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业”技术至上的他们还能孤芳自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长期处于通缩边缘的日本,其经济发展仍依赖出口,电子和汽车正是当中的两大支柱。面对金融危机,日本汽车业已率先陷入困境,而日本各大电子厂商也陆续发布亏损预警。包括索尼、松下、日立在内的日本9大电子生产商可能有7家在2008年财政年度出现亏损,总赤字高达2万亿日元(约合 1529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爆破以来最差的一年。
或许,日本汽车业能把业绩不佳的原因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和日元汇率的强劲,但早已沉疴难治的电子业却不能作此简单归因。须知,日立已连续3年亏损,而索尼的电视业务至今仍未能盈利。
索尼CEO霍华德·斯丁格在今年1月曾表示,索尼将会拥抱开放式标准和技术,让其产品和服务能和其他厂商相兼容。日本画质学会副会长麻仓怜士先生针对这番演讲在日经电子网站发表了评论文章,对索尼技术先进性的自豪溢于言表:“索尼拥有压倒性的高技术,虽然孤高,但让其他公司哑口无言。提出独到的见解、提供自主的技术,这过去是、现在也是索尼不变的使命。”但他亦不免流露出其自大狂妄、封闭的思维方式:“与服务相比,‘令人感动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技术至上主义”若仅是这日本评论家的一家之言,尚可一笑置之;但若是日本电子业整体的一种固有思维方式,那恐怕就是他们今日全军覆没的思想根源。对日本电子产品的销售,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日本企业把技术最先进的产品留在日本国内,第二等产品推销给欧美发达国家,第三等产品卖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消费能力不同的地区采取差异性销售无可厚非,我们亦没必要以任何“民族优越性”一类的言辞而直斥其非。事实上在过去,凭借差异性销售和输出技术的做法,日本电子企业不仅赢得市场,更主导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但这种技术至上的追求,很容易就转变为对开发新市场的保守和企业的自我封闭。日本手机业在全球范围的整体退败,正是日本企业“重技术,轻市场”思想的最生动写照。
诚然,对技术的追求并不是坏事。但重视市场开发及迎合消费者需求等企业发展思想却越发显得重要,索尼那些特立独行的技术标准中,现在还有哪个是市场主流?MD播放器早被MP3打得一败涂地、储存棒只能苟延残喘于索尼自身产品,哪怕是已成功夺得下一代DVD标准的蓝光技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面前也是举步维艰。
直到现在,“技术先进”、“质量优秀”等用之形容日本产品并不为过,但同时亦得贴上“价格昂贵”的标签,而“固执保守”更成为日本企业难以抹去的烙印。相比之下,曾被日本视为“学生”的韩国企业将日本厂商那些标榜“高技术”的产品定位于“价格适中的高级产品”,来进行开发和销售。现在,崛起的韩国三星和 LG已青出于蓝、成功超越日本老师,中国大陆、台湾那些原本为日本企业代工生产的厂商在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等领域也已逐渐赶上。日本企业已难简单地凭借那些所谓的技术优势来赢得市场。
没有中韩那样的竞争对手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在金融危机之下,现在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的功能和性价比。既然花较低的价钱已可以购买到功能实用的产品,谁还会花大价钱去买那些功能花哨的日本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