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闻号 > 充电吧
[导读]每个人“朝圣”的方式不尽相同,我朝圣的方式就是写代码,和绝大多数的程序猿大众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也是普通的后台开发工程师,在这里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

这是你向往的职场人生吗?

为什么选择阿里

 

其实找工作的时候,选择并不是太多,面试了很多家公司,大公司也好,创业公司也罢。例如腾讯、华为、网易,这些公司我都能去面试一下,但是面试之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不尽如人意,基本都是在备胎池里泡着。主要原因无非两种,首先是自己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第二个就是因为自己面试的时候表现的的确不是最出色。

但是阿里还是给了 offer,所以并不是因为我挑三拣四,而是实在能够选择的不是那么多,往往唯一的答案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答案,而且由于对传说中的 bat 公司总是有一种信仰,当我和家里的老人提起阿里巴巴的时候,他们哪怕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也会说一句这是一家大公司,跟着马云一起学做生意肯定靠谱。于是我带着家里人的“殷切期望”,还有自己朝圣的心态开始了阿里之路。

我在阿里做什么事情

 

每个人“朝圣”的方式不尽相同,我朝圣的方式就是写代码,和绝大多数的程序猿大众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也是普通的后台开发工程师,在这里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

我在这边负责交易系统,由于一个交易系统实在是太庞大了,不管是哪一个业务的交易系统都是非常大的体量,所以里面的架构和设计都相对复杂,而我刚进去的时候,就必须要去熟悉代码,看懂这里面的每一个流程,熟悉其中的每一个子模块,以及对应的程序状态流转,有时候还必须画出时序图、状态图来方便自己的记忆。

阿里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都会配置一个对应的师兄,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工作和掌握对应的技术。但是由于自己开始接触的业务实在是有一点重要,毕竟是和资金系统打交道,就算是主管心大能放手一些项目,自己还是有点慌乱的。所以为了不出问题,也为了练手,师兄给我安排的任务都是从简单的程序开始写起,比如迁移部分系统代码(从上游系统迁移到下游系统),做一些简单的小需求(如修改 bug,增加某一个字段等)。

但是这些都只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看似简单:因为不必要写很多代码,类似迁移系统代码,都不属于重构,甚至只需要复制和黏贴,增加字段往往只要增加一到两行的代码;

但又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哪怕是涉及一行的改动,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进行覆盖,很多人以为这些都该是测试去做,但实际上,测试往往只能进行黑盒测试,而且测试对于代码的了解程序一定不如开发,所以在这些细节上的测试都是由开发自己自测完成。

因此,往往改动一行代码,就可能都会花上半天的时间去用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进行测试,更多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一个奇怪的测试而不是开发。

在这里工作就像是打怪升级一样,当你完成了“新手村”的任务时候,就需要去做更多的任务,一方面是为了升级,另一方面公司也不可能养一个“闲人”。于是乎,我开始加入项目,而项目对于整个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项目就意味着业务以及新的 kpi,尤其像阿里这样以业务为主导,而不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所以项目的优先级往往是相当高的,而且在阿里这样一个需要多人开发,团队协作的公司里,你的进度延后很可能意味影响了别的进度,甚至会影响整个程序的进度,这种责任和压力往往会迫使你第一时间完成相应的开发任务。

每个项目也会有很多的流程,从一开始的项目立项、需求评审、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分析、开发自测、测试、验证到最后的上线,这其中要有很多环节,而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对应开发自测,但是这个周期往往只占整个项目周期中的很小以部分。所以留给自己去开发自测的时间并不多。

对于刚进阿里的萌新来说,项目一般都是由大佬带着完成,像我这样的只能负责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只是小小一部分。

当然写程序开发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后台开发工程师,我还必须实时监控线上,特别是刚进来的同学都会委以监控线上的“重任“”。因为大佬们一般会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线上问题查看一般繁琐而且也需要对于代码逻辑有一定的了解,还能提升对于系统代码的熟悉程序,所以让新来的同学去做是不二选择。但是对于刚刚进去的我就比较惨了,因为线上的异常不分周末和工作日。只要出了问题就必须要去查看,这样便有了各种体位的查看问题方式。虽然过来不到 7 个月,我分别在医院、电影院、地铁口、大马路上、大巴车上查看过问题。

这恐怕是我最“痛苦”的时刻,因为周末时时刻刻都要背着一台电脑活动,手机必须要有足够的电量和流量提供 wifi。之前提过项目的优先级很高,但是线上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因为阿里里面的业务实在太庞大了,随便一个线上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数以千计的人,所以需要及时的定位和解决问题。

阿里的工作氛围

 

首先一点, 任何人都能想到的,这里不强制加班,但是却是加班最严重的公司,之一吧(可能还有华为)。

可以看看在万塘路上的支付宝大楼,直到晚上 3 点的时候,还有一半的灯是亮着的。更别说双十一时的灯火通明。

高强度的加班以及快节奏的工作。这也是每个员工在公司的价值体现。

阿里这里还是实现弹性的工作制度,并不要求每个员工都能按时上班,当然更不会要求员工能够按时下班,每个人工作时间其实还是根据工作量来定义的,但是工作量又是由什么确定的呢?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时间,往往你越早推出产品和上线,就越能占据有利地位,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确定开发日常表,不是根据工作量来估计,而是根据要上线日期来倒排工作时间,这样唯一会导致的问题就是工作不一定能够按时完成,那么剩下的东西就显而易见啦,阿里最重要的一个文化就开始出现了,那就是加班。这也是互联网公司最常见的问题。一般的互联网的 996 在这里是非常常见的,早上 9 点干到晚上 9 点,一周 6 天,这是非常大的工作强度,这边的一周的工作时间差不多可以达到(以一周 5 天为例,还不是 6 天)60 小时,是一般公司的 40 个小时的 1.5 倍。所以高薪往往意味着高的工作强度。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氛围,就是第一时间去解决问题:

一般的 it 公司可能周末不会上班也不会去解决问题,但只要在阿里,问题被发现了,基本都会第一时间去解决,除非这个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阿里的技术氛围

 

首先阿里是一家纯正的互联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也很牛逼,但是它并不是一个非常纯正的技术公司,不同于 Facebook 和 Google,以技术为驱动,当然非技术驱动的公司并不是不好。

首先非技术性的公司一定不是以技术为驱动,而是以业务为驱动的。就比如阿里的高并发消息处理机制就是为了应对双十一的峰值。类似 dubbo、fastjson 这样的开源软件或者产品还是不多的,不同于 Google 这种致力于开源化的公司。所以整个阿里的生态相对闭源,哪怕是 hsf 这种的中间件工程,也依赖了大量的闭源项目工程,所以对外部实际也是不可用的。

总体是这样,但是对于进入公司的技术型工程师来说,一般也可以分化为两种方向,第一种是业务方向的工程师,就是我们这些要开发业务逻辑的程序猿,主要负责写一些业务上的代码,完成产品和业务方的需求,当然这中间也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技术,但是是用技术去解决业务场景下所碰到的问题;当然也有另一种是研究中间件的工程师,专门研发一些工具给业务的开发工程师,他们会在更专业、更抽象的角度去解决目前开发所碰到的问题。当然后者的要求可能会比前者高一些,但不意味着这两者之间有高低之分,一般专注业务的工程师会更加忙碌一些。

当然阿里现在也在开辟新的技术栈和技术路线,也会邀请一些科学家或者名校的教授加入自己的公司,研发一些更具有前瞻性、造福、改善全人类的东西。比如最近成立的达摩院,这也能够看到一个公司的在技术研究下花的成本和决心。

阿里的文化氛围

 

确切地说,不只是阿里,所有的上市大公司,能够站立在互联网一线的公司,都是不错的“洗脑”公司,这不仅仅体现在公司平时的宣传标语上。文化氛围这个东西说的很玄乎,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于阿里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身上。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抱变化,随时改变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个变化,有可能是组织的调整,也有可能是工作的调整,不尽相同。所以这里并没有一般大公司那样的一成不变,每个人的岗位和工作理论上都是可以进行更换的。所以有人可以从开发做到测试,也可以从测试做到总监,岗位和职位的变更往往是很频繁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此外,还有一个氛围就是末位淘汰、优胜劣汰,这里的人不一定分为三六九等,但一定会分成 3 6 1。

三成的人绩效可以评优,六成的人绩效可以评良,剩下的一成人一定会被评成差,而这一成人只要第二年还拿到差评,就可以离开这个公司了,虽然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进入公司的人都不差,但是还会进行这样的末位淘汰制,这样的公司很难不强大。

强大的公司当然也会有强大的责任感,哪怕是像我这样刚进去的新人,也能感受到一种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自己负责的系统挂了,可能就意味着淘宝、支付宝系统挂了,影响的是数以万计的用户,这是因为服务的用户巨大,所以任何问题都不敢怠慢,这才会有上面的各种体位查看问题的场景出现。后来我才发现不只是自己会去安排查看问题,原来技术大佬们也会去查看问题,而且查看的问题比我更仔细、更全面,他们当然也会在各个场所无差别查看问题,比如机场、度假场所、甚至是在婚礼现场。

阿里的薪资情况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大家都说阿里的程序猿非常有钱,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般阿里的等级由 P 来分,其中 P5 是刚刚进去的等级,然后是 P6、P7。一般今年的应届生是 15-16K 起,我是去年的,肯定会比现在的低。一般是 16 薪,发 12 个月的工资,和 3-4 个月的年终奖,如果绩效好,很有可能就是 6 个月的奖金和工资,但也很有可能连年终奖都没有。就如上面所说的那一成人,哪怕干得很辛苦,也许连年终奖也没有。P5 一般是 15K 到 20K,P6 是 20K 到 30K,P7 应该是 30K 以上吧,之后就只能仰望了。至于有没有股票什么的,就看自己的缘分了。

在不同的部门一般会给不同的股票,比如在集团,会发集团的股票,在蚂蚁金服会给蚂蚁自己尚未上市的股票,至于在菜鸟、或者阿里云一般会给自己部门的期权。当然得到这些股票、期权都需要时间,一般会按照等级赠予股票或期权,但是前提是你在这家公司要待上多年时间,至少是三年起。

股票、期权的给与方式并不是一次性赠与,而是通过分多次、分批给与,比如公司承诺 4000 股,但是会以 4 年的时间给,一年给 1000 股,公司也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度。

所以很多人都很羡慕阿里的工资,但是实际上,阿里的工资只是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多时候给的并不是高薪而是白菜价。真正有价值的股票不一定能够兑现,且需要待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这是也是另一种赌博。

阿里的晋升空间

 

晋升,这是一个大家都很想了解的话题,首先在这里公司会有各种各样的级别,之前在阿里的薪资结构就已经说过了。一般新进去的毕业生都是 P5,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能够完成上头给与的任务,当然晋升到了 P6 就要能够独挡一面,这里也就是阿里工程师中最主要的主体,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都在这个级别。

对于每个级别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能够胜任这个级别的任务的时候,自然就能获得往上升级的区别。就比如能够完成老大交待的所有任务,那你就能从 P5 升到 P6,但是当你达到 P6 的时候,想到 P7 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去培养管理人的能力,能够帮助别人成长。当然到了 P8,要求可能就不仅仅是能够带领团队这么简单,还需要有更多的能力去整合身边的资源,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以上举例只是为了说明这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求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说,能力越大,级别越高,整体呈现金字塔类型。往上晋升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能够快速的晋升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答案。

其实到了这里,没有所谓花了精力时间就一定能够办成的事情,所以这里是一个讲究结果的公司,这里需要讲究的结果就是绩效。有了好的绩效自然上升的空间就会比其他人大一些,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

互联网公司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能在短期内发展的非常迅速。所以能够有上升空间的一定不仅仅是别人干的优秀,更得老板欢心,往往还取决于这个部门这个产业能否做大。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是一潭死水,那么想要晋升就可能要把别人踩下去,而在阿里往往可以因为一个部门的做大,人员的扩充而让整个团队水涨船高,这样的晋升方式会来得更快,也有更好的扩展性。

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在公务员的队伍里,需要熬很长的年头才能有晋升的空间,而在这里,往往不需要很多年头就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晋升。

这里除了要完美地完成老大交付的工作任务,还需要有好的眼光,去做一些别人的不敢做的事情,选择一些相对有潜力或者有发展的部门。“人的一生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并不只是看这个部门、公司以前是否有着辉煌的履历,更要看这个部门、公司是否更具潜力。需要以一个更加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晋升的问题。

关于是否实习的一些建议虽然大型互联网公司很看重实习的经验,一般有过大公司实习经验都会有很大的加分项。但是对于一般的在校生来说,尤其是研究生,从我的角度来说,不推荐去实习。

所以如果是本科生,那么尽情的去实习吧,待在学校谈恋爱、玩游戏,一般上课除了一些名校,名师,其他真的不如自己自学,或者去实习,提前去社会历练,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更有先进、更有用的知识。

但是如果你是研究生,我就不推荐去实习,哪怕是像 BAT 这类的一线互联网公司:

大公司实习大多干的是一些打杂的活,或者比较边角的活,能够在实习期就能做一些比较不错的项目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可遇不可求。

如果是在创业公司实习,的确能有不错的事情可以做,也可以负责一些核心的业务,但是一般在学校里,就算再不济,也基本是一个主要项目的负责人,创业公司不一定靠谱,当然导师的项目也不一定靠谱。当然在学校里,不用毕不了业,而出去实习,一般的导师都不会让(因为要压榨剩余劳动力),而和导师冲突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真有非常不错的公司向你招手,你自己也想不顾一切想去拼一把的时候,学业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当然你也就会脱离实习涨经验这个阶段,而是以一个工作者的态度去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事业。

实习带来的经验、或者知识技巧,都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补充,去实习只是领先了几步,不代表能和不去实习的人拉开一大截。而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些需要内化的东西,在研究生阶段和导师的沟通,项目中一样可以实现,如果急于一时,反而会揠苗助长。

给应届生的一些建议

 

首先这几个月找工作让所有的应届生都非常疲惫了,不管找不到工作的,还是能找到很好工作的,挑选甄别都是非常累的。

作为和大家一样的应届生过来的人有几句话想说:

择业比好工作更重要,不要太随波逐流。因为大家找互联网工作,往往是因为其中的高薪、高福利,但是互联网一定是存在泡沫的,有可能就会像是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公司,所以进入这个行业的应届生们,还是要考虑一个问题,这就是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互联网,是不是愿意为他付出,不然等真的泡沫到来或者破灭,这些人将会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人;

遵循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首先去阿里这些 BAT 的公司就不是性价比最高的工作,很多去银行,或者去外企 it 公司,拿到的钱往往和 BAT 的钱一样,而且干的工作不那么辛苦,还能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也不用那么苦逼。当然 BAT 也有好处,就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能让人快速成长,依托与大平台能够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是内心偏向于安逸工作的,或许银行、it 公司、甚至是公务员才是最合理的选择,而更有野心,不甘“寂寞”的人,可以拼一拼 BAT 这种公司。公司因人而异。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

不要被眼前的工资所迷惑,因为不管是 BAT 还是其他互联网公司,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的提升才能带来财富和工资的提升,所以不要太在乎刚刚进去的工资,虽然这很重要,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重要,往往升值、跳槽就会带来工资质的飞跃。应届生还是以技术、环境为导向,不要因为差别几 k 的月工资就计较太多,要把握重点和大方向;

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精力,因为刚进公司的我们是生力军,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人比你更年轻,比你更能熬的起夜。那么你在行业里的优势又会在哪里?不断地学习,学习,保持往前冲的斗志,才是不被这个时代或者行业所淘汰的关键所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