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浏览器的“安全”悖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搜狗浏览器躺着中枪了——突然之间,网上出现了大量爆料,称搜狗浏览器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相当耸人听闻。后来被业内人士人肉发现,原来幕后推手是搜狗在浏览器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360。
显然,故事应该这样讲:2008年,360推浏览器。2009年,搜狗推浏览器。由于定位很好(专注做“双核”),而且先后有全网加速、网速保护等独门体验,加上和腾讯结盟互推,搜狗的增长很猛。到今年3月,DCCI的数据,中国已有19.4%用户选择双核浏览器,搜狗占了51.2%。于是,360有些Hold不住了,因为从财务的角度,360并不是一家安全公司,而是一家浏览器公司——浏览器贡献了其绝大部分收入。
整个事就这么简单,所以笔者关心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360浏览器在“安全”这个问题上的竞争逻辑。在360的逻辑中:
1、竞争对手是不安全的。
2、360是安全的。
3、为了让用户安全、全家都安全,360可以替你做主、帮你选择,甚至偶尔做出一些流氓的事,也是一片苦心。
这一套逻辑非常管用,今天360占据浏览器市场第一完全依赖于它,甚至可以说,360今天坐拥3亿多用户,在安全、浏览器、开放平台等业务上的一切成绩,也都来源于此。
对于第1点,笔者姑且不论,其实搜狗这次所谓漏洞,本质不是搜狗的问题,而是Chrome内核的问题——众所周知,国内的浏览器厂商都没有自己的内核,也没有太多资格涉及“安全”这种核心问题。
对于第2点,笔者常常哑然失笑,因为360所谓“安全浏览器”的概念本身就是个悖论:这等于是在变相承认,用户在安装360安全卫士、杀毒的情况下,还无法保障自己的电脑安全。这就好比杜蕾斯告诉你,用我们家的安全套可以确保安全,但是你戴了一个套,还得再戴一个。
对于第3点,笔者作为业界的观察者,希望广大用户能够思考清楚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权更重要,还是自吹的“安全”更重要?最典型的一个实例是,某次微软IE曝出一个高危漏洞,360提示这一漏洞,并给出“一键修复”的字样,正当网友认为点击这一按钮是打漏洞补丁时,出现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是下载安装360安全浏览器。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类似的经历:父母为了怕孩子早恋,常常偷偷看自己的日记。当时我们会百般委屈,长大后早就释怀了,这是因为我们深知父母都是无私的,在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中,只有付出、付出、再付出。但360以安全的名义,替用户做主,其中参杂的东西就不那么简单了。所以,笔者希望360公司能够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逻辑悖论,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打压对手、挟持用户是毒品,上瘾之后就离不开了,但最终走向毁灭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