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原罪 由腾讯倾力打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相比之前的超级QQ,目前的微信肯定是更“给力”的应用。二十四小时在线,可以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离线好友进行即时交流,在其面世之初,颇有一种“惊世骇俗”的魅力。但加入社交元素之后的微信,似乎就被腾讯赋予了隐性的“原罪”,打破了原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旧俗。
这种将短信、彩信等多种功能糅合在一起的应用其实要说创新,也没有特别之处。唯一值得稍加笔墨的仅为引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的社交功能。国内知名建站专家中国诺网nuo.cn表示,有别于传统的网络架构,通过优化微信的通讯协议,除了适应传统的GPRS、EDGE、和现在的3G网络带宽特点外,在目前发展迅速的WIFI的推动下更是势如破竹。凭借腾讯QQ原有的庞大用户群,这种将地理位置靠近的联系功能刚推出就得到广大年轻群体的欢迎,尤其是单身人士。这也是腾讯引入的“原罪”所在,新鲜事物特别容易俘获人心,单身、寂寞男女尤甚。
要说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综合应用,腾讯自然不是原创先锋。在2010年12月的时候,雷军就推出了“米聊”。按照雷军的说法,“当初只有几个人的团队,不考虑腾讯的因素,米聊还是做得不错的。”但当碰上覆盖用户数达到3.2亿的腾讯,事情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其中,第一个变化是,腾讯“始作俑者”的引入了“基于LBS的SNS”。
微信有个深受青年群体喜欢的功能,“摇一摇”。到底会摇出什么结果?在搜索引擎输入“微信”作为关键词,搜索结果里面,大部分新闻皆是描述一些“无知年轻人”因微信误堕陷阱,被骗财骗色的新闻,不一而足。
微信每日热点新闻
这有点像腾讯QQ刚走入互联网时候的情况。QQ是98年开始进入网络,但开始之初使用者寥寥无几,而且当年的基础网络建设相对落后,并非家家户户有条件接入网络。这就让以交友功能为主的QQ产生了一个悖论:一个单独的节点,附近没有熟悉的朋友能连接进来,“即时通讯”从而谈起?
强烈的好奇心推动了QQ的发展,通过“好友搜索”功能,不管是否同在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甚至是同一个地区,只要名字有意思,或者在线,都可以勇敢的发出“添加为好友”的申请。需要知道,当年还没流行“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都是在技术、硬件等环境产生的诱因之下,引导用户做出某些具有特定指向的行为,这是腾讯最拿手的好戏。以至于当时一些刚开始“触网”的人认为QQ就是“万恶之源”。
在这种揣摩用户心理的能力上,雷军应该说是输得其所。虽则近来小米手机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风头一时无两。但其手机系统依然是基于安卓而开发的,对用户的软件选择并没有硬性的规定。能装米聊,自然就可以用微信。而且面对腾讯强大的产品线,所有应用几乎都是在QQ号码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整合的。米聊与微信的桌面战争,高下立见。任凭雷军的营销技巧如何高超,演讲怎样精彩动人,都无法撼动“企鹅帝国”的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