外资机构在研究报告中对中国未来中产阶级人数进行了预测。澳新银行在去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占到城市人口总数的93%。考虑到城镇化和工资收入的增长,在2014-2030年间将会有超过3.26亿人加入到城市中产阶级的行列,从而使这个”大阵营“的人数达到8.54亿。
2016年4月初,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的报告称,2030年将有70%的中国人成为中产阶级。
该报告引用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最新数据称,2009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仅占12%,绝大部分是温饱人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缓解,预计到了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将占总人口的70%,这将是巨大的消费潜力。
尽管按照瑞信的报告,目前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增长至全球首位,超过1亿人,但这一数据却仍让外界担心里面存在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瑞信以美国当地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的基准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值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也就是说,在瑞信的报告中,中国“中产”的财富按照现有实际汇率计算,要远低于美国“中产”。
此外,梳理具体数据可以发现,在中产及中产以上占本国成年人的比例上,中国显得颇为“寒酸”。根据瑞信的研究报告,中国这一数据的比例仅为11.3%,而美国达到了50%,日本更是高达到68.6%,而目前中国仍然有九成人口生活在中产阶级水平以下。
中产阶级群体不足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当前面临的贫富差距依然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4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超过国际公认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的收入差距可能仍会处在高位徘徊状态,既不会出现明显扩大也不会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预计将在0.45—0.50之间波动。
李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不统一,社会保障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又是’双轨’制运行。在某些领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权力寻租带来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等也都是体制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
早在2003年,国务院转批发改委等部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就被列为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橄榄形和纺锤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健康的标志。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能够产生一连串的积极连锁效应,例如稳定内需,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王沙骋对记者表示。
在王沙骋看来,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创办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级的“大本营”。此外,应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还要深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安全感。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认为,中国不断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产生巨大的红利。
“今后十年、二十年,这些中等收入群体将培养的下一代高技术专业人力资源会成为国际社会无法忽视的一个群体,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