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独钟,迷情电子三五年(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明天是我的生日,时间过的真快…前些天跟同学谈论初中的事情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却惊奇的发现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电子方面工作了一年多,回忆起接触电子的这几年,感触很多…虽然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但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色彩…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电子应当算是高中的时候。当时很喜欢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份杂志,杂志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杂志里有两页是关于电子制作的,当时这两页一直是我的最爱…慢慢的积累了一些电子方面的知识,也逐渐有了自己要做一块电路板的想法…
当时我对电子的感情用“痴迷”两个字来形容绝不为过――因这家境不好,当时我每月只有不到一百块钱的生活费,我每个月要瞒着家里从里面省出三四十块钱来从河北永年县邮购电子元件…同学们也许认为我是不正常的,老师也反对我因此而分心,因为说实话中国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对我们农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城里人说我们素质低,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考高分…乡下孩子唯一的正事就是应试…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就是很叛逆的,也或许是因为我对电子确实痴迷,我顽固的“不务正业”着。我做的第一块板子是一个测脉搏的板子,就是把手指放到光敏电阻上方,板子上的灯可以随着指尖的血液流动动亮灭的一个小东西。板子没有成功,这是我自己腐蚀的第一块电路板,也是我真正接触电子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因为当时只知道各元器件的原理,却不清楚元件的实际参数…
2001年高考600多一点,也许在城里看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可对我们乡下学生来说的确不算一个什么好消息,注定以后要在一个二流以下的学校里混了…
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学院里的电子科技协会,能有机会跟协会里喜欢电子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当时很多东西不知道,放学就去图书馆查资料…经常抱着几本比汉语词典还要“魁梧”的书回宿舍,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图书管理员都用看大熊猫一样的眼神瞅我…
电子科技协会周末还常组织我们给学校里的同学做电器“义务维修”,当时我还以为义务维修是全免费的,后来才知道还是要赢利的…当时真的很不解,为什么学生还要赚学生的钱?虽然维修的费用比外面维修店要便宜很多,但心里还是着实不舒服了很长时间…那是这个社团第一次给我很不好的感觉…然后我成为这个社团里的一个“小头头”,突然被卷到一场“社团战争”里。大二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离开了这个社团(大学的时候哭过两次――一次是在我经历的“社团战争”进行到白热阶段的时候,另一次是在我离开这个社团的时候)。
然后便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泡图书馆了,像失恋一样的“堕落”在图书馆里,看模拟电路,看单片机、EDA、DSP…
也是在大二这一年开始知道有可能能让参加学校里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这个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按照以往学校的规矩是只有大三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比赛,因为比赛要用到的很多专业课大二还没有开。当时跟学院里负责的老师问是不是有破格参加比赛的可能,被那位老师委婉的回绝了…不过,幸好当时有一位女老师不停的鼓励我,只要争取,机会还是有的…于是我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泡图书馆、自习室,心里想着老师说的话,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电子设计竞赛参赛的选拔考试是在一个晚上进行的。当时刚吃完饭回到宿舍,一个同级的同学告诉我说电子竞赛选拔考试已经开始了…我当时很生气,因为院里负责的那位老师答应过我至少能给参加选拔考试的机会,而现在考试开始了我还不知道…在同学的劝说下,我去参加了考试,在考试开始40分钟后我来到考场,碰到了那位负责老师。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考试的消息,他说告诉我们又有什么用?我离开了考场,在考场门口很巧又碰到那会儿鼓励我的女老师,老师说既然来了为什么在这时候放弃…?
于是,我到另一个考场…一个老师递给我份卷子…
那次考试我给了那位负责老师一个相当不小的“惊喜”,作为一个大二学生,我的成绩跟其他参赛的200来名大三的学生相比,仍能算得上是佼佼者。那个负责老师对我说:下一轮选拔考试你不用考也可以参加电子竞赛了…
电子竞赛我们的作品没能晋级国家奖,但比赛的整个经历给了我一笔很丰厚的财富,让我能懂得永不放弃。
比赛结束后,我找了一份兼职。公司里的老工程师得重病回家了――据说是肺上长了个窟窿,手术费要20万。这位年近70的老工程师竟然没有20万的积蓄。当时有一种很悲凉感觉--人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后来和那位老工程师接触过几次,很惊讶,他并没有埋怨自己的不幸,而是急切的想把自己学到的一切教给别人...和那位老工程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天,不过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一个把自己对电子的痴迷进行到底的人,是一个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简单快乐的人...他告诉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只停留在对电路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理解元件的制作工艺,不同厂商的同一型号元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之间的元件生产工艺之间微小的差异会导致元件之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我们最终的产品性能影响很大...他还跟我强调高数和傅立叶变换的重要性。在后来我接触到的电子工程师中,很少有人能对时域和频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很少有硬件工程师会用一张导纳圆图来辅助电路设计...这些真正精髓的跟理论贴近的东西被我们遗落着,而我们的工程师也许正乐津津的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抄袭和反抄袭上,也许花半个小时去打磨掉芯片上的型号比花半个小时学习更容易让人有快感吧。
这份兼职持续了4个月时间。周五晚上放学后或周六早上乘汽车到廊坊上班,周日晚上回学校,中间除了学习课程就是泡图书馆...如果产品出现问题说不定哪天晚上就要坐车去公司。记得一次是3C认证产品的电流谐波指标不过关,下课就把我叫了过去。夜里在公司用软件仿真分析电路参数和电流谐波,也分析了其他一些厂家的电路,最终夜里三四点钟把各次电流谐波调好了。当时整个实验室里就我一个人,平时看三极管发热量都是直接用手去摸三极管散热片,电路里是一对三极管推挽工作,两个三极管散热片之间的电压是近300V(220V市电整流滤波)。那晚迷迷糊糊的做了一个很大胆也很有创意的尝试,我左手摸一个三极管散热片,右手摸一个三极管散热片...在我受到刺激清醒过来后着实很后怕,不是因为被电到害怕,而是因为被电到而四周又没有人而感到害怕。
从那次后我便对3C有了一些了解,原来3C认证没有通过的话是会让公司的产品停产的;而公司里只要有一款产品通过了3C认证其他同类产品也算是通过了3C认证的,即使这款产品成本可能很高,根本不会投入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脑电源里外壳上贴着3C认证图标,拆开里面却很多器件没有焊(不知道现在情况改善了没有)...
那份兼职让我感受到国内外电子的差距,也意识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工程师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渐渐感觉到肩负的责任之重--像日本的电子企业都早已跟国防紧密挂钩了,一方面大量的利用“奢侈品”从国外疯狂的收揽资金支持国防开销,另一方面也直接为他们的国防提供了必需的科技支持。如果我们的电子工程师还像现在一样“无知”的话,几十年后也许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又一次将被鱼肉。
之后我便又回到学校“充电”,除了准备考试就是疯狂的泡图书馆。大三下学期买了一套台湾某公司16位单片机的开发板,当时那款单片机刚出来时间不长,但宣传的很夸张,借着一个大学计划和极低的价格在校园里风一样卷起来。从市面上买到一本配套的教材,因为是第一版,除了前言基本每一两页都能看到错误。因为当时主推PLCC封装,与之对应的同型号贴片封装的芯片数据手册上管脚号和管脚数都跟芯片对不上号...后来给外面公司做一个项目,“斗胆”用了这款单片机,惊奇的发现这款单片机还是有些脾气的,跑会儿停会儿,停的时候内部看门狗也不复位,看样子是内部时钟部分不稳定...后来干脆就没再用过这款单片机。
大四的时候又断续做过两份兼职,后来买了一块江苏什么坚公司ARM7的板子(S3C4510)。买的时候没有太关心资料,见上面资源挺多,功能也强...后来使用的过程中问题百出,才发现他们提供的原理图是做过手脚的,跟板子就对不上号。而且因为板子就带一页资料,又不能直接用ADS(为防抄袭,FLASH数据线做了更改,启动FLASH写操作的指令也就变了),学起来太费时间,所以到现在这块板子一直只算是被我“收藏”着。后来接触到周立功的开发板,带着厚厚的两本教材,才知道开发板原来应该是这样的。
同学很多从11月份就开始找工作了,而我则仍是学习为主,即使偶尔跟同学去一次招聘会也投不了一两份简历。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满足不了大多数企业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更觉得大四倒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大一、大二、大三几乎开完了所有的专业课,大四基本没有课了,如果能利用这一年时间把前边三年学过的东西好好系统融合一下,应当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大四算得上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在杂志上看了很多的最新应用设计实例,也看了很多几十年前的国外模拟电路应用设计。正是这些真正的应用设计,使以前学过的各学科知识逐渐融合到一起。那会儿逐渐意识到电子工程师不仅要懂电路设计,还要有很丰富的相关知识。比如我们使用的元件,相同感值的电感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材质不同,性能差异很大,Q值、饱合电流和居里点温度等差的很多,应用场合也不同。再拿铝电解电容和钽电容做比较,很多人都以为钽电容比铝电解电容贵很多,性能也肯定优秀很多...如果了解两种电容制作工艺的话就能知道钽电容和铝电容是应用在不同场合的,有些时候需要很慎重的选用钽电容,因为钽电容的工艺限制,很难制造体积小,耐压高又容量大的电容。如果选用超大容量钽电容的话,很可能会因为失效造成短路而烧坏电路板或发生爆炸事故。有些地方气温能到零下30多度,有的地方能到40多度,有的地方高湿,有的地方气体含硫,有的地方市电电压会超过250V,这些在做电路设计的时候都是要考虑的...
大学四年我算过得比较枯燥而充实的...曾经很傻的做过这样一个推算:本科四
年基本只有三年的课程,而考研的学生最多只有两年半时间安心的学习课程,准备考试和考试后一段时间基本算是浪费,读研两年半,有半年以上时间是找工作,这样的话读研和正经的读完四年本科专业上花的时间差不太多。虽然不能像读研那样系统的学习,但本科再把课余时间利用好的话应当能跟普通硕士生差不多。于是,我当初基本把自己的待遇要求定位到我们学院普通研究生的标准--月薪2500-3000。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天津一家“青年”公司,投简历的时候写着应届已满,只招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像参加电子竞赛一样,我又一次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我带着自己做过的几块电路板,跟负责招聘的谈了几句,他多少有一些欣奇的样子,然后收下我的简历,告诉我两天后去他们公司面试。
几轮面试都很顺利,平时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也很没有自信,唯有面试的时候我能表现的很坦然而充满自信。因为跟面试官在一起能谈到很多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也许平时没有机会跟人交流,但这时候面试官会很欣然的想要了解所有你想告诉他的东西。面试的时候我打过一个不太雅观的比方,我说,很多刀匠打刀只是为糊口,我打刀只为追求打造最锋利的刀!面试我的总经理跟个孩子似的大笑“还是糊口第一,先得吃饱才能工作!”。中间总经理还针对我简历上写的在学校做过“义务维修”问我一个录音机转速不正常要怎么处理?我的答案总经理很满意,然后他又问我录音机的正常转速是多少?我告诉他不记得了,他马上很高兴的耸一下肩,“我告诉你,x.x(现在又不记得了:(...)!”真没有想到他一个头发花白的人会做出那样孩子似的表情。我想这将是我以后的家了...
第一次面试没有谈工资,第二次面试的时候我们谈到了工资。我说要求比普通本科高一些,而且必须去做研发,算是默许了。等去实习的时候那个原先跟我谈工资的研发部经理跟我谈,说先按普通本科标准发,公司规定的,实习期1800。我当时很爽快的答应了,毕竟也是一个应届生,什么事都没做,凭什么就比别人多拿工资啊?以后表现突出的话公司没有理由还一样对待的。实习的时间里我逐渐见到一些跟自己想象差异很大的地方,一是三两年内应届生基本没有可能进研发,二是公司里很多员工工作三四年了还是两三个人挤一间屋子住,跟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员工交流了一下,知道他们大多不开心。公司里所说的奖励杰出员工的车、房原来都是首付...
实习两周后有一个类似毕业答辩的学习工作总结报告会,总经理和其他六七名各部门经理以及两位秘书在一间会议室里听新员工的报告,然后会提各方面的问题...这次会后将会淘汰一部分新员工。在这次报告会的前一天那个研发部经理跟我说本科应届生实习期工资是1400,转正后1800。我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我没有办法忍受公司对员工的不守承诺。第二天的报告会在我结束报告后我说了我的真实感受,并且直接说我对公司不满...那天我离开了我曾经以为很优秀的公司...
(因为内容超过最大长度,所以分两部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