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是很不一样的制造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作者在过去几十年和很多业界外的人士交流的经验,发现多数人对集成电路产业并不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以至于对产业的投资和经营有些无所是从。作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发现集成电路产业确实与一般熟知的制造业很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生产工具和产品间的正向反馈
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虽然已很深入,生产过程也已非常复杂,但是四十多年来,技术仍然依照摩尔定律每一年半到两年进步一代!这样的进步速度是其它制造业所没有的。
作者认为之所以能如此,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集成电路的生产工具及其产品间存在着正向反馈(positivefeedback)的关系,即:这一代生产工具生产出来的新集成电路产品,可以用来提升原生产工具的性能,性能更好的新一代生产工具得以生产更先进的集成电路产品,更先进的集成电路又可再次用来提升更下一代生产工具的性能!如此循环不已,是摩尔定律得以实现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还有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生产技术复杂/技术骨干比例高
集成电路产业是最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其生产技术最复杂。不但工序长达四、五百个步骤,而且几乎每一个步骤都牵涉到最基本的物理学、化学及其衍生出来的科学,如:材料学、电子学、光学、有机化学、表面科学、机电控制等。
这是因为产品结构的厚度、宽度和深度等制造的物理参数仅为数百,甚至数十纳米,而且这些参数的精准度更是精细到以纳米或?为单位……甚至已经到原子的尺寸了!因此,不但技术骨干的专业既要多元,且人数也多,相对于操作员的比例比一般产业高很多。
产品肉眼看不见
集成电路产业是“微电子”产业,“微”到成品不容易展示,肉眼看不见具体的产品,不像汽车、飞机、电视机、塑料、纸张、灯具等,大家一看都很熟悉,潜意识里比较能接受。集成电路必须用显微镜才看得见,即使这样,没有专业训练也看不太出所以然来,因此对产业不容易了解,较难接受。
加工附加价值大/资金周转率低
比起传统的组装型制造业,集成电路生产不但技术复杂,而且生产工序和生产过程都很长。依产品的种类不同,生产工序少则百数十道,多则四、五百道,生产过程短则两三周,长则两三个月。因此加工附加价值比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很多,约占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左右,相较于传统产业百分之十上下的加工附加价值大很多,但也因此资金周转率小很多。晶圆代工的年周转率少有超过一次的,而传统产业一年可以有数次到数十次之多!
由于上述两者的成本结构很大的不同,营运方式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产业的经营者难以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台湾早年政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时传统产业的经营者响应冷淡,而最终被说服的参与者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经过长期的“在位训练(on-the-jobtraining)”,亏损很多钱后才摸到产业的窍门,公司营运才上轨道!
集成电路是现代化的基础,产业的稻米。集成电路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和贸易逆差的货品,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大陆,此现象迟早要改变,未来必会建很多的集成电路生产厂。正确认识产业的特质,必可增进经营的效益。